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板适配性分析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一种建筑模板适配性分析装置及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行业碳排放量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生产
、
运输
、
施工过程中,传统的木模板支撑体系存在严重的木材浪费现象,因此通过对木模板支撑体系进行改进,利用可重复使用的铝模板支撑模具,可以极大的减少资源浪费,但与此同时,如何实现对铝模板支撑模具的适配性分析,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
[0003]为了实现对铝模板支撑模具的适配性分析,现有技术方案往往是通过对铝模板支撑模具的连接结构或者其它结构的改进实现对铝模板支撑模具的适配性改造,但是却存在以下问题:对于不同的建筑项目,由于不同的建筑项目的施工环境和安装数据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同样的支撑模具在不同的建筑项目的适配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因此若不能利用物联网监控装置实现对建筑项目的支撑模具的适配性分析,则无法准确的获取适配性分析的结果
。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建筑模板适配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通过物联网监控模块实时获取目标施工区域的不同的建筑模板的支撑力,并结合不同的建筑模板的支撑力的偏差情况进行所述建筑模板的受力均匀度的确定,并当所述受力均匀度满足适配性要求时,进入下一步骤;通过物联网监控模块实时获取不同的建筑模板的下沉数据以及支撑高度数据,并结合不同的建筑模板的下沉数据以及支撑高度数据的偏差情况进行所述建筑模板的支撑均匀度的确定;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建筑模板的使用数量以及变形情况,并结合所述建筑模板的支撑均匀度以及受力均匀度进行所述建筑模板的适配性评估结果的确定,通过所述适配性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施工区域是否存在异常,若否,则进入下一步骤,若是,则确定不满足适配性需求;通过目标施工区域的不同的建筑模板的支撑力的变动数据
、
所述适配性评估结果以及目标施工区域的支撑建筑物数据进行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建筑模板的拆除时机的确定,并基于拆除时机进行所述建筑模板的拆除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适配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监控模块通过压力传感器
、
位置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构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适配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的受力均匀度的确定的方法为:
S11
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不同的建筑模板的支撑力,并判断是否存在支撑力小于预设支撑力的建筑模板,若是,则确定所述建筑模板的受力均匀度不满足适配性要求,若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S12
通过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不同的建筑模板的支撑力进行支撑力处于预设临界支撑力范围内的建筑模板的数量的确定,并将其作为临界支撑建筑模板,并判断所述临界支撑建筑模板的比例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进入步骤
S14
,若否,则进入步骤
S13
;
S13
通过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不同的建筑模板的支撑力进行不同的建筑模板的支撑力的偏差量的确定,并判断所述不同的建筑模板的支撑力的偏差量的最大值是否小于预设支撑力偏差量,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若否,则确定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建筑模板的受力均匀度不满足适配性要求;
S14
获取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支撑力处于预设临界支撑力范围内的建筑模板的支撑力的平均值,并结合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支撑力处于预设临界支撑力范围内的建筑模板的数量以及比例进行所述建筑模板的支撑力质量评估值的确定,并判断所述建筑模板的支撑力质量评估值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进入步骤
S14
,若否,则确定所述目标施工区域的建筑模板的受力均匀度不满足适配性要求;
S15
通过所述不同的建筑模板的支撑力的偏差量进行偏差不满足要求的建筑模板的数量和比例的确定,并结合所述支撑力的偏差量的平均值进行所述建筑模板的支撑均匀度的确定,通过所述建筑模板的支撑均匀度和支撑力质量评估值进行所述建筑模板的受力均匀度的确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适配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受力均匀度小于预设均匀度阈值时,则确定所述受力均匀度不满足适配性要求,并当所述受力均匀度
不满足适配性要求时,确定不满足适配性需求,并进行加固建议的输出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适配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的支撑均匀度的确定的方法为:通过所述不同的建筑模板的下沉数据以及支撑高度数据进行下沉量大于预设下沉量的不合格建筑模板以及支撑高度与预设高度的偏差不满足要求的高度不合格建筑模板的确定;判断所述不合格建筑模板以及高度不合格建筑模板的数量以及占比是否均在预设范围以内,若是,则通过所述不合格建筑模板和高度不合格建筑模板的数量以及占比进行所述建筑模板的支撑均匀度的确定,若否,则进入下一步骤;通过所述不同的建筑模板的下沉数据进行所述建筑模板的下沉量的平均值的确定,并结合所述不合格建筑模板的数量以及占比进行所述建筑模板的下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黄伟,李培新,张旭东,石勤学,李昊龙,张良卫,王博伟,姜文胜,王红彬,李江华,王丽娜,周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