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椭圆天窗的大跨度起伏型吊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吊顶
,具体涉及一种带椭圆天窗的大跨度起伏型吊顶结构
。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尤其是对美学要求较高的建筑中,如美术馆
、
艺术馆等,室内大厅的吊顶在满足设计高度及采光等要求外,还对造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具有流畅线条和优美弧形的吊顶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和体验,在许多建筑造诣较高的装饰做法中对该形式选择较多,但由于弧形的吊顶标高变化并非线性变化,给吊顶的维护检修带来了诸多不便
。
[0003]申请号为
CN202111100807.9 的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大跨度吊顶结构,涉及建筑装饰吊顶
;其包括面板
、
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横向龙骨
、
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纵向龙骨和若干个连接杆,每一所述纵向龙骨可拆卸连接于横向龙骨的侧壁,所述连接杆设置于纵向龙骨远离横向龙骨的一侧,所述面板设置于连接杆远离纵向龙骨的一侧,所述面板靠近纵向龙骨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带椭圆天窗的大跨度起伏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接在所述主体结构(4)上的吊顶一区(1)
、
吊顶二区(2)和吊顶三区(3),在所述吊顶一区(1)开设有椭圆天窗,所述吊顶二区(2)对称布置在所述吊顶一区(1)两侧,所述吊顶三区(3)对称布置在所述吊顶二区(2)两侧,形成透光度由中部向两侧依次减弱的吊顶结构;所述吊顶一区(1)包括第一吊接龙骨(
10
)和多块挡板天花板(
11
),所述第一吊接龙骨(
10
)吊接在主体结构(4)上,多块所述挡板天花板(
11
)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吊接龙骨(
10
)下方;所述第一吊接龙骨(
10
)包括多根吊接杆(
100
)
、
多根斜撑杆(
101
)
、
多根拉杆(
102
)和吊接架(
103
),所述吊接架(
103
)为设有椭圆形内框的四边形框架结构,椭圆形内框与四边形框间通过多根横纵交错的连杆连接;多根所述吊接杆(
100
)竖向间隔连接在所述吊接架(
103
)的上方,所述斜撑杆(
101
)以及所述拉杆(
102
)均倾斜设置在吊接架(
103
)与吊接杆(
100
)间;多块所述挡板天花板(
11
)为长度不等的板状结构,挡板天花板(
11
)通过多个连接件(
12
)纵向连接在所述吊接架(
103
)的下方,多块挡板天花板(
11
)形成内部为椭圆形空缺
、
外围为四边形的吊接结构;所述吊顶二区(2)包括第二吊接龙骨(
20
)
、
多个第二转接架(
21
)和多组第二吊板组件(
22
),所述第二吊接龙骨(
20
)顶端吊接在主体结构(4)上
、
底端吊接有多个所述第二转接架(
21
),在所述第二转接架(
21
)底部并排挂接多组所述第二吊板组件(
22
),相邻两组第二吊板组件(
22
)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吊接龙骨(
20
)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二固定梁(
200
)
、
第二连接竖杆(
201
)和第二吊接架(
202
),多根所述第二连接竖杆(
201
)呈两列
、
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梁(
200
)底部,呈两列设置的多根所述第二连接竖杆(
201
)底部间通过所述第二吊接架(
202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吊接架(
202
)是内部支撑设置有至少一根支撑梁的矩形框架结构,在所述第二连接竖杆(
201
)与所述第二吊接架(
202
)间倾斜拉设多根第二拉杆(
203
);所述第二转接架(
21
)通过多个第二转接杆(
23
)倾斜吊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竖杆(
201
)底端,第二转接架(
21
)为内部设置有多根横纵交错的内杆
、
由横梁(
211
)和纵梁(
210
)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二吊板组件(
22
)挂接在该框架结构底部;所述第二吊板组件(
22
)包括第一吊板(
220
)和第二吊板(
221
),所述第一吊板(
220
)和所述第二吊板(
221
)间搭接
、
通过多个第二挂接件(
25
)吊挂在所述第二转接架(
21
)上,并由侧边防负压限位组件(
24
)压紧;所述吊顶三区(3)包括第三吊接龙骨(
30
)
、
多个第三转接架(
31
)和多组第三吊板组件(
32
),所述第三吊接龙骨(
30
)顶端吊接在主体结构(4)上
、
底端吊接有多个所述第三转接架(
31
),在所述第三转接架(
31
)底部并排挂接多组所述第三吊板组件(
32
),相邻两组第三吊板组件(
32
)间倒置设置,多组所述第三吊板组件(
32
)形成倾斜屋面或起伏型屋面;所述第三吊接龙骨(
30
)从上至下依次第三固定梁(
300
)
、
第三连接竖杆(
301
)和第三吊接架(
302
),所述第三吊接架(
302
)是内部支撑设置有至少一根支撑梁的矩形框架结构,第三吊接架(
302
)两端通过多根第三连接竖杆(
301
)固定连接在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三固定梁(
300
)上,在所述第三连接竖杆(
301
)与所述第三吊接架(
302
)间倾斜拉设多根第三拉杆(
303
);所述第三转接架(
31
)通过多个第三转接杆(
33
)吊接在所述第三吊接架(
302
)上,第三转接架(
31
)为内部设置有多根横纵交错的连杆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三吊板组件(
32
)挂接在该框架结构底部;所述第三吊板组件(
32
)是由吊板一区(
320
)和吊板二区(
321
)共两个区域构成的三角形吊顶单元,所述吊板一区(
320
)由一块三角形吊板(
322
)组成,所述吊板二区(
321
)由
三块三角形吊板(
322
)组成,三块三角形吊板(
322
)中的两块三角形吊板(
322
)并列设置
、
第三块三角形吊板(
322
)顶端插接设置在两块三角形吊板(
322
)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椭圆天窗的大跨度起伏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天花板(
11
)底面为曲面,各块挡板天花板(
11
)的长度不等
、
曲率不等,由多块挡板天花板(
11
)构成的吊顶一区(1)为起伏型吊接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椭圆天窗的大跨度起伏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
12
)为[型结构,连接件(
12
)的顶面固定安装在所述吊接架(
103
)的下方,所述挡板天花板(
11
)顶面固定安装在连接件(
12
)底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椭圆天窗的大跨度起伏型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板(
220
)包括第一
U
型槽(
2200
)和两个
L
型长板(
222
),所述
L
型长板(
222
)的侧板与所述第一
U
型槽(
2200
)的侧板一体化垂直连接
、L
型长板(
222
)的底板在所述第一
U
型槽(
2200
)的槽内,形成两个内扣端;所述第二吊板(
221
)包括第二
U
型槽(
2210
)和两个
L
型长板(
222
),其中一个
L
型长板(
222
)的侧板与所述第二
U
型槽(
2210
)的侧板一体化垂直连接
、L
型长板(
222
)的底板在所述第二
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先军,杜峰,刘铸玮,黄更祥,陈李华,陈宗林,张顺,宋江,朱富斌,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