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硐室钢管柱外填砂平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231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暗挖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硐室钢管柱外填砂平衡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硐室钢管柱外填砂平衡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暗挖地下工程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硐室钢管柱外填砂平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在地下室等地下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管柱通常被用作支撑结构,以增加地下室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钢管柱会被固定在地基中,并通过连接件与其他结构元素相连,以构建稳固的地下室框架

[0004]通过盖挖逆做法进行钢管柱的安装时,需要将钢管柱插入钻孔内,并且对钻孔进行填砂作业

现有的填砂作业方式为采用铲车或钩机直接回填,填砂过程中经常出现柱外两侧填料高差不一,产生侧压,进而挤压钢管柱,导致钢管柱发生倾斜,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钢管柱填砂后容易产生侧压的问题

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地下硐室钢管柱外填砂平衡设备,包括:接料单元,所述接料单元包括支撑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接料斗;所述接料斗包括料斗本体

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料斗本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料斗本体的底部设有下料口;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安装于所述料斗本体内,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具有预设间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料斗本体分隔为第一下料区域和第二下料区域;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机架

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和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机架

第二皮带输送机构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下料区域下方;所述第一行走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下料区域下方;所述第二行走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以及调垂单元,所述调垂单元用于安装固定钢管柱,并用于调整所述钢管柱的垂直度,所述调垂单元包括多个支撑腿

底座

第一压台装置

第二压台装置

第一夹持装置

第二夹持装置

第一定位油缸

第二定位油缸

第一夹紧油缸以及第二夹紧油缸;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多个支撑腿上,并设有供钢管柱插入的通孔;所述第一压台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压台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另一端;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压台装置和所述第二压台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围成用于夹持钢管柱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夹紧油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夹紧油缸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油缸用于调节所述第一
夹持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一端的距离,所述第二夹紧油缸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另一端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油缸中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一压台装置,另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油缸安装于所述第二压台装置,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油缸均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油缸中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一压台装置,另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油缸安装于所述第二压台装置,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油缸均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装置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硐室钢管柱外填砂平衡设备,配置有接料单元

输送单元以及调垂单元,在进行钢管柱填砂作业时,通过调垂单元对钢管柱的垂直度进行调节并且对钢管柱进行限位固定,然后利用接料单元承接填埋用的砂料,并通过输送单元将砂料输送至填料位置,不仅提高了钢管柱填砂作业的效率,而且能够避免柱外两侧填料高差不一的问题,防止侧压的产生,提高钢管柱填砂后的稳定性,保证暗挖地下工程的施工质量

[000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地下硐室钢管柱外填砂平衡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垂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初调油缸和至少一个第二初调油缸;所述第一初调油缸插装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初调油缸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径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初调油缸的活塞杆能够在所述夹持空间内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初调油缸插装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初调油缸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径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初调油缸的活塞杆能够在所述夹持空间内伸出或缩回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上圆弧抱夹

第一下圆弧抱夹

第一锁紧销轴

第一楔形块

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上圆弧抱夹设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有第一上套筒和第一楔块固定板,所述第一上套筒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下圆弧抱夹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有第一销轴孔;所述第一锁紧销轴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锁紧销轴插装于所述第一销轴孔和所述第一上套筒;所述第一楔形块插装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楔形块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楔块固定板;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上圆弧抱夹

第二下圆弧抱夹

第二锁紧销轴

第二楔形块

第二连接螺栓;所述第二上圆弧抱夹设有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三连接架设置有第二上套筒和第二楔块固定板,所述第二上套筒设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二下圆弧抱夹设有第四安装架,所述第四安装架设有第二销轴孔;所述第二锁紧销轴设有第四插孔,所述第二锁紧销轴插装于所述第二销轴孔和所述第二上套筒;所述第二楔形块插装于所述第三插孔和所述第四插孔,所述第二楔形块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楔块固定板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圆弧抱夹包括第一上圆弧段

第二上圆弧段和第一上连接轴;所述第一上圆弧段的一端设有由上至下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上轴座;所述第二上圆弧段的一端设有由上至下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上轴座,多个所述第二上轴座与多个所述第一上轴座沿竖直方向交错排列;所述第一上连接轴插装于多个所述第一上轴座和多个所述第二上轴座;所述第一下圆弧抱夹包括第一下圆弧段

第二下圆弧段和第一下连接轴;所述第一下圆弧段的一端设有由下至下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下轴座;所述第二
下圆弧段的一端设有由下至下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下轴座,多个所述第二下轴座与多个所述第一下轴座沿竖直方向交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下硐室钢管柱外填砂平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料单元,所述接料单元包括支撑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接料斗;所述接料斗包括料斗本体

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料斗本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料斗本体的底部设有下料口;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安装于所述料斗本体内,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具有预设间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料斗本体分隔为第一下料区域和第二下料区域;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机架

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和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机架

第二皮带输送机构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下料区域下方;所述第一行走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下料区域下方;所述第二行走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以及调垂单元,所述调垂单元用于安装固定钢管柱,并用于调整所述钢管柱的垂直度,所述调垂单元包括多个支撑腿

底座

第一压台装置

第二压台装置

第一夹持装置

第二夹持装置

第一定位油缸

第二定位油缸

第一夹紧油缸以及第二夹紧油缸;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多个支撑腿上,并设有供钢管柱插入的通孔;所述第一压台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压台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另一端;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压台装置和所述第二压台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围成用于夹持钢管柱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夹紧油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夹紧油缸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油缸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一端的距离,所述第二夹紧油缸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另一端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油缸中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一压台装置,另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油缸安装于所述第二压台装置,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油缸均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油缸中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一压台装置,另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油缸安装于所述第二压台装置,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油缸均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硐室钢管柱外填砂平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垂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初调油缸和至少一个第二初调油缸;所述第一初调油缸插装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初调油缸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的径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初调油缸的活塞杆能够在所述夹持空间内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初调油缸插装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初调油缸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径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初调油缸的活塞杆能够在所述夹持空间内伸出或缩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硐室钢管柱外填砂平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上圆弧抱夹

第一下圆弧抱夹

第一锁紧销轴

第一楔形块

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上圆弧抱夹设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有第一上套筒和第一楔块固定板,所述第一上套筒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下圆弧抱夹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有第一销轴孔;所述第一锁紧销轴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锁紧销轴插装于所述第一销轴孔和所述第一上套筒;所述第一楔形块插装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所述第一
楔形块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楔块固定板;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上圆弧抱夹

第二下圆弧抱夹

第二锁紧销轴

第二楔形块

第二连接螺栓;所述第二上圆弧抱夹设有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三连接架设置有第二上套筒和第二楔块固定板,所述第二上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辉付家亮云翔孙涛张建新薛清鹏张晶铭付翔桐付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鸿利坤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