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类化合物和包括该胺类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214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1
提供了由式1表示的胺类化合物和包括所述胺类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在式1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11][0012]在式1和式2中,
[0013]Ar1、Ar2、L1和
L2可以均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
C5‑
C
60
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
60
杂环基,
[0014]a1

a2
可以均独立地为0至5的整数,其中,当
a1
为二或更大时,两个或更多个
L1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当
a2
为二或更大时,两个或更多个
L2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0015]当
a1
为零时,
*

(L1)
a1

*'
可以为单键,当
a2
为零时,
*

(L2)
a2

*'
可以为单键,
[0016]R1至
R
10
可以均独立地选自于由式2表示的基团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胺类化合物,所述胺类化合物由式1表示:式1式2其中,在式1和式2中,
Ar1、Ar2、L1和
L2均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
C5‑
C
60
碳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
60
杂环基,
a1

a2
均独立地为0至5的整数,其中,当
a1
为二或更大时,两个或更多个
L1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当
a2
为二或更大时,两个或更多个
L2彼此相同或不同,当
a1
为零时,
*

(L1)
a1

*'
为单键,并且当
a2
为零时,
*

(L2)
a2

*'
为单键,
R1至
R
10
均独立地选自于由式2表示的基团






F、

Cl、

Br、

I、
羟基

氰基

硝基

脒基

肼基

腙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
60
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
60
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
60
炔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
60
烷氧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
10
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
10
杂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
10
环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
10
杂环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
60
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
60
芳氧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
60
芳硫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
60
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单价非芳香缩合多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单价非芳香缩合杂多环基


Si(Q1)(Q2)(Q3)、

B(Q1)(Q2)、

C(

O)(Q1)、

P(

O)(Q1)(Q2)、

P(

S)(Q1)(Q2)、

S(

O)(Q1)(Q2)


S(

O)2(Q1)(Q2)
,前提条件是从
R1至
R
10
中选择的一者为由式2表示的基团,
R
11

R
12
均独立地选自于氢




F、

Cl、

Br、

I、
羟基

氰基

硝基

脒基

肼基

腙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
60
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
60
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
60
炔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
60
烷氧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
10
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
10
杂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
10
环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
10
杂环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
60
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
60
芳氧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
60
芳硫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
60
杂芳


取代或未取代的单价非芳香缩合多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单价非芳香缩合杂多环基


Si(Q1)(Q2)(Q3)、

B(Q1)(Q2)、

C(

O)(Q1)、

P(

O)(Q1)(Q2)、

P(

S)(Q1)(Q2)、

S(

O)(Q1)(Q2)


S(

O)2(Q1)(Q2)

b1

b2
均独立地为1至
10
的整数,其中,当
b1
为二或更大时,两个或更多个
R
11
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当
b2
为二或更大时,两个或更多个
R
12
彼此相同或不同,所述取代的
C5‑
C
60
碳环基

所述取代的
C2‑
C
60
杂环基

所述取代的
C1‑
C
60
烷基

所述取代的
C2‑
C
60
烯基

所述取代的
C2‑
C
60
炔基

所述取代的
C1‑
C
60
烷氧基

所述取代的
C3‑
C
10
环烷基

所述取代的
C1‑
C
10
杂环烷基

所述取代的
C3‑
C
10
环烯基

所述取代的
C1‑
C
10
杂环烯基

所述取代的
C6‑
C
60
芳基

所述取代的
C6‑
C
60
芳氧基

所述取代的
C6‑
C
60
芳硫基

所述取代的
C1‑
C
60
杂芳基

所述取代的单价非芳香缩合多环基和所述取代的单价非芳香缩合杂多环基中的至少一个取代基选自于:氘


F、

Cl、

Br、

I、
羟基

氰基

硝基

脒基

肼基

腙基
、C1‑
C
60
烷基
、C2‑
C
60
烯基
、C2‑
C
60
炔基和
C1‑
C
60
烷氧基;均取代有从氘


F、

Cl、

Br、

I、
羟基

氰基

硝基

脒基

肼基

腙基
、C3‑
C
10
环烷基
、C1‑
C
10
杂环烷基
、C3‑
C
10
环烯基
、C1‑
C
10
杂环烯基
、C6‑
C
60
芳基
、C6‑
C
60
芳氧基
、C6‑
C
60
芳硫基
、C1‑
C
60
杂芳基

单价非芳香缩合多环基

单价非芳香缩合杂多环基


Si(Q
11
)(Q
12
)(Q
13
)、

B(Q
11
)(Q
12
)、

C(

O)(Q
11
)、

S(

O)2(Q
11
)


