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模块及高效储能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16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模块,包括储能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模块及高效储能供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装置
,具体为一种储能模块及高效储能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能源存储一个主要的方法是电能存储,电能属于一级能源,可以转换成多种能源,优势明显,但是电能存储的相对于热量的存储代价很大,是热能存储的十到二十多倍,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城市以及农村的供暖场景,针对热量的特殊应用,提出一种存储热量的储热设备,用储热来代替储电,以更经济的方式的保存能源,降低热量存储设备的成本,扩大热量存储设备的应用规模;现有储热加热设备内部普遍安装有储热模块,而现有的储能模块拆装不便,导致人员在对其进行维护时,需要进入到壳体内部,操作空间狭小,影响人员的维护动作,不便于人员对储能模块进行维护更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储能模块及高效储能供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模块及高效储能供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储能模块拆装不便,导致人员在对其进行维护时,需要进入到壳体内部,操作空间狭小,影响人员的维护动作,不便于人员对储能模块进行维护更换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储能模块,包括储能模块

壳体,所述储能模块包括螺旋加热管

储热内胆,所述螺旋加热管固定安装储热内胆内壁,所述储热内胆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螺纹杆

连接管二,所述壳体顶端开设有管孔,所述连接管二通过管孔活动贯穿壳体,所述储热内胆顶端连通设置有导管,连接管二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导管插接在凹槽中与连接管二连通设置,所述螺纹杆与壳体顶端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安装有转板,所述螺纹杆外壁通过轴承一转动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套设在连接管二外壁,所述螺纹杆底端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有销柱,所述储热内胆顶端开设有柱槽,所述销柱插接在柱槽中,所述销柱外壁固定套设有连板二,所述连板二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一,所述壳体顶端开设有杆孔,所述限位杆一通过杆孔活动贯穿壳体,所述连接管二顶端连通设置有软管

[0005]优选的,所述销柱与柱槽相适配,所述连接管二与管孔相适配,所述凹槽内壁固定安装有壁垫,所述壁垫与导管外壁表面紧密接触,所述软管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设置壁垫,可以增加导管与连接管二之间的密封性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进出机构,所述进出机构包括连接管三

过滤箱

马达,所述连接管三与过滤箱一侧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管三与软管连通设置,所述过滤箱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马达固定安装在过滤箱顶端,所述马达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管贯穿过滤箱顶端,且所述往复丝杆外壁通过轴承三与过滤箱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底端通过轴承四与过滤箱内壁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外壁螺纹套设有
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固定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与过滤网一侧表面接触,所述过滤箱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二,所述限位杆二活动贯穿移动块,所述过滤箱另一侧连通设置有进出风管,通过设置限位杆二,可以对移动块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移动块二跟随往复丝杆产生转动,保证移动块二的正常使用

[0007]优选的,所述过滤箱顶端固定安装有隔箱,所述马达设置在隔箱内部,通过设置隔箱,可以对马达起到防护作用,保证马达的正常使用寿命;一种高效储能供热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固定安装在壳体外壁,所述支撑腿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全风环形高压鼓风机,所述全风环形高压鼓风机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与壳体下方的另一所述软管连通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储能模块中的储热内胆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板一,所述连板一外壁开设有柱孔二,所述支撑柱通过柱孔二活动贯穿连板一,通过设置支撑柱与连板一,可以对储热内胆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底板上开设柱孔一,所述限位柱通过柱孔一活动贯穿底板,所述柱孔一内壁固定安装有孔垫,所述孔垫与限位柱外壁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限位柱外壁围绕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顶端固定安装在底板底端,所述减震弹簧底端固定安装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通过设置减震弹簧与孔垫,可以对装置在移动或运转时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效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壳门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模块及高效储能供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

该储能模块及高效储能供热装置,通过设置拆装机构,可以便于人员对储能模块进行拆装,从而便于人员对储能模块进行维护更换,解决了现有的储能模块拆装不便,导致人员在对其进行维护时,需要进入到壳体内部,操作空间狭小,影响人员的维护动作,不便于人员对储能模块进行维护更换的问题

[0012](2)

该储能模块及高效储能供热装置,通过设置进出机构,可以使移动块带动毛刷上下往复移动,使毛刷对过滤网上的灰尘或异物刷下,避免灰尘或异物对过滤网产生堵塞,保证装置的供热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13](3)

该储能模块及高效储能供热装置,通过设置减震弹簧与孔垫,可以对装置在移动或运转时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效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顶部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
A
部放大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
B
部放大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
C
部放大结构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
D
部放大结构图

[0015]图中:
1、
储能模块;
2、
供热装置;
3、
拆装机构;
4、
进出机构;
5、
壳体;
6、
隔箱;
101、
螺旋加热管;
102、
储热内胆;
201、
支撑板;
202、
全风环形高压鼓风机;
203、
连接管一;
204、
支撑腿;
205、
底板;
206、
限位柱;
207、
柱孔一;
208、
孔垫;
209、
减震弹簧;
210、
万向轮;
211、
壳门;
212、
支撑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储能模块,包括储能模块(1)

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1)包括螺旋加热管(
101


储热内胆(
102
),所述螺旋加热管(
101
)固定安装储热内胆(
102
)内壁,所述储热内胆(
102
)与壳体(5)之间设置有拆装机构(3);所述拆装机构(3)包括螺纹杆(
301


连接管二(
304
),所述壳体(5)顶端开设有管孔(
308
),所述连接管二(
304
)通过管孔(
308
)活动贯穿壳体(5),所述储热内胆(
102
)顶端连通设置有导管(
305
),连接管二(
304
)底端开设有凹槽(
306
),所述导管(
305
)插接在凹槽(
306
)中与连接管二(
304
)连通设置,所述螺纹杆(
301
)与壳体(5)顶端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
301
)顶端固定安装有转板(
302
),所述螺纹杆(
301
)外壁通过轴承一转动套设有固定板(
303
),所述固定板(
303
)固定套设在连接管二(
304
)外壁,所述螺纹杆(
301
)底端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有销柱(
310
),所述储热内胆(
102
)顶端开设有柱槽(
311
),所述销柱(
310
)插接在柱槽(
311
)中,所述销柱(
310
)外壁固定套设有连板二(
309
),所述连板二(
309
)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一(
312
),所述壳体(5)顶端开设有杆孔(
313
),所述限位杆一(
312
)通过杆孔(
313
)活动贯穿壳体(5),所述连接管二(
304
)顶端连通设置有软管(
31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柱(
310
)与柱槽(
311
)相适配,所述连接管二(
304
)与管孔(
308
)相适配,所述凹槽(
306
)内壁固定安装有壁垫(
307
),所述壁垫(
307
)与导管(
305
)外壁表面紧密接触,所述软管(
314
)的数量为两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顶端设置有进出机构(4),所述进出机构(4)包括连接管三(
401


过滤箱(
402


马达(
403
),所述连接管三(
401
)与过滤箱(
402
)一侧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管三(
401
)与软管(
314
)连通设置,所述过滤箱(
402
)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407
),所述马达(
403
)固定安装在过滤箱(
402
)顶端,所述马达(
403
)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往复丝杆(
404
),所述往复丝杆(
404
)管贯穿过滤箱(
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风琴王凤兵潘鹤飞柳海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世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