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645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及方法,涉及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成套的精炼油工艺有脱胶

脱酸

脱水

脱色

脱臭

脱蜡等,山茶油在压榨生产出来后,多数人不喜欢山茶油的味道,所以需要使用脱臭设备进行脱臭处理

[0003]目前,现有的脱臭塔都是采用蒸汽脱臭的方式,将高温蒸汽输送至油脂表面,使水蒸汽与臭味物质结合,通过水蒸汽向上蒸腾将带着臭味物质从油脂中逸出,达到油脂脱臭的目的,但是在脱臭塔使用初期,脱臭塔内部温度与蒸汽温度不一致,但是蒸汽遇冷会凝结成水雾,附着在脱臭塔内壁,进而与油液混合,影响油液的纯度与质量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对脱臭塔内的水雾清除排出的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蒸汽遇冷会凝结成水雾与油液混合,影响油液纯度与质量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脱臭塔内的水雾清除排出的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及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包括有塔体,塔体连通有用于排出山茶油的下料管,塔体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塔体固定连接有内筒,进气管与内筒连通,塔体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与内筒连通,塔体与内筒之间连通有下油管,还包括有出水管,出水管固定连接于塔体,出水管与内筒连通,内筒滑动式连接有分隔盘,分隔盘连通有用于排油的圆管,内筒固定连接有周向等距分布的
V
型板,圆管与相邻的
V
型板滑动式连接,
V
型板为内高外低的倾斜设置,
V
型板远离分隔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片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分隔盘升降对圆管进行清理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于塔体,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塔体,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架,推动架固定连接有挤压板,分隔盘固定连接有
L
型杆,
L
型杆贯穿塔体和内筒,挤压板与
L
型杆挤压配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对内筒内壁的水蒸气进行擦拭的擦拭机构,擦拭机构设置于塔体,擦拭机构包括有
U
型架,
U
型架滑动式连接于塔体,
U
型架穿入塔体,
U
型架固定连接有擦拭环,擦拭环与内筒内壁接触,
U
型架与塔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塔体设有用于挤压
U
型架移动的挤压组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擦拭环内侧高于外侧,用于盛接刮下的水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挤压组件包括有导轨,导轨固定连接于塔体,导轨滑动式连接有滑杆,滑杆与导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滑杆靠近推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斜板,上斜板与推动架挤压配合,滑杆靠近
U
型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斜板,下斜板与
U
型架挤压配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对导流片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设置于塔体,清理机构包括有固定架,固定架固定连接于塔体,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伸入出水管,出水管固定连接有挤压杆,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杆,延长杆远离第二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擦拭块,擦拭块与导流片接触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封闭出水管进行保温的封闭机构,封闭机构设置于塔体,封闭机构包括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设置于滑杆和塔体,塔体固定连接有周向等距分布的导杆,相邻的导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挡板,挡板挡住相邻的出水管,传动组件用于自动控制挡板打开,挡板与相邻的导杆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传动组件包括有
L
型板,
L
型板固定连接于滑杆,塔体固定连接有周向等距分布的滑轨,滑轨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架,滑块固定连接有楔形架,楔形架与挡板挤压配合,
L
型板与楔形架挤压配合,滑块与相邻的滑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加速蒸汽排出的加速机构,加速机构设置于出气管,加速机构包括有安装架,安装架固定连接于出气管,安装架固定连接有风扇

[0015]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提炼山茶油的脱臭设备,其步骤如下:
[0016]S1:
脱臭:通过进气管导入高温蒸汽对内筒内的山茶油进行蒸馏脱臭,分隔盘与圆管配合,减缓山茶油下落速度,提高脱臭效果;
[0017]S2:
除湿:蒸汽向上蒸腾与
V
型板接触凝结成水,通过导流片导入出水管排出,圆管移动通过
V
型板刮除残留水雾,擦拭环上移将内筒内壁水雾推入出水管,擦拭块向外移动擦拭导流片上残留水雾;
[0018]S3:
封闭:挡板挡住出水管外端,能够在脱臭时保证塔体内温度,避免热气泄露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
进气管导入蒸汽,下油管导入山茶油,通过分隔盘分散摊开山茶油,以便蒸汽与山茶油表面接触吸附含异味的物质进行脱臭,蒸汽向上蒸腾时与
V
型板接触,遇冷凝结的水雾会顺着倾斜的
V
型板向外流动通过导出水管排出,避免水滴落混入山茶油影响山茶油纯度

