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291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测试领域,具体为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


技术介绍

[0002]ICT
企业研发的产品在完成研发后需要进行测试,现有技术的测试过程面临着多种困难,其中包括测试环境搭建耗时耗力

反复拆除和搭建

环境故障排查时间长

资源不够等方面

也经常面临测试资源冲突和测试资源紧缺的情况

针对该部分问题,会通过把测试资源统一上传到云端进行管理,资源共享使用,达到按需申请资源组网,提高测试资源的利用效率

[0003]但是要支持所有版本的测试工作,就需要搭建很多测试环境,如何最大化测试资源的利用率,是测试环境组网的一大难题

经常出现测试任务去等待测试环境的搭建现象,如果提前把测试环境搭建好,则会导致很多资源出现闲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资源有限情况下的资源共享和按需申请,能够最大化利用资源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包括下列步骤:
[0006]步骤一

配置设备类型和设备类型属性,该属性是系统具体实例化设备资源时用户填写的内容,也是后面拓扑图属性参数化的备选值;
[0007]步骤二

配置拓扑图,所述拓扑图包括设备类型以及设备类型之间的关联连线,每个设备类型指定哪些属性参数化,如设备类型

设备软件版本号等属性,两设备类型之间建立关联连线,指定连线的哪些属性参数化,如端口速率

端口位置等属性;
[0008]步骤三

根据步骤一配置的设备类型,实例化具体的设备,形成设备资源池;
[0009]步骤四

创建测试任务,选择拓扑图,由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在系统设备资源池中去评估资源,能搭建多少可用的测试环境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根据系统配置的设备类型和属性,在系统中录入对应的设备资源,将所有设备资源都统一信息化在线管理,形成资源池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通过光纤将设备端口连接到光纤机器人的端口上,在实例化设备时,记录设备端口与光纤机器人端口的关联关系

供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控制光纤机器人切换端口组合不同的测试环境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为组网算法的核心步骤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包括遍历拓扑图,每个拓扑图的算法逻辑细化为如下内容:解析拓扑图,拓扑图转换为树形结构,以第一个设备类型为根节点,其他设备类型为子节点,根据设备类型之间的关联连线来生成一个树形结构的设备类型树

[0014]进一步的,在系统中根据设备类型树中每个设备类型的参数化属性在设备资源池过滤出有效网元生成可用设备资源池清单;过滤可用设备资源池清单中符合树根节点要求的设备,将设备依次生成为深度为
1(
根节点
)
的拓扑列表

[0015]进一步的,采用广度遍历的方式,遍历设备类型树的二级节点,对每个二级节点在可用资源池清单中过滤符合要求的设备,每个二级节点设备类型对应一个设备清单,形成二级节点的设备清单树

[0016]进一步的,遍历二级节点设备清单树的第一个设备类型的设备列表,与拓扑列表中深度1的第一个拓扑根节点设备做匹配,算法校验二级节点设备与拓扑根节点之间能否通过光纤机器人互联或者二级节点设备与当前拓扑根节点之间有端口能直连,如果没有配置端口关联信息,就会遍历当前设备类型的下一个二级节点设备与根节点做校验,找到有端口关联的二级节点,将设备加入到深度为2的拓扑列表中;重复该部分,依次遍历二级节点设备清单树其他的设备类型的设备列表,将对应二级节点的设备资源加入到拓扑列表中去

[0017]进一步的,一个设备只会在出现在一个拓扑图中,对于已经生成的拓扑列表,从设备类型数量最少的设备来做数据有效性剔重,保证一个设备只会出现在一个拓扑图

[0018]进一步的,按照处理二级节点的逻辑,依次处理剩下级别节点的拓扑列表生成,最后形成的拓扑列表,为算法生成的可用拓扑图信息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
该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不仅能提升设备的利用率,还能按需动态生成组网图,满足测试业务场景

[0021]2.
该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解决了资源有限情况下的资源共享和按需申请,最大化的利用资源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的流程图;
[0023]图2为实施例中两个设备之间直连的拓扑图;
[0024]图3为实施例中多个设备之间通过光纤机器人互联的拓扑图;
[0025]图4为实施例中的测试环境组网;
[0026]图5为图3中拓扑图生成的树形结构图;
[0027]图6为实施例中第一种组网结构图;
[0028]图7为实施例中第二种组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0]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包括下列步骤:
[0031]步骤一

配置设备类型和设备类型属性,该属性是系统具体实例化设备资源时用户填写的内容,也是后面拓扑图属性参数化的备选值;
[0032]步骤二

配置拓扑图,所述拓扑图包括设备类型以及设备类型之间的关联连线,每个设备类型指定哪些属性参数化,如设备类型

设备软件版本号等属性,两设备类型之间建立关联连线,指定连线的哪些属性参数化,如端口速率

端口位置等属性;
[0033]步骤三

根据步骤一配置的设备类型,实例化具体的设备,形成设备资源池;
[0034]本实施例根据系统配置的设备类型和属性,在系统中录入对应的设备资源

将所有设备资源都统一信息化在线管理,形成资源池

[0035]通过光纤将设备端口连接到光纤机器人的端口上,供后面拓扑图组网时能自动切换端口组合不同的网络

如附图2所示,设备
A
与设备
B
之间的端口连线是固定的,只能有5条固定的连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

配置设备类型和设备类型属性,该属性是系统具体实例化设备资源时用户填写的内容,也是后面拓扑图属性参数化的备选值;步骤二

配置拓扑图,所述拓扑图包括设备类型以及设备类型之间的关联连线,每个设备类型指定哪些属性参数化,如设备类型

设备软件版本号等属性,两设备类型之间建立关联连线,指定连线的哪些属性参数化,如端口速率

端口位置等属性;步骤三

根据步骤一配置的设备类型,实例化具体的设备,形成设备资源池;步骤四

创建测试任务,选择拓扑图,由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在系统设备资源池中去评估资源,能搭建多少可用的测试环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根据系统配置的设备类型和属性,在系统中录入对应的设备资源,将所有设备资源都统一信息化在线管理,形成资源池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通过光纤将设备端口连接到光纤机器人的端口上,在实例化设备时,记录设备端口与光纤机器人端口的关联关系,供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控制光纤机器人切换端口组合不同的测试环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为组网算法的核心步骤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试环境智能组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包括遍历拓扑图,每个拓扑图的算法逻辑细化为如下内容:解析拓扑图,拓扑图转换为树形结构,以第一个设备类型为根节点,其他设备类型为子节点,根据设备类型之间的关联连线来生成一个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致远沈彦闻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赫尔墨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