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并行传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量物联网的通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并行传输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
5G/6G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展,未来的
B5G/6G
网络将支持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物联网
(IoT)
系统,在这些大规模
IoT
应用中,系统包含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并将感知到的物理环境信息传递到多个信息接收终端;这种大规模
IoT
系统的感知和传输不再是传统的单一源
‑
信息接收终端模型,是一种复杂的多源
‑
多信息终端拓扑结构
。
同时,由于传感器网络复杂
、
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小信号传输特征,源到信息接收终端的直接传输不能实现,需要借助中继的协助
。
同时,为了提升系统传输的可靠性,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
(RLNC)
的多频点正交传输技术被广泛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并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技术包括:随机线性网络编码,在传感器源处,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将状态更新信息
I
m
编码为
L
个短分组包
I
C
,并在
L
个并行正交的子信道上传输;最早部分中继选择技术,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性质,在所有
L
个中继
R
l
中,选择
L
m
个最早接收短分组包
I
C
并成功解码的中继用以转发所接收到的信号;最早部分终端接收技术,基于海量物联网系统中实际应用场景,在所有
N
个信息接收终端
D
n
中,仅考虑最早的
N
m
个信息接收终端成功接收来自于中继的信号并解码恢复得到状态更新信息
I
m
,不再等待剩余的信息接收终端接收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并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线性网络编码包括:每个传感器源
S
m
所对应的状态更新消息
I
m
包含
L
m
个子分组,接着将来自传感器源
S
m
的状态更新信息
I
m
编码为
L
个大小为
b
Sm
的子数据包
I
Sl
,
l∈{1,...,L}
,再通过短分组编码获得
L
个大小为
U
Sm
的短分组包
I
Cl
,每个被调度的传感器源
S
m
在
L
个并行的正交子信道
C
l
上发送
L
个短分组包
I
Cl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并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早部分中继选择技术包括:每个被调度的传感器源
S
m
在
L
个并行正交子信道上发送
L
个短分组包
I
Cl
,
l∈{1,...,L}
,相应的中继
R
l
只在子信道
C
l
接收第
l
个短分组包,采用从所有的
L
个中继中选择最早的
L
m
个成功解码短分组包的中继转发相应信号,只要信息接收终端
D
n
成功地接收到最早的
L
m
个短分组包,则初始状态更新信息
I
m
就可以被正确恢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并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早部分中继选择技术包括:中继
R
l
以概率成功地在第
l
个子信道上解码短分组包
I
Cl
,其中表示中继
R
l
在单个子信道
C
l
上的平均分组接收错误概率,定义节点对
S
m
‑
R
l
的状态更新信息
I
m
被中继成功接收时在子信道
C
l
上的传输次数为
A
m,l
,则任意状态更新信息
I
m
从传感器源
S
m
到
L
个中继
R
l
时,在
L
个并行正交子信道上的成功接收传输次数分别为
A
m,1
、A
m,2
~
A
m,l
~
A
m,L
,按非递减排序得相应的排序统计量
A
m,1:L
、A
m,2:L
~
A
m,l:L
~
A
m,L:L
,分别对应于中继
R
1:L
、R
2:L
~
R
l:L
~
R
L:L
;在
技术研发人员:贾向东,马小平,王军艳,薛凯来,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