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及地质灾害紧急防护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354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包括阻拦杆基座,阻拦杆基座带有弹性回复能力的阻拦杆,各阻拦杆采用大网兜连接,阻拦杆上端带有串接孔,绳索穿过串接孔并绑定大网兜上部形成串接,阻拦杆配置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下端可回复地摆动连接于支撑杆基座,伸缩支撑杆上端与阻拦杆摆动连接,每个阻拦杆至少配置两根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支撑在阻拦杆和下侧的土体之间,所述网兜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大网兜上方的斜坡上设置有多层次的弹性阻拦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及地质灾害紧急防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紧急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突发灾害在沿海软土多雨地区多发,此类灾害通常由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灾害发生时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灾害类型为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0003]为了应对上述地质灾害,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多种防护装置和技术,公告号为
CN215518448U
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防护用崩塌落石拦挡系统,包括两个间隔固定于山体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均连接有支撑柱,两所述支撑柱之间连接有拦挡网;第一侧拉锚绳

第二侧拉锚绳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端,第一侧拉锚绳

第二侧拉锚绳的下端分别固定于位于相应支撑柱外侧及内侧的山体;该系统还包括第一支撑绳

第二支撑绳

第三支撑绳

第一弹簧式耗能器

第二弹簧式耗能器

摩擦式耗能器

局部破坏式耗能器及局部变形式耗能器

但是该种类型的拦挡系统结构复杂,部件类型较多,也无法分拆使用,布设耗时较多,不利于快速布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该装置能够快速形成边坡防护,装置的布设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能够分拆各部分进行针对性布设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的地质灾害紧急防护方法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包括阻拦杆基座,阻拦杆基座带有弹性回复能力的阻拦杆,各阻拦杆采用大网兜连接,阻拦杆上端带有串接孔,绳索穿过串接孔并绑定大网兜上部形成串接,阻拦杆配置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下端可回复地摆动连接于支撑杆基座,伸缩支撑杆上端与阻拦杆摆动连接,每个阻拦杆至少配置两根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支撑在阻拦杆和下侧的土体之间,所述网兜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大网兜上方的斜坡上设置有多层次的弹性阻拦器

[0006]优选的,所述弹性阻拦器包括基座和弹性挡板,弹性挡板内侧带有橡胶垫层,弹性挡板与基座铰接并配置扭簧预紧,所述弹性挡板后侧与基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基座两侧带有固定通孔,锚杆通过固定通孔打设于土体内并,锚杆端头压紧在基座上

[0007]优选的,所述弹性板上端带有网兜挂接端头,所述基座上带有网兜挂接端,小网兜两侧至少各带有两个挂钩,挂钩勾接在两侧的网兜挂接端头上

[0008]优选的,所述弹性挡板未使用时摆动收拢在所述基座上,弹性挡板上端摆动连接有
L
形连接扣,所述基座侧端对应于
L
形连接扣的位置带有
L
形倒钩,弹性挡板合拢时所述
L
形连接扣上的挂孔扣接在所述
L
形倒钩上,所述弹性挡板打开时所述弹簧控制所述弹性挡
板处于预设打开角度

[0009]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撑杆包括弹簧套接筒和弹簧套接杆,弹簧套接筒内部中心固定有内套筒,内套筒套接在弹簧套接杆上,弹簧套接杆下端固定在底板上,弹簧套接在弹簧套接杆上,弹簧套接筒套接在弹簧和弹簧套接杆上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实施的地质灾害紧急防护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0011]一

排查风险防范区内威胁人员的避险路线和灾害原因,针对落石滑坡灾害做应对准备;二

在边坡上快速设置基座,采用锚杆穿过基座两侧的固定通孔固定所述基座,将弹性挡板解锁打开;
[0012]三

将所述小网兜
13
挂接在两弹性阻挡器之间并连接形成上阻挡带,布设至少两道上阻挡带;
[0013]四

将阻拦杆基座及阻拦杆固定在所述边坡上并处于上阻拦带下方,阻拦杆下侧固定安装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支承在边坡和阻拦杆下侧之间,绳索穿过串接孔并绑定大网兜上部形成串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和方法能够实现快速防护布设,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应用,且能够根据地形和灾害类型灵活分拆使用,例如单独使用弹性阻拦器在滚石路径上布设,还可以在必经路径上成对设置弹性阻挡器和小网兜,如果是面积较大的阻拦区域则可以结合弹性阻拦器

小网兜

大网兜等,使用上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阻拦基座和阻拦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的弹性阻拦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仅局部布设弹性阻拦器和小网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0021]为了明确方位,本专利中所述左右以面向图纸的左右侧为准

[0022]参照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包括阻拦杆基座1,阻拦杆基座带有弹性回复能力的阻拦杆2,各阻拦杆2采用大网兜3连接,阻拦杆3上端带有串接孔,绳索穿过串接孔并绑定大网兜3上部形成串接,阻拦杆2配置有伸缩支撑杆4,伸缩支撑杆4下端可回复地摆动连接于支撑杆基座,伸缩支撑杆4上端与阻拦杆3摆动连接,每个阻拦杆3至少配置两根伸缩支撑杆4,伸缩支撑杆4支撑在阻拦杆3和下侧的土体之间,伸缩支撑杆4包括弹簧套接筒5和弹簧套接杆6,弹簧套接筒5内部中心固定有内套筒7,内套筒套接在弹簧套接杆6上,弹簧套接杆6下端固定在底板上,弹簧9套接在弹簧套接杆6上,弹簧套接筒5套接在弹簧9和弹簧套接杆6上,所述大网兜3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大网兜3上方的斜坡上设
置有多层次的弹性阻拦器
a。
[0023]参照图1‑5所示,为了方便小范围和要道布设,所述弹性阻拦器
a
包括基座
11
和弹性挡板
12
,弹性挡板
12
内侧带有橡胶垫层,弹性挡板
12
与基座
11
铰接并配置扭簧预紧,所述弹性挡板
12
后侧与基座
11
之间连接有弹簧
13
,弹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阻拦杆基座,阻拦杆基座带有弹性回复能力的阻拦杆,各阻拦杆采用大网兜连接,阻拦杆上端带有串接孔,绳索穿过串接孔并绑定大网兜上部形成串接,阻拦杆配置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下端可回复地摆动连接于支撑杆基座,伸缩支撑杆上端与阻拦杆摆动连接,每个阻拦杆至少配置两根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支撑在阻拦杆和下侧的土体之间,所述网兜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大网兜上方的斜坡上设置有多层次的弹性阻拦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弹性阻拦器包括基座和弹性挡板,弹性挡板内侧带有橡胶垫层,弹性挡板与基座铰接并配置扭簧预紧,所述弹性挡板后侧与基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基座两侧带有固定通孔,锚杆通过固定通孔打设于土体内并,锚杆端头压紧在基座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板上端带有网兜挂接端头,所述基座上带有网兜挂接端,小网兜两侧至少各带有两个挂钩,挂钩勾接在两侧的网兜挂接端头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地质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挡板未使用时摆动收拢在所述基座上,弹性挡板上端摆动连接有
L
形连接扣,所述基座侧端对应于
L
形连接扣的位置带有
L
形倒钩,弹性挡板合拢时所述
L
形连接扣上的挂孔扣接在所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俊龙刘东吴义秦海燕张育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