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393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5
本申请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井字楼盖由肋梁楼盖演变而成,是肋梁楼盖结构的一种,井字梁一般采用现浇梁板

其主要特点是两个方向梁的高度相等,而且同位相交,其相交方式包括正交,也包括非正交的菱形

[0003]井字楼盖在浇筑施工时,如果支模高度大于等于
8m
,属于高支模的超高范畴

为了保障支模强度,降低危险系数,对于高支模的结构,很多省份要求高支模的支撑体系需采用盘扣支撑体系,盘扣支撑体系指的是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和斜杆采用杆端和接头卡入连接盘,用楔形插销连接,形成结构几何不变体系的钢管支架

[0004]常规正交的井字楼盖施工时,两个梁为正交,正交梁下的立杆排布为正交

而菱形井字楼盖的两个梁为非正交,如需正常施工,则非正交梁下的立杆分布也需呈非正交的菱形方式进行分布

而盘扣架水平杆对两个方向的立杆拉接只能满足正交情况,不能满足非正交的情况,如图1所示

因此,常规情况下,盘扣架支撑体系无法适用于高支模菱形井字楼盖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井字楼盖的支撑体系的整体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搭设支撑支架一;
S2
:在支撑支架一上端满铺梁底模板,形成一个整体底模平台;
S3
:在整体底模平台上绑扎多组井字梁钢筋;
S4
:在各组井字梁钢筋的侧边安装梁侧模板,使梁侧模板的底部与整体底模平台的上表面相贴,并组合围成模腔;
S5
:在整体底模平台上表面搭设支撑支架二;
S6
:在支撑支架二上端铺设顶板,使顶板的侧边与梁侧模板的顶部相接;
S7
:向顶板及模腔中浇筑混凝土,形成井字楼盖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支架上满铺梁底模板,形成整体底模平台,整体底模平台能够对应多组井字梁钢筋,即对应多组梁侧模板,一个整体梁底模板能够与多组梁侧模板组合形成多个模腔,浇筑后形成井字梁

支撑支架的立杆能够对整体底模平台形成较好的支撑,由于整体底模平台面积较大,无论各立杆的分布是方形或者其它形状,不会产
生影响,同样的无论井字楼盖的梁采用菱形

正交或其它形状,整体底模平台均能对各组梁侧模板提供较好支撑稳定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支撑系统整体结构强度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
S1
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
:安放底座一;
S12
:将立杆一的下端与底座一连接;
S13
:将水平杆一与立杆一固定,形成支撑支架一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次搭设立杆一和水平杆一,形成支撑支架一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
S13
包括以下步骤:
S131
:将盘扣的盘件套设于立杆一上,并将盘件焊接固定于立杆一上;
S132
:在水平杆一的端部固定盘扣的扣件,使扣件的夹口夹住盘件;
S133
:通过锁件使盘件与扣件固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盘件与扣件相互配合,使立杆一与水平杆一连接,且盘扣式连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提高支撑支架一的整体连接强度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
S133
后还具有以下步骤:
S134
:在最上方的立杆一处安装能够沿支撑支架一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升降杆,升降杆的顶部具有顶托;
S135
:在顶托上固定托梁,形成支撑平台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杆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对调节立杆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立杆能够根据满足不同高度的施工需求,从而有效地对梁底模板进行有效支撑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
S135
后还具有以下步骤:当各立杆一的高度局部具有差异时,在托梁与梁底模板之间铺设梁底方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托梁和梁底模板之间铺设梁底方木时,能够补偿立杆的高度差,使得立杆能够有效地与梁底模板进行抵接,能够提高对梁底模版的支撑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
S4
还包括梁侧模板加固步骤:Ⅰ、
在梁侧模板的外侧沿水平方向铺设水平加固件,使水平加固件的内侧与梁侧模板的外侧相贴;Ⅱ、
在梁侧模板的外侧沿梁侧模板的高度方向铺设竖向加固件,使竖向加固件的内侧与水平加固件的外侧相贴;Ⅲ、
将锁紧件穿过竖向加固件及梁侧模板,使竖向加固件通过水平加固件将梁侧模板夹紧固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件通过和竖向加固件进行配合,以对梁侧模板进行加固,使得提高梁侧模板的安装牢固度进一步增加,从而有助于降低浇筑时发生脱落的风险

[0018]优选的,所述水平加固件采用梁侧方木,所述竖向加固件采用梁侧钢管,所述锁紧件采用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旋动螺母能够使螺母与梁侧钢管的外侧相抵紧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对拉螺杆穿过梁侧钢管和梁侧模板,然后旋动螺母,使螺母抵紧梁侧钢管的外侧,梁侧钢管的内侧通过梁侧方木抵紧梁侧模板的外侧,梁侧模板
的内侧与井字梁钢筋的外侧抵紧,从而实现梁侧模板加固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
S5
包括以下步骤:
S51
:在整体底模平台的上表面放置底座二;
S52
:将立杆二的下端安装于底座二;
S53
:将水平杆二固定于立杆二上,形成支撑支架二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应的水平杆二与立杆二进行固定连接,以实现支撑架二的搭设,进而能够对顶板提供较好的支撑作用力,使得顶板能够为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提供稳定的支撑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在支撑支架上满铺梁底模板,形成整体底模平台,由于整体底模平台面积较大,无论各立杆的分布是方形或者其它形状,不会产生影响,同样的无论井字楼盖的梁采用菱形

正交或其它形状,整体底模平台均能对各组梁侧模板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搭设支撑支架一(1);
S2
:在支撑支架一(1)上端满铺梁底模板(2),形成一个整体底模平台;
S3
:在整体底模平台上绑扎多组井字梁钢筋;
S4
:在各组井字梁钢筋的侧边安装梁侧模板(3),使梁侧模板(3)的底部与整体底模平台的上表面相贴,并组合围成模腔(4);
S5
:在整体底模平台上表面搭设支撑支架二(6);
S6
:在支撑支架二(6)上端铺设顶板(7),使顶板(7)的侧边与梁侧模板(3)的顶部相接;
S7
:向顶板(7)及模腔(4)中浇筑混凝土,形成井字楼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
:安放底座一(
11
);
S12
:将立杆一(
12
)的下端与底座一(
11
)连接;
S13
:将水平杆一(
13
)与立杆一(
12
)固定,形成支撑支架一(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3
包括以下步骤:
S131
:将盘扣(
14
)的盘件(
141
)套设于立杆一(
12
)上,并将盘件(
141
)焊接固定于立杆一(
12
)上;
S132
:在水平杆一(
13
)的端部固定盘扣(
14
)的扣件(
142
),使扣件(
142
)的夹口(
143
)夹住盘件(
141
);
S133
:通过锁件(
144
)使盘件(
141
)与扣件(
142
)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支模的菱形井字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33
后还具有以下步骤:
S134
:在最上方的立杆一(
12
)处安装能够沿支撑支架一(1)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升降杆(
15
),升降杆(
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士珏杨洪福胡秀亚吕敏明徐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和华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