[0020]2、
分隔盘向上滑动带动圆管向上移动,圆管向上移动时,通过
V
型板将圆管上残留侧水分刮除,进一步清除塔体内的水分

[0021]3、
擦拭环向上移动时将内筒内壁的水分向上推送,由于擦拭环为内高外低的结构,刮下的水分会积攒在擦拭环上,通过擦拭环将水分推送至出水管处排出塔体

[0022]4、
擦拭块向外移动能够对导流片上残留的水分进行擦拭,当擦拭块向外移动至与挤压杆接触时,通过挤压杆将擦拭块内的水分挤出,使得水进入出水管排出

[0023]5、
挡板挡住出水管外端,避免内筒里面的蒸汽从出水管排出影响脱臭效果

[0024]6、
风扇运作能够将出气管内的空气向外吸,进而加快内筒里面的蒸汽流动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塔体

进气管和下料管等部件的立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包括有塔体
(1)
,塔体
(1)
连通有用于排出山茶油的下料管
(101)
,塔体
(1)
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11)
,塔体
(1)
固定连接有内筒
(111)
,进气管
(11)
与内筒
(111)
连通,塔体
(1)
固定连接有出气管
(12)
,出气管
(12)
与内筒
(111)
连通,塔体
(1)
与内筒
(111)
之间连通有下油管
(13)
,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出水管
(14)
,出水管
(14)
固定连接于塔体
(1)
,出水管
(14)
与内筒
(111)
连通,内筒
(111)
滑动式连接有分隔盘
(15)
,分隔盘
(15)
连通有用于排油的圆管
(151)
,内筒
(111)
固定连接有周向等距分布的
V
型板
(16)
,圆管
(151)
与相邻的
V
型板
(16)
滑动式连接,
V
型板
(16)
为内高外低的倾斜设置,
V
型板
(16)
远离分隔盘
(15)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片
(17)。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分隔盘
(15)
升降对圆管
(151)
进行清理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于塔体
(1)
,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
(2)
,第一电动推杆
(2)
固定连接于塔体
(1)
,第一电动推杆
(2)
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架
(21)
,推动架
(21)
固定连接有挤压板
(22)
,分隔盘
(15)
固定连接有
L
型杆
(23)

L
型杆
(23)
贯穿塔体
(1)
和内筒
(111)
,挤压板
(22)

L
型杆
(23)
挤压配合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对内筒
(111)
内壁的水蒸气进行擦拭的擦拭机构,擦拭机构设置于塔体
(1)
,擦拭机构包括有
U
型架
(34)

U
型架
(34)
滑动式连接于塔体
(1)

U
型架
(34)
穿入塔体
(1)

U
型架
(34)
固定连接有擦拭环
(35)
,擦拭环
(35)
与内筒
(111)
内壁接触,
U
型架
(34)
与塔体
(1)
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36)
,塔体
(1)
设有用于挤压
U
型架
(34)
移动的挤压组件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其特征是,擦拭环
(35)
内侧高于外侧,用于盛接刮下的水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炼山茶油的脱臭塔设备,其特征是,挤压组件包括有导轨
(3)
,导轨
(3)
固定连接于塔体
(1)
,导轨
(3)
滑动式连接有滑杆
(31)
,滑杆
(31)
与导轨
(3)
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311)
,滑杆
(31)
靠近推动架
(21)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斜板
(32)
,上斜板
(32)
与推动架
(21)
挤压配合,滑杆
(31)
靠近
U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霞球刘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傅家油坊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