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把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38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把调节装置,具有上盖与下盖,所述上、下盖在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偏心锁紧装置锁紧,轴套顶部有台阶,下盖套接于轴套外并且在台阶之下,转轴被固定于上盖与轴套的台阶之间,转轴具有齿纹,上盖内侧具有相配合的齿纹,在所述台阶中央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弹性顶起装置。本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及安装,并且可应用性强,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把调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把位置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折叠自行车已经非常流行了,一般是在车梁上增加折叠接头装置,同时车把也可 折叠或转动。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910039137.7的公开文件中,展示了 “一种车把位 置调节机构”,它的车把被夹持机构夹持,同时可转动,满足了不同骑行者对于车把位置的 不同需求,可以随意调节,并且车把被固定以后也相当稳固。但是车把在转动在过程中,与 夹持机构的上、下面接触过紧,形成较大阻力并产生磨损,并且车把齿纹与上下盖齿纹无法 快速啮合,在转动中需要人工对准,非常浪费时间,并且如果由于失误没对准而将其锁紧的 话,在骑行中,由于齿纹的对准滑移将产生错位,车把会再度转动,从而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另外,相配合的齿纹如果过密、过窄,则一旦磨损后会彻底破坏其啮合能力,而齿纹间距过 大则又导致每个转动节距角度大,不能满足特定骑行者对车把姿势的要求,如何优化齿纹 参数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动灵活,易于加工制造及安装,并且可应用性 强,成本低,便于推广的车把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车把调节装置具有上盖与下盖,所述上、下盖在一侧铰接, 另一侧通过锁紧装置锁紧,轴套顶部有台阶,下盖套接于轴套外并且在台阶之下,转轴被固 定于上盖与轴套的台阶之间,所述转轴具有齿纹,上盖内侧具有相配合的齿纹,在所述台阶 中央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弹性顶起装置。所述顶起装置由顶帽和弹簧构成,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弹簧,弹簧与转轴之间设置 顶帽。本专利技术折叠接头装置,非常方便、易用,并且具有通配性,可任意安装于其它类型 的自行车上。在轴套与转轴间设置弹性顶起装置,使得转动更加灵活。并且在车把的转动 中,由于顶起力的作用,车把的齿纹会自动与上盖齿纹啮合,方便高效,转轴与上盖紧密接 触并会发出“嗒、嗒”的响声,非常具有立体感,并且可以让使用者凭声音就能辨别转动的角 度。另外,本专利技术对齿纹参数进一步优化,使本机构更加耐用与适用。附图说明图1为车把调节装置爆炸示意图;图2为车把调节装置装配示意图;图3为车把调节装置的顶起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车把调节装置的顶起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车把调节装置的顶起装置第三实施例示意图6为车把调节装置转轴齿纹示意图;图7为车把调节装置转轴I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车把调节装置上盖齿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车把调节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夹持装置包括下盖3与上盖4,该上、下盖在一侧通过铰链5铰接,另一 侧通过偏心锁紧装置6锁紧。转轴1被该夹持装置所夹持,当该夹持装置锁紧后,该转轴1 不可转动;当该夹持装置松开,该转轴1可转动,从而调节车把的方向,如前倾角度。轴套2 穿过下盖3的中央孔安装于前叉立管顶端。轴套2顶部有台阶21,下盖3套接于轴套2外 并且在台阶21之下。转轴1实际被固定于上盖4与轴套2的台阶21之间。转轴具有凹槽 齿纹,所述上盖内侧具有相配合的凹槽齿纹。该轴套2顶部的台阶21中央设置有凹槽22,该凹槽22内设置顶起装置,该顶起 装置为弹性部件,其上端顶住转轴1下侧,在弹力作用下,顶起装置对转轴产生一个向上力 的作用。在松开偏心手柄欲调节转轴的角度时,转轴被顶起,基本不与轴套2的台阶21接 触,从而减小了转动阻力以及磨损;同时车把的齿纹会自动与上盖齿纹啮合,起到快速转动 啮合的作用。