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25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外壳端盖穿设电极导块,电极导块上设导线连外接电源,外壳内穿设推杆,推杆一端设推杆连接管,另一端穿设于电极导块内,其靠近电极导块一端套设自恢复弹簧,自恢复弹簧一端接电极导块触,另一端设止推挡环;推杆外周由内向外依序套设一级导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直线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直线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

直线电机也称线性电机,线性马达,直线马达,推杆马达,传统直线电机都采用磁场驱动

[0003]现有的直线电机采用磁场驱动,且体积大,推重比小,动作速度慢,在磁场干扰大,安装环境狭小,需要快速动作并承受大负载的场合下很难适用

[0004]形状记忆合金是指具有一定初始形状的合金,在低温下经塑性形变并固定成另一种形状后,通过加热到一定临界温度以上又可恢复成初始形状的一类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能够记住其原始形状的功能称为形状记忆效应

[0005]驱动丝是形状记忆合金加工成的一种丝材,其具有记忆效应,在通电或加热情况下长度会收缩
3%

4%
,利用这种特殊性质可以用于做执行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电机,已解决上述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线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端盖,端盖中部穿设电极导块,电极导块上设置导线与外接电源连通,外壳内穿设推杆,推杆的一端设置推杆连接管,推杆的另一端穿设于电极导块内,推杆靠近电极导块的一端套设自恢复弹簧,自恢复弹簧的一端与电极导块接触,另一端设置止推挡环;推杆的外周由内向外依序套设一级导管

一级滑管

二级导管

二级滑管

三级导管

三级滑管和四级导管,一级导管

一级滑管

二级导管

二级滑管

三级导管

三级滑管和四级导管的轴线与推杆的轴线重叠,一级导管

二级导管

三级导管和四级导管内沿径向方向分别均匀穿设若干两端贯通的通管,通管内穿设驱动丝,驱动丝包括穿设于一级导管内的一级驱动丝

穿设于二级导管内的二级驱动丝

穿设于三级导管内的三级驱动丝和穿设于四级导管内的四级驱动丝,驱动丝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极;一级驱动丝一端的电极与推杆连接管固定连接,另一端的电极与一级滑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二级驱动丝一端的电极与一级滑管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的电极与二级滑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三级驱动丝一端的电极与二级滑管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的电极与三级滑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四级驱动丝一端的电极与三级滑管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的电极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8]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级导管

二级导管

三级导管和四级导管内分别设置四个通管,一级导管

二级导管

三级导管和四级导管的通管均为对中均布

[0009]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级导管

二级导管

三级导管和四级导管的外壁上
分别均匀设置四组通孔,每组通孔包括两个,两个通孔的轴线的连接线与推杆的轴线平行,通孔内嵌设滚珠,一级导管

二级导管

三级导管和四级导管上设置的滚珠为跨中均布

滚珠能够在导管运动过程中起到滚动润滑的作用

[0010]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级导管

二级导管

三级导管和四级导管的长度小于一级滑管

二级滑管和三级滑管,一级滑管

二级滑管和三级滑管的长度小于外壳的长度

[0011]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极导块包括穿设于端盖内的环形块和设置于端盖内壁上的环形凸块

[0012]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滚珠的直径为
0.8mm
,通孔的孔径大于滚珠的直径

[0013]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级导管

二级导管

三级导管和四级导管的长度相等,一级滑管

二级滑管和三级滑管的长度相等;一级导管

二级导管

三级导管和四级导管靠近推杆连接管一端与推杆连接管之间的距离由短至长设置,且距离差相等;一级滑管

二级滑管和三级滑管靠近推杆连接管一端与推杆连接管之间的距离由短至长设置,且距离差相等;一级导管靠近推杆连接管一端与推杆连接管之间的距离小于一级滑管靠近推杆连接管一端与推杆连接管之间的距离;二级导管靠近推杆连接管一端与推杆连接管之间的距离小于二级滑管靠近推杆连接管一端与推杆连接管之间的距离;三级导管靠近推杆连接管一端与推杆连接管之间的距离小于三级滑管靠近推杆连接管一端与推杆连接管之间的距离

