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与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439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与应用,该成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包覆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防弹防切割面料作为一种专门设计用于保护人体免受外部物理威胁的材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为满足使用者对舒适性和实用性的要求,防弹防切割面料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

抗撕裂性能

高效的能量吸收和分散能力

耐久性

可穿戴性以及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0003]常见的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度

轻质

耐磨性

耐化学性能和柔软性等优点,其织物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和抗剪切能力

然而,该织物的刚性相对较低,且容易受到集中力量作用,同时在高速冲击下会产生波及效应,这些因素限制了高性能纤维织物在防弹防切割领域的应用

为了得到性能更佳的高性能纤维及织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包覆组件

挤压组件

第二包覆组件以及烘干组件;所述第一包覆组件包括第一内层管道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层管道外侧的第一外层管道;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输送软管和用于挤压所述输送软管的挤压单元;所述第二包覆组件包括第二内层管道和套设在所述第二内层管道外侧的第二外层管道;所述输送软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层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层管道连接;从所述第一外层管道流出的剪切增稠流体将从所述第一内层管道输出的包芯纱表面包裹,接着进入所述输送软管,经所述挤压单元挤压后,输入至所述第二内层管道,并被从所述第二外层管道流出的包裹性保护涂层剂包裹,输送至所述烘干组件烘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单元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输送软管相对两侧的第一旋转轮和第二旋转轮;所述第一旋转轮和第二旋转轮均包括旋转轴承和套设在所述转轴承上的若干根旋转杆,若干根所述旋转杆呈圆形均匀分布于所述旋转轴承一周;旋转过程中,所述第一旋转轮中的一根旋转杆与所述第二旋转轮的两根旋转杆同时与所述输送软管接触,并将所述输送软管夹持,形成
M
型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远离所述旋转轴承的端部设有卡合轮;所述卡合轮的表面设有用于卡合所述输送软管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等于所述输送软管的外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层管道和所述第一外层管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内层管道内的包芯纱的进料方向与所述第一内层管道的走向平行,所述第一外层管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层管道走向垂直的剪切增稠流体进料组件;所述第一内层管道和所述第一外层管道形成的环形腔中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内层管道的进料口与第一外层管道的进料口之间;所述第二内层管道和所述第二外层管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内层管道的进料方向与所述第二内层管道的走向平行,所述第二外层管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外层管道走向垂直的包裹性保护涂层剂进料组件;所述第二内层管道和所述第二外层管道形成的环形腔中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二内层管道的进料口与第二外层管道的进料口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螺旋状的加热管道和用于为所述加热管道提供风力的风扇
。6.
一种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方法,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轻质柔软防弹防切割纱线的成型装置进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制备包芯纱,并将所述包芯纱进行等离子体预处理;
S2.
将步骤
S1
制备的所述包芯纱喂入所述第一内层管道,同时将剪切增稠流体喂入所述第一外层管道,所述包芯纱和所述剪切增稠流体在出料口端汇合,以使剪切增稠流体包裹于所述包芯纱表面,形成初步包裹包芯纱;
S3.
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翀鲍孟哲李晴洋何加浩李久刚李文斌徐卫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