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地图构建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350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数据孪生的数据地图构建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云服务器的数据进行数化感知,并镜像到虚拟端;对镜像到所述虚拟端的数据进行孪生复刻,还原单一的孪生体数据;对所述孪生体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形成孪生体数据生态;基于所述孪生体数据生态,仿真物理对象的数字化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地图构建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企业数据管理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双向联动式数据地图智能化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数据地图是使用多层次的图形化展示方法,将企业内各类数据所在位置展示出来的管理模块

数据地图功能建立在企业元数据基础上,能够帮助业务人员

管理人员

开发人员更好更快地查找

理解

使用和管理数据

[0003]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企业意识到数据资产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不同程度的数据管理架构体系和数据管理应用

在数据管理应用中数据地图不可或缺,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示企业的数据资产,包括数据来源

数据类型

数据流向等信息,可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数据资产,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长期有效的发掘和利用信息资产的价值,辅助实现精准高效的分析和决策

[0004]市场上对企业数据资产进行可视化和管理的传统工具数不胜数

传统的数据地图构建过程中,数据资产需要从不同的业务系统中抽取,采集

探查,回执到数据地图

通过人工的方式标明数据流向

分析数据关系

管理模型变更,是一个持续循环迭代过程,并且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随着系统的新旧更替,业务数据的不断变化,很难维持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极易造成关键核心数据无法识别

跨系统无法拉通及企业数据无法充分共享等诸多问题

[0005]因此,为有效管理企业数据资产,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急需建立一套技术先进,框架体系完整的数据地图智能构建方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传统数据地图构建周期过长,数据准确性不足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地图构建技术,该技术能够将现实物理系统映射到虚拟空间,实时构建数字化模型,实现数据地图的智能自动化构建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孪生的数据地图构建方法,其中,包括:
[0008]对云服务器的数据进行数化感知,并镜像到虚拟端;
[0009]对镜像到所述虚拟端的数据进行孪生复刻,还原单一的孪生体数据;
[0010]对所述孪生体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形成孪生体数据生态;以及
[0011]基于所述孪生体数据生态,仿真物理对象的数字化模型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孪生的数据地图构建装置,其中包括:
[0013]数化感知模块,用于对云服务器的数据进行数化感知,并镜像到虚拟端;
[0014]孪生复刻模块,用于对镜像到所述虚拟端的数据进行孪生复刻,还原单一的孪生体数据;
[0015]数据重构模块,用于对所述孪生体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形成孪生体数据生态;以及
[0016]动态仿真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孪生体数据生态,仿真物理对象的数字化模型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围绕数据孪生概念及相关数据建模

通信

仿真等技术和算法,提出了数据地图的智能自动化构建方法,可提高对复杂数据环境的全面感知

真实反馈,智能整合,虚拟仿真的全流程

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

[002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

以及附图中所记载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地图构建总体架构思路;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构建数据地图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基于数据孪生的数据地图构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7]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

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8]数字孪生是现实世界中实体或系统的数字化体现,其作为实现虚实之间双向映射

动态交互

实时连接的关键途径,可将物理实体和系统的属性

结构

状态

位置

功能和行为映射到虚拟世界,形成高保真的动态多维

多尺度

多物理量模型,为观察物理世界

认识物理世界

理解物理世界

控制物理世界

改造物理世界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有效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就可以建立与企业系统数据相同的虚拟孪生数据,从而反映相对应数据实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
,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地图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一,数化感知:对云服务器的数据进行数化感知,并镜像到虚拟端

[0031]具体地,可以将探查感知服务封装成云服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数据孪生的数据地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云服务器的数据进行数化感知,并镜像到虚拟端;对镜像到所述虚拟端的数据进行孪生复刻,还原单一的孪生体数据;对所述孪生体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形成孪生体数据生态;以及基于所述孪生体数据生态,仿真物理对象的数字化模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数化感知包括:将探查感知服务封装成云服务器插件内置在云服务器中;由所述云服务器插件识别所述云服务器的基础相关信息,并加载详细识别服务;由所述详细识别服务实时动态感知数据描述信息与数据变化趋势,形成数据报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相关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

操作系统信息以及运行环境信息;所述加载详细识别服务包括:根据预设调度策略

操作系统的空闲动态以及所述运行环境信息渐进式加载所述详细识别服务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像到虚拟端包括:通过感知线程建立云服务器端到虚拟端的数据传输通道,形成数据的一对一感觉神经线程,将所述数据报告镜像到所述虚拟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孪生复刻包括:对镜像到所述虚拟端的环境中的过程数据

资源数据

设备数据和扰动数据进行数据分类

权属定位,属性标识提取,数据模式匹配,去除实时数据中的冗余数据以及整合异构数据,从中抽象出字段模型以及表模型,作为数字世界的新初始值和新边界条件,复刻还原单一的孪生体数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孪生体数据包括:数据环境模型

数据脚本模型以及数据层次结构

词汇表

数据库

数据文件

逻辑模型

物理模型

以及
XML
模式定义模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数据重构包括:针对所述孪生体数据,结合作业脚本

调度脚本

视图脚本

触发器

函数脚本以及命令脚本,利用动态感知

模型映射和数据驱动算法,再结合深度学习

行为模型分析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平冯霈刘洋吕丰杨文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