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矿山湿式上游式尾矿库防排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289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矿山湿式上游式尾矿库防排渗系统,属于矿山尾矿处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矿山湿式上游式尾矿库防排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矿山湿式上游式尾矿库防排渗系统,属于矿山尾矿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尾矿库在整个运行使用期间形成的尾矿坝体一般包括初期坝及后期堆积坝,初期坝在尾矿库建设期间内一次性建设完成,用以储存一定期限内尾矿,形成整个尾矿坝体的支撑体;后期堆积坝在整个尾矿库运行期间直至尾矿库服役期满利用尾矿砂堆积逐渐加高而形成

[0003]湿式尾矿库的排渗系统对尾矿库运行期间坝体的安全稳定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铁矿山湿式尾矿库的运行初期尾矿库的排渗对整个尾矿库运行期间的安全稳定尤为重要,运行初期尾矿库的排渗系统保持正常有效运行,可为整个运行期间尾矿库的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确保尾矿库运行期间的安全稳定

为此,尾矿库初期坝作为整个尾矿坝的支撑棱体,为了保证整个尾矿库坝体的安全稳定性,必须具有较好的透水性,以便使后期堆积坝能够迅速排水,降低尾矿库坝体内浸润线,并加快尾矿砂固结

因此国内铁矿山湿式尾矿库初期坝设计一般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铁矿山湿式上游式尾矿库防排渗系统,包括水平垂直联合防渗系统和尾矿库初期排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垂直联合防渗系统包括:1)水平防渗系统使用初期坝上游全库区防渗

防渗膜下导排管

导排层

排水网构成的地下水导排系统

地下水集水池;2)垂直防渗系统使用初期坝部分防渗与下游截渗墙结合构成的防渗结构,有效地阻断了选矿产生的尾矿水垂直下渗至地下及水平渗流至库外的渗流通道,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所述尾矿库初期排渗系统包括:1)初期坝排渗:采用透水堆石坝型上部排渗,下部垂直防渗的范围设置横向排渗盲沟

增设贴坡排渗体实现防排渗组合功能的初期坝排渗;2)排渗水导排系统:横向排渗盲沟

贴坡排渗体与渗水导排管连接,通过渗水导排管将水排往渗水集水池;渗水导排管竖向平行设置若干,一端连接横向排渗盲沟,另一端连接渗水集水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山湿式上游式尾矿库防排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平防渗系统的设置方法为:在库区初期坝上游采用全库区沟底及岸坡在运行期内铺设防渗层,防止排入尾矿库内尾矿浆内携带的废水垂直下渗至地下水;初期坝堆石坝底部不设防渗层,在防渗层下部设置地下水导排系统,收集地表及地下水导排至库外初期坝下游设置的地下水收集池回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矿山湿式上游式尾矿库防排渗系统,其特征在于:铺设防渗层的过程为:尾矿库库区底部和边坡满铺人工防渗材料,选用一布一膜,铺设一层长丝无纺土工布和一层 HDPE 单糙面土工膜作为防渗材料;所述土工膜的渗透系数
≤1
×
10
‑7cm/s。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山湿式上游式尾矿库防排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导排系统包括地下水导流管

导排层

排水网;地下水导流管埋在梯形沟槽中,采用
HDPE
开孔管,开孔位置朝上,外面用土工布包裹,沟内铺满直径为
10

50mm
的碎石,沟上再铺碎石层作为导排层,两侧山坡铺三维复合土工排水网,排水网与碎石导排层连接,保证导水畅通,即使导水管堵塞,地下水也能通过梯形沟槽将水排至库外下游;初期坝内导排管采用带孔滤水管,一并收集初期坝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渗流水;导排管最终穿过初期坝并敷设至下游地下水集水池,通过导排设施将全部排渗水收集至地下水集水池回收使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山湿式上游式尾矿库防排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垂直防渗系统的具体设置方法为:在初期坝内坡面
18
米高度范围内在下部过渡层上铺设防渗膜,距离初期坝外坡脚下游沟底设置截渗墙及渗水集水池,阻断从初期坝产生的渗流水水平向库外渗流的通道,并收集该部分渗水回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矿山湿式上游式尾矿库防排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垂直防渗采用了在初期坝外坡脚下游
50m
处设置渗水集水池及截渗墙的措施,截渗墙宽为
0.5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耀灵米子军刘慈光张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太钢集团代县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