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芹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962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硫磺30~40份,倍石20~30份,蜂蜡100~200份。制备方法为:将硫磺、倍石泡制干净,研成粉,过300目筛,然后同蜂蜡一起入锅,熬成膏状,制成丸剂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祖传秘方,依据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辨证施治,具有组分少,成本低,疗效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
技术介绍
胃病,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 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食道炎、胃炎、十二指肠炎、胃溃疡 等。治疗胃病的方法和药物很多,本专利技术的宗旨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治疗效果好的丸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食道炎、胃炎、十二指肠炎、胃溃疡等 胃病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是由以下重量份 的组分制成的硫磺30 40份,倍石20 30份,蜂蜡100 200份。所述倍石,为砒霜的别名,又名信石。制备方法为将硫磺、倍石泡制干净,研成粉,过300目筛,然后同蜂蜡一起入锅, 熬成膏状,制成丸剂即可。主治食道炎、胃炎、十二指肠炎、胃溃疡等胃病。治疗方式口服,每天两次,每次2 4克。副作用经过25年8770例病人的临床观察,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禁忌症孕妇、肝肾功能损害者及过敏体质患者禁用。酒禁用。忌生、冷、酸、甜、油腻食物。本专利技术系祖传秘方,依据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辨证施治(蚀疮去腐,能消沉痼,是治 疗慢性胃病的第一要药。硫磺有补火壮阴,驱寒逐冷之效,用于脾胃虚寒,温脾和胃。蜂 蜡保护胃粘膜,防止药物对胃的刺激或药物中毒),组方立法(能消沉痼,指病邪顽固,久延 不愈,难以治疗的慢性疾病)。本专利技术突出了中西药治疗的特色,对于食道,胃,十二指肠各 部位的炎症,溃疡、糜烂性炎症,糜烂性溃疡疗效独特,疗效快,疗程短,疗效稳性不复发。七 天为一疗程,1 3天见效,1 2个疗程可康复,且无创无痛。纯天然中药,使用方便,经临 床8770例患者的临床验证,见效快,疗效确切,有效率高达95%,远期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的中 药丸剂具有组分少,成本低,疗效好等优点,建议推广使用。因本专利技术有剧毒药物,所以此药 物不入汤引惟入丹丸,此药为蜡丸。金代李杲说‘蜡丸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不伤脾 胃’,因蜡不溶于水,制成丸后,在体内缓慢释放药物,取其长效,又防止药物对胃的刺激或 药物中毒。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病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制备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3配方为硫磺30克,倍石30克,蜂蜡100克。制备方法为将硫磺、倍石泡制干净,研成粉,过300目筛,然后同蜂蜡一起入锅, 熬成膏状,制成丸剂即可。实施例2 制备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 配方为硫磺40克,倍石20克,蜂蜡200克。制备方法为将硫磺、倍石泡制干净,研成粉,过300目筛,然后同蜂蜡一起入锅, 熬成膏状,制成丸剂即可。实施例3 制备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 配方为硫磺35克,倍石25克,蜂蜡150克。制备方法为将硫磺、倍石泡制干净,研成粉,过300目筛,然后同蜂蜡一起入锅, 熬成膏状,制成丸剂即可。临床资料自1986年3月至2010年3月,具有完整资料的门诊病人8770例,年龄10 82岁,病 程最长者47年,多数都是在服其他多种治疗胃病的药物无效者;服本专利技术药丸后,一般1 3天病情好转,1 2个疗程即恢复正常。患者资料患者8770例,男5846例,平均年龄46岁;女2924人,平均年龄45 岁,其中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82岁。诊断依据据胃镜、贝餐透视、口述有胃炎,食道炎,胃痛,胃胀,胃溃疡,糜烂性 溃疡,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打嗝。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只适应不胃酸、不烧心、食道、胃、十二指肠段的炎症,溃疡,糜烂 性溃疡。治疗手段治疗组患者服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实施例3制备的),口服,每天两次,每 次2 4克七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快胃片,胃康灵,颠茄,654-2。疗效评价标准有效病情好转,患者自诉感觉舒服痛胀减轻; 好转患者自诉感觉疼胀消失,有食欲; 痊愈患者身体恢复正常,饭量增加,身体健壮。无效患者服用后,症状无改变,无效果。治疗结果服用三天后6360人病情明显好转,2410例效果不是很明显,一个疗程 后5973人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消失,以巩固疗效,继续服药一疗程。未完全恢复正常者,又 继续服用1-2周后,症状消失,病症治愈。两治愈率对照表组组别 例次 治愈率有效数无效数治疗组 6096 42711618207对照组 2674 1245644785。病例1 徐某某,女,66岁,患胃炎,镜下见糜烂性胃炎,不能进食,输液打针均不见 效。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治疗,每天两次,每次2 4克,服用5天后,症状缓解,能勉强进流 质食物;服用10天后,症状消失,能够正常进食;继续服用5天巩固疗效。两年后回访无复 发。病例2:李某,女,14岁,患胃溃疡,镜下见十二指肠球部糜烂性溃疡,不能进食,输 液打针均不见效。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治疗,每天两次,每次2 4克,服用5天后,症状缓解, 能勉强进流质食物;服用两周后,症状消失,能够正常进食,完全恢复正常。三年后回访无复发。病例3 于某,男,22岁,胃镜见食道炎,胃炎十二指肠炎,空腹疼痛,服用本专利技术药 丸一天后症状缓解,服药一周后症状消失,服药两周后完全恢复正常,六年后随访无复发。病例4:王某,女,43岁,胃病多年,贝透胃炎,常年服止痛药物不止痛。服用本专利技术 药丸,三天后疼痛停止,服药一周后,症状消失又巩固一疗程,获愈,回访近年来未见复发。病例5 赵某,女,71岁,四十七年的老胃病,胃痛、胃胀、舌苔厚、厌食,服药一周 后,症状消失,服药两周后完全康复,又继续巩固一疗程,随访近年来未复发。病例6 周某,男45岁,胃气上逆长年打嗝,几秒钟一个嗝,憋的脸发紫。曾用过多 种药物,只能起轻微的缓解,用此专利技术的药丸后,三天症状消失,坚持服药一周,八年后随访 无复发。病例7 孙某,男22岁,黑瘦、神疲,不思饮食,服多种健胃药不见效,自服本专利技术药 丸三天后,有饥饿感,服药两周后,人完全变了样,食欲大增,变得白胖了许多。权利要求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硫磺30~40份,倍石20~30份,蜂蜡100~2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 组分制成的硫磺35份,倍石25份,蜂蜡150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硫磺30~40份,倍石20~30份,蜂蜡100~200份。制备方法为将硫磺、倍石泡制干净,研成粉,过300目筛,然后同蜂蜡一起入锅,熬成膏状,制成丸剂即可。本专利技术系祖传秘方,依据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辨证施治,具有组分少,成本低,疗效好等优点。文档编号A61K33/04GK101829150SQ201010159770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玉芹, 杨占林, 杨宇, 杨雪, 梁子英 申请人:张玉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硫磺30~40份,倍石20~30份,蜂蜡100~2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芹杨宇杨雪梁子英杨占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