如图3、4、5,该顶起装置可由顶帽8以及弹簧9构成。如图3,顶起装置第一实施 例,先在凹槽22内设置弹簧9,弹簧9与转轴1之间设置顶帽81,该顶帽81直径大于弹簧 9外径,从而既可将转轴1顶起又可放置弹簧的脱落。如图4,顶起装置第二实施例,顶帽具 有顶轴821以及顶帽台阶82,所述顶轴821直径略小于弹簧内径,弹簧9套接于顶轴821。 图5,顶起装置第三实施例,顶帽83下侧设置有凹槽831,弹簧9设置于凹槽831内。在第 二、三实施例中,弹簧的稳定性更好,不会左右窜动易位而影响正常使用。如图6、7所示,对齿纹做进一步优化设计。齿轴角度确定原则,转轴1齿数在20 至26齿范围内可以保证齿高在允许的范围内,使齿形角α控制在70至85度这个具有自 锁角度的范围内,减小开合的分离行程。齿形角在70至85度范围内时,保证了一定的自锁性,这样在锁定状态时轴向的力 大部分被齿形承受,小部分分力才传给其它部件。同时在开锁时转轴与上盖分离容易,减小 齿形的磨损,并会在转动时发出嗒、嗒声。转轴齿尖有Rl. 0-1. 4mm圆角,可有效减小齿形的磨损,减小上盖的开合分离行程。如图8,上盖的角度确定原则上盖齿纹齿数在4-6齿,可保证齿形有足够的强 度,又不使开合分离行程过大,齿尖有Rl. 0-1. 4mm圆角,头尾两齿C的齿尖弧度要增大 0. 3-0. 5mm,可以使开合分离行程降到最小程度。本专利技术中,转轴1可以是车把。或者在转轴1套接前伸装置7,前伸装置7两端设 置有平行的轴心71,72,轴心72安装转轴1,轴心71安装车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车把调节装置,具有上盖与下盖,所述上、下盖在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锁紧装置锁紧,轴套顶部有台阶(21),下盖套接于轴套外并且在台阶之下,转轴(1)被固定于上盖与轴套的台阶之间,所述转轴具有齿纹,上盖内侧具有相配合的齿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台阶中央设置凹槽(22),所述凹槽内设置弹性顶起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装置由顶帽和弹簧构 成,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弹簧,弹簧与转轴之间设置顶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帽具有顶轴(821)以及 顶帽台阶(82),所述顶轴直径略小于弹簧内径,弹簧套接于顶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帽下侧设置有凹槽 (831),弹簧设置于所述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齿数在20至26齿范 围内,所述转轴齿纹的齿形角在70至85度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侧齿纹的齿数在4 至6齿范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侧齿尖有 Rl. 0-1. 4mm圆角,头尾两齿的齿尖弧度要增大R0. 3-0. 5mm。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穿过下 盖的中央孔安装于前叉立管顶端。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车把。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把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套接 前伸装置(7),前伸装置两端设置有平行的轴心(71、72),所述两个轴心分别安装转轴与车 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把调节装置,具有上盖与下盖,所述上、下盖在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偏心锁紧装置锁紧,轴套顶部有台阶,下盖套接于轴套外并且在台阶之下,转轴被固定于上盖与轴套的台阶之间,转轴具有齿纹,上盖内侧具有相配合的齿纹,在所述台阶中央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弹性顶起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把调节装置,具有上盖与下盖,所述上、下盖在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锁紧装置锁紧,轴套顶部有台阶(21),下盖套接于轴套外并且在台阶之下,转轴(1)被固定于上盖与轴套的台阶之间,所述转轴具有齿纹,上盖内侧具有相配合的齿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台阶中央设置凹槽(22),所述凹槽内设置弹性顶起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书俊陈恳
申请(专利权)人: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