[0014]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驱动丝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质

[0015]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推杆伸出端与执行机构连接,推杆外部逐层套设的一级导管

二级导管

三级导管和四级导管的管体上均匀设置通管,通管内穿设驱动丝,驱动丝的两端设置电极,电极与推杆

外壳和各级滑杆连接,通过导线对电极导块通电,将电流通过推杆导通至电极和驱动丝从而形成回路

[0016]四个导管均为绝缘的管状结构,并在四个导管内分别设置对中分布的通管,通管与推杆的轴线平行,对穿设于通管内的驱动丝起到绝缘和导向作用,由于通管均对中分布于推杆外部,因此当驱动丝被通电加热后发生每个导管内的驱动丝收缩速度和距离均相等,确保四个导管的运动方向均与推杆的轴线平行,避免角度偏移造成卡顿和故障

[0017]止推挡环与推杆刚性连接,一端与自恢复弹簧连接,通电后在驱动丝缩短的力带动下,推杆向外穿出,止推挡环推动自恢复弹簧缩短,断电后驱动丝恢复原来长度,自恢复弹簧推动止推挡环使推杆复位

[0018]端盖与外壳连接固定,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0019]电极导块

电极

推杆

推杆连接管

一级滑管

二级滑管

三级滑管和外壳通过驱动丝连接形成通路

[0020]本专利技术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质的驱动丝通电加热收缩的特性,使其机构达到直线运动,只需很小的驱动电流就可以完成整套机构动作执行,而且驱动丝动作响应快,推重比大,可以实现机构的快速执行,很小的体积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驱动丝驱动的直线电机不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直线电机,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端盖(2),端盖(2)中部穿设电极导块(3),电极导块(3)上设置导线(4)与外接电源连通,外壳(1)内穿设推杆(5),推杆(5)的一端设置推杆连接管(6),推杆(5)的另一端穿设于电极导块(3)内,推杆(5)靠近电极导块(3)的一端套设自恢复弹簧(7),自恢复弹簧(7)的一端与电极导块(3)接触,另一端设置止推挡环(8);推杆(5)的外周由内向外依序套设一级导管(9)

一级滑管(
13


二级导管(
10


二级滑管(
14


三级导管(
11


三级滑管(
15
)和四级导管(
12
),一级导管(9)

一级滑管(
13


二级导管(
10


二级滑管(
14


三级导管(
11


三级滑管(
15
)和四级导管(
12
)的轴线与推杆(5)的轴线重叠,一级导管(9)

二级导管(
10


三级导管(
11
)和四级导管(
12
)内沿径向方向分别均匀穿设若干两端贯通的通管(
16
),通管(
16
)内穿设驱动丝,驱动丝包括穿设于一级导管(9)内的一级驱动丝(
17


穿设于二级导管(
10
)内的二级驱动丝(
18


穿设于三级导管(
11
)内的三级驱动丝(
19
)和穿设于四级导管(
12
)内的四级驱动丝(
20
),驱动丝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极(
21
);一级驱动丝(
17
)一端的电极(
21
)与推杆连接管(6)固定连接,另一端的电极(
21
)与一级滑管(
13
)的内壁固定连接,二级驱动丝(
18
)一端的电极(
21
)与一级滑管(
13
)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的电极(
21
)与二级滑管(
14
)的内壁固定连接,三级驱动丝(
19
)一端的电极(
21
)与二级滑管(
14
)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的电极(
21
)与三级滑管(
15
)的内壁固定连接,四级驱动丝(
20
)一端的电极(
21
)与三级滑管(
15
)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的电极(
21
)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驱动丝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导管(9)

二级导管(
10


三级导管(
11
)和四级导管(
12
)内分别设置四个通管(
16
),一级导管(9)

二级导管(
10


三级导管(
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相辉樊立阳申光鲁永洁王红娟史芳杰聂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西脉科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