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激推挽式转换器的微能量收集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能量收集和电路设计交叉
,尤其是涉及基于自激推挽式转换器的微能量收集电路
。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环境能量收集
(Energy Harvesting,EH)
的提出为微功耗设备,例如物联网无线传感器
、
可穿戴设备
、
嵌入式医疗仪的供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环境能量收集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材料
、
结构或者系统,将环境中太阳能
、
风能
、
机械振动能
、
电磁能和热能等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
这意味着,利用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可以极大的节省更换电池带来的人力物力
。
[0003]然而,环境能量收集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波动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与微功耗设备进行有效匹配
。
通常,这种不匹配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
[0004]1.
环境能量收集设备根据收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基于自激推挽式转换器的微能量收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启动电路是一个自激推挽式转换器,是由高变压比变压器
、
反馈绕组
、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
电阻和若干电容器组成;所述升压电路为两相交错并联式
DC
‑
DC
转换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激推挽式转换器的微能量收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路中,直流电压输入端
Vin
处串联有变压器第一初级绕组
L1
和变压器第二初级绕组
L2
,所述变压器第一初级绕组
L1
的同名端连接有第一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J1
的漏极,所述变压器第二初级绕组
L2
的异名端连接有第二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J2
的漏极;所述第一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J1
和第二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J2
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一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J1
和第二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J2
的栅极之间共同连接有反馈绕组
L3
,其中所述第一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J1
栅极连接所述反馈绕组
L3
异名端,所述第二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J2
栅极连接所述反馈绕组
L3
同名端;所述第一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J1
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器
C1
,所述第二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J2
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器
C2
;所述第一电容器
C1
和第二电容器
C2
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反馈绕组
L3
的两端,所述第一电容器
C1
和第二电容器
C2
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并接地,所述反馈绕组
L3
和第一电容器
C1
和第二电容器
C2
形成振荡回路;次级绕组
L4
同名端连接有肖特基二极管
D1
,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
C1
和第二电容器
C2
的接地端导线连接,所述肖特基二极管
D1
的另一端连接有并联放置的第三电容器
C3
和电阻
R1
,所述第三电容器
C3
和电阻
R1
另一端接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激推挽式转换器的微能量收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中,其中一相电路由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
Vin、
第一电感
L6、
第四电容器
C4、
第一普通二极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彬,嘎拉泰,徐道春,阚江明,白效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