P(

O)(Q
11
)(Q
12
)
中选择的至少一者的
C1‑
C
60
烷基
、C2‑
C
60
烯基
、C2‑
C
60
炔基和
C1‑
C
60
烷氧基;
C3‑
C
10
环烷基
、C1‑
C
10
杂环烷基
、C3‑
C
10
环烯基
、C1‑
C
10
杂环烯基
、C6‑
C
60
芳基
、C6‑
C
60
芳氧基
、C6‑
C
60
芳硫基
、C1‑
C
60
杂芳基

单价非芳香缩合多环基和单价非芳香缩合杂多环基;均取代有从氘


F、

Cl、

Br、

I、
羟基

氰基

硝基

脒基

肼基

腙基
、C1‑
C
60
烷基
、C2‑
C
60
烯基
、C2‑
C
60
炔基
、C1‑
C
60
烷氧基
、C3‑
C
10
环烷基
、C1‑
C
10
杂环烷基
、C3‑
C
10
环烯基
、C1‑
C
10
杂环烯基
、C6‑
C
60
芳基
、C6‑
C
60
芳氧基
、C6‑
C
60
芳硫基
、C1‑
C
60
杂芳基

单价非芳香缩合多环基

单价非芳香缩合杂多环基


Si(Q
21
)(Q
22
)(Q
23
)、

B(Q
21
)(Q
22
)、

C(

O)(Q
21
)、

S(

O)2(Q
21
)


P(

O)(Q
21
)(Q
22
)
中选择的至少一者的
C3‑
C
10
环烷基
、C1‑
C
10
杂环烷基
、C3‑
C
10
环烯基
、C1‑
C
10
杂环烯基
、C6‑
C
60
芳基
、C6‑
C
60
芳氧基
、C6‑
C
60
芳硫基
、C1‑
C
60
杂芳基

单价非芳香缩合多环基和单价非芳香缩合杂多环基;以及

Si(Q
31
)(Q
32
)(Q
33
)、

B(Q
31
)(Q
32
)、

C(

O)(Q
31
)、

S(

O)2(Q
31
)


P(

O)(Q
31
)(Q
32
)

Q1至
Q3、Q
11

Q
13
、Q
21

Q
23
以及
Q
31

Q
33
均独立地选自于氢




F、

Cl、

Br、

I、
羟基

氰基

硝基

脒基

肼基

腙基
、C1‑
C
60
烷基
、C2‑
C
60
烯基
、C2‑
C
60
炔基
、C1‑
C
60
烷氧基
、C3‑
C
10
环烷基
、C1‑
C
10
杂环烷基
、C3‑
C
10
环烯基
、C1‑
C
10
杂环烯基
、C6‑
C
60
芳基
、C1‑
C
60
杂芳基

单价非芳香缩合多环基

单价非芳香缩合杂多环基

联苯基和三联苯基,并且
*

*'
均指与相邻原子的结合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胺类化合物,其中,
Ar1和
Ar2均独立地选自于:苯基

并环戊二烯基

茚基

萘基

甘菊环基

庚搭烯基

引达省基

苊基

芴基

螺芴基

苯并芴基

非那烯基

菲基

蒽基

荧蒽基

苯并
[9,10]
菲基

芘基



并四苯基

苉基

苝基

戊芬基

并六苯基

吡咯基

咪唑基

吡唑基

吡啶基

吡嗪基

嘧啶基

哒嗪基

异吲哚基

吲哚基

吲唑基

嘌呤基

喹啉基

异喹啉基

苯并喹啉基

酞嗪基

萘啶基

喹喔啉基

喹唑啉


噌啉基

咔唑基

菲啶基

吖啶基

菲咯啉基

吩嗪基

苯并噁唑基

苯并咪唑基

呋喃基

苯并呋喃基

噻吩基

苯并噻吩基

噻唑基

异噻唑基

苯并噻唑基

异噁唑基

噁唑基

三唑基

四唑基

噁二唑基

三嗪基

苯并噁唑基

二苯并呋喃基

二苯并噻吩基

苯并咔唑基和二苯并咔唑基;以及均取代有从氘


F、

Cl、

Br、

I、
羟基

氰基

硝基

氨基

脒基

肼基

腙基
、C1‑
C
20
烷基
、C1‑
C
20
烷氧基
、C6‑
C
20
芳基
、C2‑
C
20
杂芳基和

Si(Q
31
)(Q
32
)(Q
33
)
中选择的至少一者的苯基

并环戊二烯基

茚基

萘基

甘菊环基

庚搭烯基

引达省基

苊基

芴基

螺芴基

苯并芴基

非那烯基

菲基

蒽基

荧蒽基

苯并
[9,10]
菲基

芘基



并四苯基

苉基

苝基

戊芬基

并六苯基

吡咯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锺佑白长烈郑恩在韩相铉金荣国黄晳焕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