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亲锂负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3400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亲锂负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亲锂负极、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亲锂负极

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

能量效率高

循环寿命长

无记忆效应

快速放电等优点,因而在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交通工具

电网调峰

储能电源

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巨大市场需求

为应对锂离子电池目前面临的性能

成本及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开发储量丰富

廉价易得

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是目前的研发方向

[0003]锂金属具有最轻的质量

最低的电位和极高的比容量,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负极

但是锂金属负极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首先,不均匀的锂沉积会造成不可控的锂枝晶生长,最终造成短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一体化亲锂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亲锂骨架负极的结构包括:亲锂三维石墨烯骨架
(1)、
不亲锂的二维堆叠石墨烯层
(2)、
渐变的截面
(3)
;所述亲锂三维石墨烯骨架
(1)
为石墨烯与亲锂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所述不亲锂的二维堆叠石墨烯层
(2)
为二维堆叠的石墨烯;所述渐变的截面
(3)
,从亲锂三维石墨烯骨架
(1)
到不亲锂的二维堆叠石墨烯层
(2)
的渐变特征为亲锂材料逐渐变少直至为零,疏松三维结构转变为致密堆叠的二维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亲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

配制石墨烯溶液和亲锂前驱体混合分散液,记为分散液1;配制石墨烯分散液,记为分散液2;步骤二

将分散液1铺展到软模板溶剂上,再将分散液2铺展分散液1上;步骤三

溶剂热反应后得到凝胶状薄膜中间产品;步骤四

将凝胶状薄膜中间产品换水,干燥;步骤五

热退火还原反应,即得所述一体化亲锂负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分散液1中的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通过石墨插层氧化得到,其片层大小为
10

50
μ
m
,厚度为
0.35

10nm
,对应石墨烯层数为1‑
30
层,氧化石墨烯在分散液1中的分散浓度为
0.1mg/mL

3mg/mL
;所述分散液1中的亲锂前驱体包括:硝酸银

碳酸银

磷酸银

硫酸银

硅酸银

硼酸银

氮氧化磷银

硅硫化银

锗硫化银

磷硫化银

锗硫化磷银

碳酸铜

磷酸铜

硫酸铜

硅酸铜

硼酸铜

氮氧化铜

硅硫化铜

锗硫化铜

磷硫化铜

锗硫化磷铜

碳酸锡

磷酸锡

硫酸锡

硅酸锡

硼酸锡

氮氧化磷锡

硅硫化锡

锗硫化锡

磷硫化锡

锗硫化磷锡

碳酸锌

磷酸锌

硫酸锌

硅酸锌

硼酸锌

氮氧化磷锌

硅硫化锌

锗硫化锌

磷硫化锌

锗硫化磷锌

碳酸铅

磷酸铅

硫酸铅

硅酸铅

硼酸铅

碳酸锑

磷酸锑

硫酸锑

硅酸锑

硼酸锑

氮氧化磷锑

碳酸镉

磷酸镉

硫酸镉

硅酸镉

硼酸镉

氮氧化磷镉

碳酸铋

磷酸铋

硫酸铋

硅酸铋

硼酸铋

氮氧化磷铋

氯金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亲锂前驱体在分散液1中的分散浓度为
0.01mg/mL

0.5mg/mL。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液2中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通过石墨插层氧化得到,其片层大小为
10

50
μ
m
,厚度为
0.35

10nm
,对应石墨烯层数为1‑
30
层,氧化石墨烯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苗谭昀刘文婷谢丽君曹曼丽刘如亮秦英博梁韵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