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盖层较薄的岩石区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250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覆盖层较薄的岩石区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在施工平台通过引孔设备在设计位置进行引孔,引孔完成后在钻孔内回填红黏土;在施工平台内侧安装多个导向机构,然后通过打桩设备插打钢板桩,插打过程中钢板桩抵靠在导向机构上定位;在钢板桩的底部往上进行高压旋喷注浆密封加固;在围堰内抽水,并由上往下逐层安装内支撑;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浇筑垫层并施工承台;在承台与钢板桩之间回填砂,拆除最下层内支撑后施工墩身;采用引孔回填和高压旋喷注浆的施工方法,使钢板桩与岩石形成固结体系,在承台与钢板桩围堰之间回填砂来完成第一次体系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盖层较薄的岩石区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的
,具体涉及一种覆盖层较薄的岩石区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桥梁工程承台施工时,经常采用到围堰

在土地质下多采用钢板桩或钢管桩围堰阻水挡土

在地层为岩石的水域,一般不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多采用钢套箱围堰施工

而对于需要开挖且地层为岩石的水域若采用钢套箱围堰会导致围堰无法下放,且钢套箱围堰结构复杂,钢材用量大,制作后结构形式固定,加工周期长,通用性较差,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盖层较薄的岩石区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施工平台通过引孔设备在设计位置进行引孔,引孔完成后在钻孔内回填红黏土;
S2、
在施工平台内侧安装多个导向机构,然后通过打桩设备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覆盖层较薄的岩石区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施工平台(1)通过引孔设备(2)在设计位置进行引孔,引孔完成后在钻孔(4)内回填红黏土(5);
S2、
在施工平台(1)内侧安装多个导向机构(7),然后通过打桩设备(6)插打钢板桩(8),插打过程中钢板桩(8)抵靠在导向机构(7)上定位;
S3、
在钢板桩(8)的底部往上进行高压旋喷注浆密封加固;
S4、
在围堰内抽水,并由上往下逐层安装内支撑(9);
S5、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浇筑垫层并施工承台(
10
);
S6、
在承台(
10
)与钢板桩(8)之间回填砂(
11
),拆除最下层内支撑(9)后施工墩身(
12
);
S7、
墩身(
12
)逐层向上施工过程中,逐层拆除内支撑(9),并通过安装转换内支撑(
14
)将钢板桩(8)与墩身(
12
)连接支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覆盖层较薄的岩石区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导向机构(7)在施工平台(1)内设置双层,上层导向机构(7)固定在施工平台(1)的分配梁(
103
)和主横梁(
104
)上,下层的导向机构(7)固定在钢管桩(
102
)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覆盖层较薄的岩石区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导向机构(7)中的下导梁(
702
)上设有滑动调节的上导梁(
701
),上导梁(
701
)上固设有限位梁(
16
),每层中的多个导向机构(7)之间的限位梁(
16
)首尾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覆盖层较薄的岩石区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是:下导梁(
702
)与上导梁(
701
)上设有对应的锁紧孔,通过螺栓(
704
)错位锁紧在不同的锁紧孔内,从而调节上导梁(
701
)在下导梁(
7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奎冯小龙陈柏町马志青唐仲强柯所安伍宁江滕召新田云邱雪飞王军熊宇张林官佳豪周达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成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