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384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护理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其包括枕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护理枕
,特别是涉及一种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较为严重或不适宜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医学上常常会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而全身麻醉的患者存在一段没有意识的复苏期,由于患者此时全身麻醉,身体各项机能都有所减弱,容易出现呼吸不畅等问题,部分患者会由于对麻醉药物的反应出现呕吐等现象,若处理不当容易使患者窒息,所以需要对患者的头颈进行固定,以防止患者发生危险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
CN209678927U
公开了一种术后麻醉复苏患者用气道安全护理枕,其包括连接杆

支撑海绵和支撑条囊,连接杆和支撑海绵能够支撑患者的头部,支撑条囊用于调整连接杆和支撑海绵的整体高度,但是支撑海绵接触患者头部后,支撑海绵与连接杆不能锁死固定,患者受到外力后,头部转动并接触其他支撑海绵,使更多的支撑海绵下压,不能防止患者头部扭动,在使用过程中患者的头部易产生扭动造成患者呼吸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术后麻醉复苏患者用气道安全护理枕所存在的不能固定患者头部,患者的头部易产生扭动,进而容易导致患者呼吸不畅的问题,提供一种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

[0005]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其包括枕体

支撑组件

密封组件和感应组件;枕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配合通孔;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患者头颈,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和伸缩套筒,伸缩套筒设置在枕体内部,伸缩套筒的两端为开口,支撑柱穿设于配合通孔,同时支撑柱密封安装在伸缩套筒的上端开口内,支撑柱能够相对于伸缩套筒的内壁滑动,支撑柱和伸缩套筒竖直设置;密封组件用于封堵伸缩套筒下端开口,密封组件包括封堵块,封堵块相对于伸缩套筒的下端开口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封堵块在第一相对位置时,伸缩套筒下端开口开放,支撑柱能够在伸缩套筒中伸缩滑动,封堵块在第二相对位置时,封堵块与伸缩套筒的下端开口密封配合,伸缩套筒的下端封堵,使支撑柱相对于伸缩套筒静止;配合通孔

支撑组件和密封组件设置多个且矩阵式排列;感应组件能够检查患者头颈是否与支撑柱接触以及使封堵块切换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患者头颈与支撑柱接触后,感应组件使封堵块切换到第二相对位置

[0006]进一步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板体,所有的封堵块的下方固接在同一个第一板体上,第一板体上下移动能够带动封堵块上下移动,进而使封堵块切换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

[0007]进一步地,枕体内部设置有密封腔室,伸缩套筒设置在密封腔室中,支撑柱的内壁与配合通孔的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感应组件包括第一线性马达,第一线性马达竖直设置且第一线性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一板体固接,第一线性马达伸缩能够带动第一板体上下移动,
进而带动封堵块切换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板体,第二板体设置在枕体的密封腔室中,第二板体与密封腔室的内壁接触设置,所有伸缩套筒都固接在第二板体的上表面,第二板体能够相对于密封腔室上下移动,第二板体上下移动带动伸缩套筒上下移动;感应组件还包括第二线性马达,第二线性马达竖直设置且输出端与第二板体固接,第二线性马达能够伸缩并通过输出端带动第二板体上下移动,当封堵块位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二板体上下移动带动伸缩套筒和支撑柱上下移动;第一线性马达固接于第二板体

[0008]进一步地,支撑柱内部结构中空,且支撑柱的内壁上设置有排气通孔,初始时,排气通孔轴线的高度与枕体的上表面平行

[0009]进一步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能够伸缩回弹,第一弹性件设置在伸缩套筒内,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支撑柱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伸缩套筒的底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感应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控制器;支撑组件和密封组件均匀设置且呈矩阵式排列;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同时第一控制器与第一线性马达电连接,压力传感器的设置数量与支撑柱的设置数量相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弹性件与伸缩套筒的底部之间,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第一弹性件受到的压力并转化成电信号传递给第一控制器;当两列以上的压力传感器都检测到压力后,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线性马达缩短,进而使第一板体的高度升高,第一板体移动带动封堵块移动,使封堵块切换到第二相对位置

[0011]进一步地,感应组件包括电阻器和轻触开关;每个支撑柱下方设置有一个轻触开关,支撑柱相对于伸缩套筒下降使轻触开关闭合;每列支撑柱下方的轻触开关串联设置形成列串联电路,多个列串联电路并联后与第一线性马达串联;列串联电路中串联电阻器

[0012]进一步地,感应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与第二线性马达电连接,第二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二线性马达伸缩

[0013]进一步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柔性材料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通过密封组件限位支撑柱上下移动,形成固定支撑患者头部姿势的轮廓,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能固定患者头部,患者头部容易扭动,进而导致患者呼吸不畅的问题,改善患者的体验,提高护理安全性能

[0015]2.
将所有的封堵块设置在同一个第一板体上,第一板体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所有的封堵块同时上下移动,进而所有的封堵块都能够协调一致地切换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
A

A
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图4中
B

B
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
C
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其中:
100、
枕体;
110、
支撑柱;
120、
伸缩套筒;
130、
封堵块;
140、
配合通孔;
150、
排气通孔;
200、
第一板体;
210、
第二板体;
215、
第三板体;
220、
密封腔室;
230、
第一线性马达;
240、
第二线性马达;
250、
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枕体

支撑组件

密封组件和感应组件;枕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配合通孔;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患者头颈,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和伸缩套筒,伸缩套筒设置在枕体内部,伸缩套筒的两端为开口,支撑柱穿设于配合通孔,同时支撑柱密封安装在伸缩套筒的上端开口内,支撑柱能够相对于伸缩套筒的内壁滑动,支撑柱和伸缩套筒竖直设置;密封组件用于封堵伸缩套筒下端开口,密封组件包括封堵块,封堵块相对于伸缩套筒的下端开口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封堵块在第一相对位置时,伸缩套筒下端开口开放,支撑柱能够在伸缩套筒中伸缩滑动,封堵块在第二相对位置时,封堵块与伸缩套筒的下端开口密封配合,伸缩套筒的下端封堵,使支撑柱相对于伸缩套筒静止;配合通孔

支撑组件和密封组件设置多个且矩阵式排列;感应组件能够检查患者头颈是否与支撑柱接触以及使封堵块切换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患者头颈与支撑柱接触后,感应组件使封堵块切换到第二相对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板体,所有的封堵块的下方固接在同一个第一板体上,第一板体上下移动能够带动封堵块上下移动,进而使封堵块切换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枕体内部设置有密封腔室,伸缩套筒设置在密封腔室中,支撑柱的内壁与配合通孔的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感应组件包括第一线性马达,第一线性马达竖直设置且第一线性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一板体固接,第一线性马达伸缩能够带动第一板体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封堵块切换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护理颈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板体,第二板体设置在枕体的密封腔室中,第二板体与密封腔室的内壁接触设置,所有伸缩套筒都固接在第二板体的上表面,第二板体能够相对于密封腔室上下移动,第二板体上下移动带动伸缩套筒上下移动;感应组件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莹郝晓蕊邓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市红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