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43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涉及医疗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隔板连接的接触氧化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废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往往只包含废水处理系统,缺少污泥及废气处理系统,污泥及废气的处理系统一般由施工单位现场采购

安装,装备化程度低,施工现场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且施工单位在污泥及废气处理工艺方面又不够专业,会导致医院污水处理站污泥难以处置或外运费用高;污水站的废气未经处理及消杀,会污染医院环境,导致医院出现恶臭异味,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细菌极易引发疾病,对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及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例如
CN209081652U
公开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左至右依次连接的污水收集池

厌氧反应池

好氧反应池

沉淀池

消毒池和清水池,仅涉及了污水处理功能;
CN215209029U
公开了一种自动模块化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化粪池

调节池
、MBBR
生化池

沉淀池

污泥浓缩池

空浮设备

消毒系统

脱氯系统,仅涉及了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功能

[0003]因此,亟需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废水处理系统

污泥处理系统和废气消杀及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隔板连接的接触氧化池

沉淀池以及消毒池,所述接触氧化池远离所述沉淀池一端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的隔板中部位置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消毒池之间的隔板顶部位置设有第二过水孔;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排泥机构以及储泥机构,所述排泥机构一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中,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泥机构,所述废气消杀及处理系统包括废气收集机构以及喷淋机构,所述废气收集机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以及所述储泥机构,另一端连通所述喷淋机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氧化池内填充有填料一,填充率为有效池容的
1/3

2/3
;所述接触氧化池外侧设有供气装置,所述接触氧化池底部设有多个通过曝气管连通的曝气器,所述供气装置出口端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接触氧化池内并设有进气分路一,所述进气分路一连通所述曝气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滑泥斗,所述滑泥斗靠近所述消毒池一端高于靠近所述接触氧化池一端;所述沉淀池靠近所述消毒池一端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堰底与所述第二过水孔孔底平齐;所述沉淀池外侧设有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出口端连通有加
药管,所述加药管伸入所述出水堰内并设有加药分路一,所述加药分路一高于所述第二过水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排泥机构包括吸泥管以及污泥提升管,所述吸泥管一端位于所述沉淀池底部并设有多个吸泥口,另一端连通所述污泥提升管,所述污泥提升管远离所述吸泥管一端设有两个分路,一路为污泥回流管并伸入所述接触氧化池,另一路为排泥管并连通所述储泥机构,所述进气管设有进气分路二并与所述污泥提升管连通,用于提升污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吸泥口交错斜向下,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

45
°

[0011]进一步地,所述储泥机构包括储泥池,所述储泥池设置于所述沉淀池远离所述接触氧化池一侧,所述排泥管远离所述污泥提升管一端连通所述储泥池,所述储泥池内设有滗水管,所述滗水管包含伸缩软管与硬质管,所述伸缩软管位于所述硬质管上部;所述储泥池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所述进气管设有进气分路三并与所述穿孔曝气管连通;所述加药管设有加药分路二并伸入所述储泥池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池内设有多个导流隔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废气收集机构包括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设置于所述储泥池外侧,所述引风机进口端连通有引风管,出口端连通有送风管,所述引风管远离所述引风机一端连通有调节池或化粪池,所述引风管上设有引风分路一以及引风分路二,所述引风分路一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所述引风分路二连通所述储泥池,所述送风管远离所述引风机一端伸入所述喷淋机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蓄水池

吸附池

增压泵

喷淋管以及喷淋罐,所述吸附池位于所述消毒池远离所述沉淀池一侧,所述蓄水池紧挨所述消毒池与所述吸附池,所述吸附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吸附区和集水布气区,所述吸附区与所述集水布气区之间设有穿孔板,所述吸附区顶部设有溢流管,所述集水布气区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吸附区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罐,其余空间填充有填料二,所述喷淋罐顶部设有密封盲板,内部填充有填料三;所述增压泵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底部,所述喷淋管一端连接所述增压泵,另一端伸入所述喷淋罐顶部并连接有喷淋头;所述送风管远离所述引风机一端伸入所述喷淋罐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池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消毒池一端设有出水分路一以及出水分路二,所述出水分路一伸入所述蓄水池下部并设有浮球阀,所述出水分路二伸出所述蓄水池外侧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废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排泥机构可将沉淀池中的污泥排入储泥机构中进行处理,废气收集机构可收集接触氧化池以及储泥机构中的废气,并通过喷淋机构进行处理,喷淋机构中的喷淋液为消毒池排入蓄水池中消毒后的废水,利用其中残留的消毒剂对废气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可实现污水

污泥

废气的全污染物处理,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设备集成度高

安装方便

现场工作量小,施工快;吸泥口交错斜向下,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

45
°
,避免吸泥口堵塞;消毒池内设有多个导流隔板,延长消毒路径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处理系统

污泥处理系统和废气消杀及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隔板连接的接触氧化池
(1)、
沉淀池
(2)
以及消毒池
(3)
,所述接触氧化池
(1)
远离所述沉淀池
(2)
一端顶部设有进水管
(101)
,所述接触氧化池
(1)
与所述沉淀池
(2)
之间的隔板中部位置设有第一过水孔
(102)
,所述沉淀池
(2)
与所述消毒池
(3)
之间的隔板顶部位置设有第二过水孔
(103)
;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排泥机构以及储泥机构,所述排泥机构一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
(2)
中,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泥机构,所述废气消杀及处理系统包括废气收集机构以及喷淋机构,所述废气收集机构一端分别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
(1)
以及所述储泥机构,另一端连通所述喷淋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
(1)
内填充有填料一
(16)
,填充率为有效池容的
1/3

2/3
;所述接触氧化池
(1)
外侧设有供气装置,所述接触氧化池
(1)
底部设有多个通过曝气管连通的曝气器
(12)
,所述供气装置出口端连通有进气管
(11)
,所述进气管
(11)
伸入所述接触氧化池
(1)
内并设有进气分路一
(111)
,所述进气分路一
(111)
连通所述曝气器
(1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
(2)
底部设有滑泥斗
(21)
,所述滑泥斗
(21)
靠近所述消毒池
(3)
一端高于靠近所述接触氧化池
(1)
一端;所述沉淀池
(2)
靠近所述消毒池
(3)
一端设有出水堰
(22)
,所述出水堰
(22)
堰底与所述第二过水孔
(103)
孔底平齐;所述沉淀池
(2)
外侧设有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出口端连通有加药管
(14)
,所述加药管
(14)
伸入所述出水堰
(22)
内并设有加药分路一
(141)
,所述加药分路一
(141)
高于所述第二过水孔
(103)。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机构包括吸泥管
(133)
以及污泥提升管
(13)
,所述吸泥管
(133)
一端位于所述沉淀池
(2)
底部并设有多个吸泥口,另一端连通所述污泥提升管
(13)
,所述污泥提升管
(13)
远离所述吸泥管
(133)
一端设有两个分路,一路为污泥回流管
(132)
并伸入所述接触氧化池
(1)
,另一路为排泥管
(131)
并连通所述储泥机构,所述进气管
(11)
设有进气分路二
(112)
并与所述污泥提升管
(13)
连通,用于提升污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泥口交错斜向下,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

45
°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污染处理的一体化医疗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机构包括储泥池
(4)
,所述储泥池
(4)
设置于所述沉淀池
(2)
远离所述接触氧化池
(1)
一侧,所述排泥管
(131)
远离所述污泥提升管
(13)
一端连通所述储泥池
(4)
,所述储泥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蓉邓海华俞明邑邓冶童涛王丛青李列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达水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