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供电装置、移动体、异常判定装置及异常判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150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上供电装置、移动体、异常判定装置及异常判定方法。地上供电装置具备送电装置、地上侧通信装置及送电控制装置。所述送电装置对具备受电装置的移动体进行非接触供电。所述地上侧通信装置与移动体直接或间接地通信。所述送电控制装置构成为:对在所述送电装置与所述受电装置之间产生的电力传输异常的产生次数或从移动体发送的异常产生通知的接收次数进行计数,在产生次数或接收次数成为了规定次数以上时判定为在所述送电装置产生了异常。产生了异常。产生了异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上供电装置、移动体、异常判定装置及异常判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上供电装置、移动体、异常判定装置及异常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0

167898中,作为以往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公开了构成为能够从设置于道路的送电装置对设置于车辆的受电装置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给电力的非接触供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非接触供电系统中,在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之间产生了与电力传输相关的异常的情况下,需要判别其原因是在于送电装置还是在于受电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在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之间产生了与电力传输相关的异常的情况下判别异常的原因是在于送电装置还是在于受电装置的技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涉及具备送电装置、地上侧通信装置及送电控制装置的地上供电装置。所述送电装置构成为对具备受电装置的移动体进行非接触供电。所述地上侧通信装置构成为与移动体直接或间接地通信。所述送电控制装置构成为对在所述送电装置与所述受电装置之间产生的电力传输异常的产生次数或在移动体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上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送电装置,构成为对具备受电装置的移动体进行非接触供电;地上侧通信装置,构成为与所述移动体通信;及送电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送电控制装置构成为对在所述送电装置与所述受电装置之间产生的电力传输异常的产生次数或在所述移动体处检测到所述电力传输异常的产生时从该移动体发送的异常产生通知的接收次数进行计数,并且,所述送电控制装置构成为在所述产生次数或所述接收次数成为了规定次数以上时判定为在所述送电装置产生了异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控制装置构成为:判定是否产生了所述电力传输异常;在产生了所述电力传输异常时,对搭载有与所述送电装置之间产生了所述电力传输异常的所述受电装置的所述移动体发送异常产生通知;并且,在从发送了所述异常产生通知的所述移动体接收到通知在搭载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受电装置产生了异常的移动体侧异常通知时,减小所述产生次数的计数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控制装置构成为:在从所述异常产生通知的发送源的所述移动体接收到通知在搭载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受电装置产生了异常的移动体侧异常通知时,减小所述接收次数的计数数。4.一种移动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受电装置,构成为从地上供电装置的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接受供电;移动体侧通信装置,构成为与所述地上供电装置通信;及受电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受电控制装置构成为对在所述送电装置与所述受电装置之间产生的电力传输异常的产生次数或在所述地上供电装置处检测到所述电力传输异常的产生时从该地上供电装置发送的异常产生通知的接收次数进行计数,并且,所述受电控制装置构成为在所述产生次数或所述接收次数成为了规定次数以上时判定为在所述受电装置产生了异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控制装置构成为:判定是否产生了所述电力传输异常;在产生了所述电力传输异常时,对具有与所述受电装置之间产生了所述电力传输异常的所述送电装置的所述地上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俊哉横山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