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双向独立调节连杆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牵引装置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双向独立调节连杆机构
。
技术介绍
[0002]环形外固定架对于治疗诸如各种复杂的肢体畸形(如脊柱裂后遗症重度马蹄内翻足畸形伴足部皮肤感觉障碍)
、
复杂骨折
、
既往难以治疗的疑难骨病(如慢性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等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六连杆环形外固定架(即泰勒环形外固定架)的治疗的原理是根据伤
、
病情依靠六连杆机构来调整其各自的角度与长短
。
[0003]当前,在临床应用中六连杆环形外固定架的型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刚性
、
稳定性好,但结构较为复杂,在治疗过程中,支撑螺杆在小行程位置时多余的螺杆会延伸到支架以外,康复阶段对患者干扰较大,应用范围受限;另一种结构简单,调整时便于观察,然而由于其构型的原因导致稳定性较差,从而容易出现成骨不良,骨愈合较差的情况
。
[0004]因此,亟需一种结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双向独立调节连杆机构,它包括连杆基体(1)
、
调节螺杆(2)和调节螺母(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基体(1)设置为扁平椭圆柱体,连杆基体(1)首段的偏心位置处设置第一接头(1‑1),连杆基体(1)尾端的偏心位置处设置第二接头(1‑2),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的外侧壁上靠近外侧端面位置处分别设置第一环形沟槽(1‑3),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的端部分别安装调节螺母(3),调节螺母(3)的内壁上设置第一限位槽(3‑1),第一弹簧卡圈(3‑6)卡装于第一环形沟槽(1‑3)与第一限位槽(3‑1)的骑缝位置处;贯穿所述第一接头(1‑1)和连杆基体(1)设置第一螺杆过孔(1‑6),贯穿第二接头(1‑2)和连杆基体(1)设置第二螺杆过孔(1‑7),第一螺杆过孔(1‑6)与第二螺杆过孔(1‑7)平行但不相交,第一螺杆过孔(1‑6)与第二螺杆过孔(1‑7)对应的连杆基体(1)的前侧壁上分别设置滑槽(1‑4),滑槽(1‑4)位置处连杆基体(1)的侧壁上设置刻度(1‑5);两根所述调节螺杆(2)靠近远端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调节螺母(3)螺纹连接,调节螺杆(2)的近端插装于对应的第一螺杆过孔(1‑6)或者第二螺杆过孔(1‑7)内,调节螺杆(2)近端的根部垂直于轴线方向设置柱销(2‑1);手动驱动调节螺母(3)分别绕对应的第一接头(1‑1)或者第二接头(1‑2)作周向旋转运动,与此同时调节螺母(3)沿对应的第一接头(1‑1)的轴线方向或者第二接头(1‑2)的轴线方向无相对运动,调节螺母(3)驱动调节螺杆(2)沿轴线方向伸出或者收回连杆基体(1),调节螺杆(2)带动柱销(2‑1)沿所述滑槽(1‑4)往复滑动从而指示刻度(1‑5)上对应的读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双向独立调节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贯穿所述调节螺母(3)设置第一台阶孔(3‑2),第一接头(1‑1)或者第二接头(1‑2)的外端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台阶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红,王栋,翟宁,李子艺,罗伟,刘奇才,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谷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