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223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讯节点在同步系统时间后,开始记录各个时间点与其周围的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特性;通讯节点采用卡尔曼滤波器根据当前时间点的载波信道特性预测下一个时间点的载波信道特性;通讯节点在特定的时间点需要通讯时,根据预测的载波信道特性,选择最合适的调制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线载波通讯


尤其是一种基于时间同步和通讯情况优化的电力线载波通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线载波技术因其不需要额外布线的优点,在各种网络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宽带电力线载波一般会形成以主节点
(CCO)
为中心,以
PCO
为中继代理,连接从节点
(STA)。
主节点可使用信标帧的方式广播系统时间

从节点
(STA)
根据主节点的信标帧获取并同步系统时间

[0003]现有的电力线载波发送端基本统一采用
OFDM
调制方式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形成的
OFDM
信号发送到电力线,接收端从电力线检测到信号后,最终将电力线上的载波信号还原为数据信息

但是
OFDM
调制方式对频偏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功率峰值与均值
(PARP)
大,导致射频放大器的功率效率较低

因此,在有些情况下,采用其他的调制方式通讯的效率性更高

通讯网络是一个时变非线性网络,网络中的通讯状态受到多种干扰,使得通讯的稳定性和效率无法得到保障

[0004]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力线载波的发送端从数据链路层接收数据,经过系列的信号处理和变换,采用
OFDM
调制方式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形成的
OFDM
信号发送到电力线;接收端从电力线检测到信号后,做相应的调制解调处理,最终将电力线上的载波信号还原为解码后数据信息,并发送到数据链路层进行后续协议解析

[0005]在发送端,物理层接收来自数据链路层的输入,采用两个分开的链路分别处理帧控制数据和帧载荷数据

帧控制数据通过
Turbo
编码后,进行信道交织和帧控制分集拷贝;帧载荷数据经过加扰
、Turbo
编码以及信道交织和载荷分集拷贝后,和帧控制数据一起进行星座点映射,映射后的数据经过
IFFT
处理后添加循环前缀并加窗处理后形成
OFDM
符号,加入前导符号后,形成
PPDU
信号并送入模拟前端,最终发送到电力线信道中

[0006]如图2所示,帧控制数据的处理流程由
Turbo
编码

信道交织和分集拷贝组成,在物理层
OFDM
系统中,帧控制符号传输的信息为
128
比特

发射端,帧控制通过
Turbo
编码将
128
比特信息位编码为
256
比特,再通过信道交织以及分集拷贝对
256
比特进行交织和拷贝

[0007]帧控制的
Turbo
编码块长度为
PB16
,码率为
1/2
,最终
Turbo
输出为
256
比特

其中前
128
比特是信息码,后面是校验码;帧控制的信道交织单元用于在多次拷贝和传送到信道之前,将
Turbo
编码器的输出比特位置进行随机化;帧控制的分集拷贝是为了下一步星座点映射的调制方式,将输入的
256
比特数据拷贝到频域子载波上以便于后续星座映射

[0008]如图3所示,帧载荷数据的处理流程由加扰
、Turbo
编码

信道交织和分集拷贝组成,具体如下:
[0009]S1
:帧载荷数据流通过和一个由下面扰码多项式产生的重复伪随机噪声序列进行“异或”运算

[0010]S
(x)

x
10
+x3+1

[0011]如图4所示,在处理每个
PB(programblock
,数据块
)
时,扰码多项式的初始值全部置为1,每输入一个数据比特,扰码多项式左移一位,并将它的第3位和第
10
位做异或运算,输出的结果与输入数据再做异或运算,即可得到输出数据

[0012]S2
:帧载荷数据
Turbo
编码模式支持
PB72

PB136

PB264

PB520
四种模式

其中
PB72

PB136、PB264
三种模式支持
1/2
码率,
PB520
模式支持
1/2
码率和
16/18
两种码率

[0013]Turbo
编码器的架构如图5所示
。Turbo
编码由2个相同的分量编码器
(ENC1

ENC2)
组成,每输入一对信息比特
(u1

u2)
,输出系统比特
(u1

u2)
,和校验比特
(p

q)。
[0014]Turbo
交织器用于将原始数据交织后作为第二个成员码的输入,
Turbo
交织按照双比特为单位进行,交织器长度等于原始数据块长度的双比特数量;可根据所需码率,对
Turbo
编码比特进行打孔输出

[0015]S3

Turbo
编码后数据保持编码前顺序,信息位在前,校验位在后
(
校验位
p、q
交错,
p
在前,
q
在后
)。
信道交织包含信息码交织

校验码交织

信息码和校验码之间的交织

半字节移位:
[0016]S4
:分集拷贝用于将原始信号进行分集和映射,按照每个
PB
独立进行处理

当只有分集次数为1时,若最后一个符号的载波没有填满,则从原始数据的第0比特开始,按照顺序对剩余载波进行填充,直至本符号的载波填满

分集拷贝根据所选的模式中不同的拷贝次数,将原始数据按照帧载荷数据分集拷贝过程分别进行处理

[0017]而帧控制数据和帧载荷数据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其中帧控制数据采用
QPSK
进行映射;帧载荷数据可采用
BPSK、QPSK、16QAM
进行映射

帧控制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讯节点在同步系统时间后,开始记录各个时间点与其周围的邻居节点之间的载波信道特性;通讯节点采用卡尔曼滤波器根据当前时间点的载波信道特性预测预测下一个时间点的载波信道特性;通讯节点在特定的时间点需要通讯时,根据预测出的该时间点的载波信道特性,选择最合适的调制方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讯节点采用卡尔曼滤波器根据当前时间点的载波信道特性预测预测下一个时间点的载波信道特性,包括:
S1
:建立预测模型;
S2
:计算根据
t
‑1时刻的最优估计值,计算
t
时刻的先验估计值:其中,表示
t
时刻的先验状态估计,和分别表示
t
‑1时刻与
t
时刻的后验状态估计值,
F
t
为预测矩阵,
B
t
是控制矩阵,
u
t
是控制向量;
S3
:计算
t
时刻先验估计值的协方差:其中,
P
t
‑1和
P
t
分别表示
t
‑1时刻与
t
时刻的后验估计协方差,即和的协方差,
F
t
为预测矩阵,
Q
为外部环境参数的协方差;
S4
:更新卡尔曼系数:其中,
K
t
为卡尔曼系数,
H
t
为卡尔曼滤波器的传感器读数矩阵,
R
为传感器读数的协方差,为的协方差;
S5
:更新
t
时刻最优估计值:
S6
:更新
t
时刻最优估计值的协方差:
S7
:重复步骤
S2

S6
,计算
t+1
时的最优估计值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道特性包括信噪比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通信成功率

信号衰减量

信道占用率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方式包括载波的编码码率

星座点映射方式

信道交织编码模式
、Turbo
编码模式

分集拷贝次数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讯节点根据预设的载波映射索引表选择最合适的调制方式,所述载波映射索引表中包括多种调制方式,预先对每种调制方式的载波的编码码率

星座点映射方式

信道交织编码模式
、Turbo
编码模式进行设置
。6.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明辉杨永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澜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