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395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炭开采工程中,随着煤矿和岩层的不断运出,会在地下形成采空区,由于开采工作面众多,因此形成了多个充水通道,导致采空区会不断涌水,这些积水会给采煤工作的正常生产造成极大安全隐患,同时会对其他煤层开采造成极大的水害威胁,因此需要将水及时排出

[0003]相关技术中在不同的巷道内设置排水装置,对不同的巷道进行排水,然而,该排水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力,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以及设备维护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可以集中排水,降低成本,减少安全隐患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巷道底板的预设区域下挖预设深度形成凹坑;将排水管设在所述凹坑内,且所述排水管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凹坑内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施工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顶端与所述巷道顶板接触以封闭所述巷道,所述巷道内壁

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形成存水仓,且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墙体远离所述第二墙体的一侧且适于与多条顺槽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存水仓连通

[0006]在本实施例中,施工所述第一墙体包括如下步骤:用混凝土浇筑底部的水平部,在所述水平部上砌筑竖直部

[000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部在所述巷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竖直部在所述巷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以形成倒
T


[0008]在本实施例中,施工所述第二墙体包括如下步骤:用混凝土浇筑底部的下墙体,在所述下墙体上砌筑上墙体

[000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深度为
h

0.6m≤h≤1.5m。
[0010]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凹坑内设置反水管,并将反水管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所述反水管位于所述存水仓内,且所述反水管背离所述反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存水仓连通

[001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设置排水部件,所述排水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存水仓连通,所述排水部件的另一端适于与外界连通以将所述存水仓内的水排出

[0012]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对所述凹坑的侧壁进行支护

[0013]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巷道长度方向上,对所述第一墙体两侧预设长度范围内的所述巷道内壁喷浆

[0014]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巷道内壁喷浆的厚度为
T

40mm≤T≤60mm。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的排水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的排水装置的俯视图;
[0017]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的排水装置的俯视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第一墙体1,水平部
11
,竖直部
12

[0020]第二墙体2,存水仓3,
[0021]排水管4,反水管5,闸阀6,支护部7,顺槽
8。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本实施例中的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00
,在巷道底板的预设区域下挖预设深度形成凹坑

[0025]S200
,将排水管4设在凹坑内,且排水管4沿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0026]S300
,在凹坑内沿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施工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第一墙体1顶端与巷道顶板接触以封闭巷道,巷道内壁

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之间形成存水仓3,且排水管4的一端伸出第一墙体1远离第二墙体2的一侧且适于与多条顺槽8连通,排水管4的另一端与存水仓3连通

[0027]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在巷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底部均伸入巷道地面内,第一墙体1的上端面与巷道的顶板相接触,即第一墙体1伸出地面的部分的高度与巷道的高度相同,第二墙体2的高度低于第一墙体1,第一墙体1的右端面

第二墙体2的左端面与巷道的内壁面之间围成了用于存水的存水仓3,排水管4的左端伸出第一墙体1并与多条顺槽8连通,换言之,多条顺槽8内的水通过排水管4汇入存水仓3内

排水管4的右端与存水仓3连通

[0028]本实施例中的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通过在巷道的预设区域下挖预设深度的凹坑,可以便于排水管4的埋设,并将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下端伸入到巷道的底部,通过设置排水管4,且排水管4与多条顺槽8连通,将多条顺槽8内的水汇集至存水仓3内,并利用抽水泵对存水仓3内的存水进行外排,从而可以实现集中排水,无需在每个顺槽8均设置排水设备和安排排水人员,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0029]在本实施例中,凹坑施工完成后,对凹坑的侧壁进行支护

[0030]具体地,采用第一锚杆

第一网片和第一填充层,对凹坑的侧壁进行支护,第一网片通过第一锚杆固定在凹坑的侧壁,将第一填充层浇筑在第一锚杆和第一网片上

[0031]例如,第一锚杆可以采用
φ
16
×
1600mm
圆钢锚杆,第一网片可以采用
φ
6.5mm
钢筋网片,第一填充层可以采用
C20
混凝土填充层

[0032]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深度为
h

0.6m≤h≤1.5m。
[0033]例如,
h
可以为
0.6m、0.8m、1m、1.2m
或者
1.5m。

h
深度过大时,巷道底部无法稳定支撑,造成安全隐患

当深度较小时,不便于在凹坑内施工墙体

预埋管路等

[0034]在巷道的长度方向上,凹坑依次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墙体1位于第一段,第
一段的宽度为
E,

1.5m≤E≤2m
,第二段的宽度
F,F
与巷道的宽度匹配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巷道底板的预设区域下挖预设深度形成凹坑;将排水管设在所述凹坑内,且所述排水管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凹坑内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施工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顶端与所述巷道顶板接触以封闭所述巷道,所述巷道内壁

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形成存水仓,且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墙体远离所述第二墙体的一侧且适于与多条顺槽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存水仓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所述第一墙体包括如下步骤:用混凝土浇筑底部的水平部,在所述水平部上砌筑竖直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在所述巷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竖直部在所述巷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以形成倒
T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采工作面集中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所述第二墙体包括如下步骤:用混凝土浇筑底部的下墙体,在所述下墙体上砌筑上墙体
。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黄宝李志华冯宇白瑞李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神木县隆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