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储能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66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储能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储能的PWM电流源型潮流转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配电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储能装置的
PWM
电流源型潮流转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对分布式电网的政策激励,分布式电源不仅通过大型电站并网
;
大多数已通过中低压配电区域直接连接到电网

然而,一些中低压配电站的随机负荷比例较大,大规模分布式电网无法吸收,导致源荷时空不匹配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不能吸收的电力都会被送到高电平电压网络,这改变了配电网的供电结构,也增加了损耗,给继电保护和测量装置的运行和维护带来了困难

[0003]在中低压配电领域,分布式电源的局部消耗和负载的随机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储能装置的发展和应用意味着现在可以存储非实时消耗的电能

[0004]在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中如果存在电力冗余,即潮流冗余,就急需一种装置来储存这些在不同工况下系统所存在的电力冗余

这里所述的装置就是潮流转供装置

[0005]在中低压配电领域,由于分布式电网的受天气条件

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以及对能量的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储能的
PWM
电流源型潮流转供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所述
PWM
电流源型潮流转供装置交流侧两端接
380V
电压等级电网,直流端并联一个电压型储能装置;所述
PWM
电流源型潮流转供装置包括:电流源型整流器

电流源型逆变器

电压型储能装置以及
LC
滤波器;所述电流源型整流器网侧电流通过电流源型整流器得到直流电,后经电流源型逆变器得到交流电并输入逆变器侧电网;所述电压型储能装置与所述电流源型整流器直流侧的母线
P1

N1
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型储能装置用于双路电源供电系统之间有功潮流的转移

[0008]所述电压源型储能模块通过蓄电池

一个电压源型
H
桥模块就能实现四象限运行,这就为双端低压配电网系统的冗余潮流提供了通道,所述电压源型储能模块有四种充放电模态,用来储存或补足电力冗余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源型整流器包括:电感
L1、L2、
全控型开关模块
S1、S2、S3、S4、S5、S6
;全控型开关模块
S1

S6
中每个全控型开关模块由一个全控型开关器件和对应的二极管串联组合构成;所述电流源型整流器直流侧母线
P1

S1、S3、S5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电流源型整流器直流侧母线
N1

S2、S4、S6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
S1、S3、S5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阳极与对应的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
接,所述
S2、S4、S6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阴极与对应的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
S1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4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A1
,所述
S3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6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B1
,所述
S5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2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C1
;所述电流源型逆变器,包括:电感
L11、L12、
全控型开关模块
S7、S8、S9、S10、S11、S12
;全控型开关模块
S7

S12
中每个全控型开关模块由一个全控型开关器件和对应的二极管串联组合构成;所述电流源型逆变器直流侧母线
P2

S7、S9、S11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电流源型逆变器直流侧母线
N2

S7、S9、S11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
S7、S9、S11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阳极与对应的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所述
S8、S10、S12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阴极与对应的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
S7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10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A2
,所述
S9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12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B2
,所述
S11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8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C2
;进一步地,所述
LC
滤波器包含电感
L3、L4、L5、L6、L7、L8
,电容
C3、C4、C5、C6、C7、C8
,所述
L3、L4、L5
分别与所述电流源型整流器输出端
A1、B1、C1
相连,另一端连接到电流源型整流器侧电网输出侧,所述
C3、C4、C5
与所述电流源型整流器输出端
A1、B1、C1
相连,末端连接成公共点;所述
L6、L7、L8
分别与所述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端
A2、B2、C2
相连,另一端连接到电流源型逆变器侧电网输出侧,所述
C6、C7、C8
与所述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端
A2、B2、C2
相连,末端连接成公共点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压型储能装置包含蓄电池
B、1

H
桥联接模块和储能电感
L9、L10
,所述
H
桥联接模块包括四个全控型开关模块
S13、S14、S15、S16
,所述全控型开关模块
S13
的发射极与所述全控型开关器件
S15
的集电极连接作为一个接线端子
P3
;所述全控型开关模块
S14
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含储能的
PWM
电流源型潮流转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PWM
电流源型潮流转供装置交流侧两端接
380V
电压等级电网,直流端并联一个电压型储能装置;所述
PWM
电流源型潮流转供装置包括:电流源型整流器

电流源型逆变器

电压型储能装置以及
LC
滤波器;所述电流源型整流器网侧电流通过电流源型整流器得到直流电,后经电流源型逆变器得到交流电并输入逆变器侧电网;所述电压型储能装置与所述电流源型整流器直流侧的母线
P1

N1
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型储能装置用于双路电源供电系统之间有功潮流的转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储能的
PWM
电流源型潮流转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型整流器包括:电感
L1、L2、
全控型开关模块
S1、S2、S3、S4、S5、S6
;全控型开关模块
S1

S6
中每个全控型开关模块由一个全控型开关器件和对应的二极管串联组合构成;所述电流源型整流器直流侧母线
P1

S1、S3、S5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电流源型整流器直流侧母线
N1

S2、S4、S6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
S1、S3、S5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阳极与对应的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所述
S2、S4、S6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阴极与对应的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
S1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4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A1
,所述
S3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6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B1
,所述
S5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2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C1
;所述电流源型逆变器,包括:电感
L11、L12、
全控型开关模块
S7、S8、S9、S10、S11、S12
;全控型开关模块
S7

S12
中每个全控型开关模块由一个全控型开关器件和对应的二极管串联组合构成;所述电流源型逆变器直流侧母线
P2

S7、S9、S11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电流源型逆变器直流侧母线
N2

S7、S9、S11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
S7、S9、S11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阳极与对应的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所述
S8、S10、S12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二极管的阴极与对应的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
S7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10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A2
,所述
S9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12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作为输出端
B2
,所述
S11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全控型开关器件的集电极和所述
S8
全控型开关模块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赫徐晶柯贤杨翟树军岳洋范须露梁界飞张金华安学超张渭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