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加工
,涉及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纺织市场的发展和纺织面料的创新,消费者更加追求服装面料的性价优,呈现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
。
柔软纺织品能带给人身体
、
心灵上的安慰,有效缓解当代高压工作人群身体和心理上的疲惫
、
压力和焦虑
。
[0003]目前纺织品柔软整理的方式有:
(1)
化学整理,利用化学试剂改变纤维的结晶区使得纤维柔软,或将表面活性剂涂覆于织物表面,在织物与人体摩擦时起到润滑作用,化学整理能得到良好的柔软效果但对环境污染大;
(2)
物理整理,运用物理机械手段对织物拍打
、
旋转
、
搓揉等整理使织物蓬松,该方法是一种消极式柔软整理,虽然整理过程无化学助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整理方式,但对整理过程中对织物的损伤
、
破坏是不可逆的
。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细纱机的前罗拉至导纱钩之间依次设置第一圆带和第二圆带,粗纱经牵伸后形成的纱线须条自前罗拉输出,先向下倾斜角度
Φ
绕过第一圆带下方形成纺纱段Ⅰ,后绕过第二圆带上方形成纺纱段Ⅱ,经导纱钩后卷绕得到纱线;第一圆带和第二圆带横向移动,分别对接触到的纱线须条施加切向摩擦力;第一圆带和第二圆带的线速比为
1.5
~
8.5
;
Φ
为
15
°
~
30
°
,纱线须条与第一圆带接触形成的包围角
θ1为
45
°
~
60
°
,纱线须条与第二圆带接触形成的包围角
θ2为
60
°
~
75
°
,且
θ1<
θ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纱线为
Z
捻时,第一圆带水平向左移动,第二圆带水平向右移动;当纱线为
S
捻时,第一圆带水平向右移动,第二圆带水平向左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圆带和第二圆带的速度独立控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须条材质为天然纤维及人造纤维中的一种以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粗纱的捻系数为
102
~
105
,定量为4~
10g/10m。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圆带与前罗拉的中心距为5~
44mm
,第二圆带与前罗拉的中心距为9~
60mm
,第一圆带与第二圆带之间的中心距为4~
16mm
,第一圆带速度与前罗拉线速比值为1~
21
,第二圆带速度与前罗拉线速比值为
0.7
~
14。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的设计捻系数为
190
~
270
,实测捻系数为
191
~
295
;纱线中纤维的轴向螺旋轨迹半径为纱线直径的3%~
20
%,纱线中纤维的径向堆砌密度中心化范围为纱线半径的
45
%~
55
%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为纯纺纱
、
混纺纱或复合纱,纱线的设计支数为
6S
~
32S。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变纱线结构的纺纱方法纱线,其特征在于,当纱线的材质为棉时,相对抗弯刚度为
1.7
×
10
‑4~
3.5
×
10
‑4gf
·
cm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