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终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329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终端机,主要结构由终端箱体、太阳能电池板、GPRS发射天线、墒情电路板、墒情传感器、通讯电路板、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墒情屏蔽电路箱、通讯屏蔽电路箱、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组成,终端机通过屏蔽电缆联接埋入土壤内的墒情传感器,然后把墒情信息传输给墒情电路,通过通讯电路远程传输给总站计算机进行信息化数字处理,得出某地域土壤墒情状况,此终端机设计先进合理,结构紧凑,安全稳定可靠,节约能源,数据采集传输准确翔实可靠,对不同地域土壤墒情可远程自动监测,并可预报墒情状况,是十分理想的土壤墒情远程自动监测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终端机,属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及应用的技 术领域。
技术介绍
墒情,即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区域干旱程度的重要指标,由于区 域地形地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气象等因素的差异,致使区域墒情分布亦极不均勻,适时 掌握区域土壤墒情的动态信息,对于提高抗旱管理水平,科学指导抗旱救灾,预防和减轻干 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科学利用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土壤墒情数据进行动态的、实时的、连续的监测,就要有先进的方法和设备,常 用的监测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有烘干法、中子仪法、Y射线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在技术上存在 不足和弊端。例如烘干法,取土壤试样,进行烘干,测定土壤的水含量,虽简单易行,但必须不断 的变动取土点,扰动土样的原状,同时由于土壤物理特性空间的各向异性,使测定结果往往 发生很大变化。例如中子仪测量法,测量时不必采土、不破坏土壤结构,可定点连续监测,快速准 确,但中子仪测定时,室内外曲线差异大,由于土壤物理性质的容重不同、土壤质地不同,都 会造成曲线移动较大,垂直分辨率较差,表层测量困难,且中子仪较昂贵、辐射危害较大、不 能广泛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终端机,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由:终端箱体、太阳能电池板、GPRS发射天线、避雷针、液晶显示屏、指示灯、控制开关、墒情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传感器插座、墒情屏蔽电路箱、通讯屏蔽电路箱、墒情电路板、通讯电路板、太阳能控制器、屏蔽电缆、太阳能蓄电池、导线组成;终端箱体(1)呈立式柜形,终端箱体(1)的上左部为避雷针(4)、上右部为GPRS发射天线(3)、上中部为太阳能电池板(2);终端箱体1的前部由上至下设有液晶显示屏(5)、指示灯(6)、控制开关(7),下部设有6个墒情传感器插座(11、12、13、14、15、16),墒情传感器插座(11、12、13、14、15、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晋华张海瑞任焕莲华晓凌王旭兆梁睿冯琳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碧蓝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