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及飞轮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360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及飞轮储能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及飞轮储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储能装置
,特别地,涉及一种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

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的飞轮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飞轮储能系统是一种机电能量转换的储能装置,飞轮储能的基本原理是电能与旋转体动能之间的转换:在储能阶段,通过电动机拖动飞轮加速,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在能量释放阶段,电动机作发电机运行,飞轮电机减速,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输出

飞轮储能系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机械储能系统,具有储能密度高

适应性强

应用范围广

效率高

长寿命

无污染和维修花费低等优点

[0003]在相关技术中,为实现电机与飞轮转子的传动,一种方式是飞轮转子与电机转子采用一体结构,飞轮转子与电机转子一体制造或直接机械连接为一体并设于同一高真空环境,电机转子的热损耗传递至整个飞轮转子,其散热是一个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包括飞轮壳体
(1)
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飞轮壳体
(1)
内的飞轮转子
(2)
,其特征在于,飞轮转子
(2)
的转子主轴
(201)
的连接端穿出飞轮壳体
(1)
并向飞轮壳体
(1)
外延伸布设,用于与电机的输出轴可拆卸地隔热连接;飞轮壳体
(1)
上设有用于支撑固定电机组件并使电机组件与飞轮转子
(2)
同轴的电机装配部
(101)
,电机装配部
(101)
与转子主轴
(201)
的连接端的穿出部位同侧布设;转子主轴
(201)
与飞轮壳体
(1)
之间还设有用于与转子主轴
(201)
转动密封配合的磁性液体旋转密封结构
(3)
,磁性液体旋转密封结构
(3)
靠近转子主轴
(201)
的连接端布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其特征在于,飞轮转子
(2)
还包括沿径向布设于转子主轴
(201)
上的第一转子部
(202)
以及布设于第一转子部
(202)
的外缘部位的第二转子部
(203)
,第二转子部
(203)
的轴向厚度大于第一转子部
(202)
的轴向厚度,进而为飞轮转子
(2)
提供绕转子主轴
(201)
的机械转动惯量;转子主轴
(201)、
第一转子部
(202)
和第二转子部
(203)
为分体制造,并依次通过温差过盈装配为整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转子主轴
(201)
采用导磁性能良好的高强度合金钢,进而为磁性液体旋转密封结构
(3)
提供转子导磁体;第一转子部
(202)
为等截面圆环体,采用导磁性能良好的高强度合金钢,以构成转子导磁体;第二转子部
(203)
位于飞轮转子
(2)
最外侧,为等截面圆环体,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或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制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转子主轴
(201)
的连接端上设有用于与电机轴隔热连接的隔热式联轴器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其特征在于,飞轮壳体
(1)
包括底座
(102)、
机壳
(103)
和上盖
(104)
,底座
(102)、
机壳
(103)
和上盖
(104)
依次连接成整体并围合形成真空腔室
(105)
;转子主轴
(201)
沿底板向上盖
(104)
的方向布设,转子主轴
(201)
的连接端从上盖
(104)
向外穿出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用飞轮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盖
(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谢瑾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宇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