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前面板、柔性显示装置、树脂组合物、及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190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前面板、柔性显示装置、树脂组合物、及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层叠体,其包含玻璃层、和直接层叠于该玻璃层的树脂层,所述树脂层是由包含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a)及硅烷偶联剂的树脂组合物(A)、或者包含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及硅醇基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b)的树脂组合物(B)形成的,所述层叠体的YI为2.0以下。2.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体、前面板、柔性显示装置、树脂组合物、及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玻璃层和直接层叠于该玻璃层的、由包含聚酰亚胺系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层的层叠体;具备该层叠体的前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树脂组合物;以及聚酰亚胺系树脂。

技术介绍

[0002]亦称为无机玻璃的玻璃基板已被用于电子显示装置等各种装置。玻璃基板具有坚硬且容易破裂的性质,因此,实施了在玻璃基板上层叠树脂膜从而使其具备玻璃基板的耐冲击性和破裂时的防飞散功能的操作。作为玻璃基板加强用的树脂膜,使用并提出了各种树脂膜。
[0003]例如日本特开2011

88789号公报中记载了下述方法:通过溶液涂敷而在薄板玻璃上形成树脂层,得到透明基板的方法;以及,隔着粘接层而在薄板玻璃上粘贴树脂膜,由此形成树脂层而得到透明基板的方法。国际公开第2010/053092号中记载了下述内容:将包含在末端具有羟基的热塑性树脂和环氧基末端偶联剂的浇铸溶液涂布于无机玻璃上,由此在玻璃上形成热塑性树脂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对于在电子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包含玻璃层和树脂层的层叠体,要求树脂层与玻璃层牢固地密合,并且要求组入至显示装置时的高视觉辨认性。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包含玻璃层和树脂层的层叠体,所述层叠体的玻璃层与树脂层之间的密合性良好,并且视觉辨认性充分高。
[000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对层叠体的层构成、树脂层的组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可利用将由特定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层直接层叠于玻璃层而得到的层叠体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方式。
[0007]〔1〕层叠体,其包含玻璃层、和直接层叠于该玻璃层的树脂层,所述树脂层是由包含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a)及硅烷偶联剂的树脂组合物(A)、或者包含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及硅醇基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b)的树脂组合物(B)形成的,所述层叠体的YI为2.0以下。
[0008]〔2〕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a)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0009]〔3〕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b)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0010]〔4〕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树脂层是由包含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a)及硅烷偶联剂的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前述硅烷偶联剂具有氨基、羧基及二羧酸酐基中的至少任一者。
[0011]〔5〕如〔1〕或〔3〕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树脂层是由包含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及硅醇基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b)的树脂组合物(B)形成的,前述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b)具备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和酰胺键的结构、以及具有硅醇基和酰胺键的结构中的至少任一者。
[0012]〔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树脂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
[0013]〔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玻璃层的厚度为10~200μm。
[0014]〔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玻璃层为柔性玻璃的层。
[0015]〔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玻璃层为化学增强玻璃的层。
[0016]〔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树脂层与玻璃层之间的剥离强度为4.0N/英寸(N/inch)以上。
[0017]〔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弯曲半径为2mm的耐弯曲性试验中,耐弯曲次数为10万次以上。
[0018]〔12〕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为用于柔性显示装置的前面板的层叠体。
[0019]〔13〕柔性显示装置的前面板,其具备〔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0020]〔14〕柔性显示装置,其具备〔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或〔13〕所述的前面板。
[0021]〔15〕如〔1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还具备触摸传感器。
[0022]〔16〕如〔14〕或〔1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还具备偏光板。
[0023]〔17〕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式(c1)、(c2)或(c3)表示的硅烷偶联剂、以及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a)。
[0024][0025][式中,
[0026]R
c1
及R
c2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
[0027]R
c3
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
[0028]R
c4
表示碳原子数1~3的亚烷基,
[0029]R
c5
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
[0030]R
c6
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
[0031]r为1或2,
[0032]s为0~3中的任意数,
[0033]t为0或1][0034]〔18〕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及硅醇基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b)。
[0035]〔19〕玻璃保护膜形成用组合物,其是由〔17〕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
[0036]〔20〕玻璃保护膜形成用组合物,其是由〔18〕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
[0037]〔21〕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其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及硅醇基中的至少任一者。
[0038]〔22〕如〔21〕所述的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其对于γ

丁内酯而言具有1%以上的溶解性。
[0039]〔23〕如〔21〕或〔22〕所述的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其在通过220℃以下的热处理而形成了30μm的膜厚的膜时,YI为2以下。
[0040]〔24〕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其具备具有酰胺键和烷氧基甲硅烷基的结构、以及具有酰胺键和硅醇基的结构中的至少任一者。
[0041]〔25〕如〔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其具有式(b1)、(b2)或(b3)中的任一者表示的结构。
[0042][0043][式中,
[0044]R
b1
及R
b2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
[0045]R
b3
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
[0046]R
b4
表示碳原子数1~3的亚烷基,
[0047]R
b5
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
[0048]R
b6
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
[0049]x为0~3中的任意数,
[0050]y为0或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层叠体,其包含玻璃层、和直接层叠于该玻璃层的树脂层,所述树脂层是由包含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a)及硅烷偶联剂的树脂组合物(A)、或者包含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及硅醇基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b)的树脂组合物(B)形成的,所述层叠体的YI为2.0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a)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b)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树脂层是由包含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a)及硅烷偶联剂的树脂组合物(A)形成的,所述硅烷偶联剂具有氨基、羧基及二羧酸酐基中的至少任一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树脂层是由包含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及硅醇基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b)的树脂组合物(B)形成的,所述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b)具备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和酰胺键的结构、以及具有硅醇基和酰胺键的结构中的至少任一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树脂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玻璃层的厚度为10~200μ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玻璃层为柔性玻璃的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玻璃层为化学增强玻璃的层。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树脂层与玻璃层之间的剥离强度为4.0N/英寸以上。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弯曲半径为2mm的耐弯曲性试验中,耐弯曲次数为10万次以上。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为用于柔性显示装置的前面板的层叠体。13.柔性显示装置的前面板,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14.柔性显示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前面板。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还具备触摸传感器。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还具备偏光板。17.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式(c1)、(c2)或(c3)表示的硅烷偶联剂、以及含有氟原子的聚酰亚胺系树脂(a),
式中,R
c1
及R
c2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苯基,R
c3
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8的亚烷基,R
c4
表示碳原子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内淳一大松一喜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