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星间链路构建方法及通信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星间链路构建方法及通信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第五代
(5th generation
,
5G)
新空口
(new radio
,
NR)
已经从标准化阶段进入到商业部署阶段
。NR
标准是针对于陆地通信特点进行研究设计,具有为用户终端提供高速率
、
高可靠
、
低时延通信的特点
。
相比于陆地通信,非陆地网络
(non
‑
terrestrial networks
,
NTN)
通信具有覆盖区域大
、
组网灵活等特点
。
当前,各研究院
、
通信组织
、
公司参等均参与研究
NTN
通信技术与标准,力图将天
、
空
、
地通信构建成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星间链路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卫星接收第二卫星的星间链路创建消息,所述星间链路创建消息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卫星的地址
、
所述第二卫星的卫星编号;所述第二卫星的地址根据所述第二卫星在第二地面投影轨迹的投影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卫星与所述第一卫星满足星间链路匹配规则,所述第一卫星创建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之间的星间链路;其中,所述星间链路匹配规则是根据至少一种以下参数确定的:所述第二卫星的地址
、
所述第二卫星的卫星编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星间链路匹配规则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卫星的地址与所述第一卫星的地址满足卫星地址差
、
所述第二卫星的卫星编号与所述第一卫星的卫星编号满足卫星编号差
、
所述第二卫星所在的轨迹段与所述第一卫星所在的轨迹段存在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卫星的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卫星在第一地面投影轨迹的投影位置确定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同一地面共轨迹卫星链,满足所述卫星地址差的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卫星的地址与所述第二卫星的地址小于第一地址阈值;和
/
或,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同一地面共轨迹卫星链,且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相邻轨迹圈,满足所述卫星地址差的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距离的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或,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距离的小于第一纬度阈值;其中,所述地面共轨迹卫星链中包括多颗在地面上的投影轨迹相同的卫星;所述轨迹圈为地面共轨迹卫星链在地面的投影轨迹中两次同方向穿越参考线的轨迹段,所述参考线的纬度是固定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同一地面共轨迹卫星链,满足所述卫星编号差的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卫星的卫星编号与所述第二卫星的卫星编号小于第一编号阈值;和
/
或,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同一地面共轨迹卫星链,且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相邻轨迹圈,满足所述卫星编号差的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距离的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或,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距离的小于第二纬度阈值;其中,所述地面共轨迹卫星链中包括多颗在地面上的投影轨迹相同的卫星;所述轨迹圈为地面共轨迹卫星链在地面的投影轨迹中两次同方向穿越参考线的轨迹段,所述参考线的纬度是固定的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相似地面共轨迹卫星链,且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距离最近的轨迹圈,满足所述卫星地址差的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距离的小于第三距离阈值,或,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距离的小于第三纬度阈值;其中,所述相似地面共轨迹卫星链中卫星的轨道高度相同
、
轨道倾角相同,仅在地面的投影轨迹存在经度偏移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相似地面共轨迹卫星链,且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距离最近的轨迹圈,满足所述卫星
编号差的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距离的小于第四距离阈值,或,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距离的小于第四纬度阈值;其中,所述相似地面共轨迹卫星链中卫星的轨道高度相同
、
轨道倾角相同,仅在地面的投影轨迹存在经度偏移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指示所述第一卫星所在的第一轨迹段标识对应所述第二卫星所在的第二轨迹段标识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属于同一地面共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