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流风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26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贯流风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贯流风叶、加湿装置、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加湿效果的贯流风叶

加湿装置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加湿空调在室内机设置了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储水容器

雾化组件和出雾管,而室内机的贯流风叶的每个叶片均制成空腔结构,叶片表面遍布出雾孔,贯流风叶一端的盘体内形成内部空间,出雾管

盘体的内部空间和多个叶片的空腔依次连通,由雾化组件雾化后所产生的雾气能够进入叶片内并从叶片上的出雾孔喷出

[0003]虽然,出雾孔布设在贯流风叶上每个叶片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增大加湿范围和加湿距离,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空腔且布孔的叶片不仅增大生产难度,且叶片需要加厚来预留空腔,风道内气体流动空间减小,叶片上遍布出雾孔导致导风面不完整,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于空调器而言更重要

更为关键的送风性能,另一方面,也会增大电机负载

加大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证雾化范围以及距离的同时还能保证送风效果的贯流风叶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证雾化范围以及距离的同时还能保证送风效果的应用在空调器上的加湿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证雾化范围以及距离的同时还能保证送风效果的空调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借助雾化组件实现换热器清洁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提供的贯流风叶包括绕轴心转动的风叶主体;还包括出雾管,出雾管的第一轴向端设有入口,出雾管的管壁上布设出雾孔;出雾管与风叶主体固定连接,出雾管设置在轴心处并沿贯流风叶的轴向延伸;第一轴向端用于与加湿装置的输送管的输出端之间转动连接,输送管连通在加湿装置的雾化组件与第一轴向端之间;输出端的外壁面设有凸起且环绕输送管的第一倒扣,第一轴向端的内壁面设有凸起且环绕出雾管的第二倒扣,输出端用于插入第一轴向端内并使第一倒扣与第二倒扣在输送管与出雾管的插装方向上限位配合

[0009]由上述方案可见,将本专利技术的贯流风叶安装到室内机后,贯流风叶由电机带动,雾化组件的输送管与出雾管对接,贯流风叶转动且雾化组件制雾时,由于出雾管在轴向上延伸足够的长度且出雾孔遍布,如此,加湿雾气随贯流风叶转动,将加湿雾气与室外通过蒸发器空气充分混合,一同输送出去,使加湿更加均匀,加湿范围更广,提高了加湿效率和人体舒适性

而更重要的是,如此设置下贯流风叶各个叶片保持正常厚度和完整的导风表面,保证了空调器的送风效果

另外,还能避免增大电机负载和能耗,利于产品节能和遵循绿色可
发展原则

另外,必须考虑的是,出雾管转动而加湿装置的输送管固定,二者之间相对转动,二者之间的密封性问题尤为重要,若密封不慎容易产生滴水问题

而由于需要保证二者之间能够流畅地相对转动,二者之间无法采用程度较大的过盈配合,为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不仅沿插装方向配合而防止两个管体之间沿插拔方向松脱,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之间还形成了多次弯折的密封面,从而有效增大密封面积,延长泄水路径,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提供的加湿装置包括连接的储水容器和雾化组件还包括输送管

驱动单元和上述的贯流风叶;驱动单元驱动贯流风叶绕轴心转动;输送管连通在雾化组件与第一轴向端之间,第一轴向端与输送管的输出端之间相对转动

输出端的外壁面设有凸起且环绕输送管的第一倒扣,第一轴向端的内壁面设有凸起且环绕出雾管的第二倒扣,输出端插入第一轴向端内,第一倒扣与第二倒扣在输送管与出雾管的插装方向上限位配合

[0011]由上述方案可见,将本专利技术的贯流风叶安装到室内机后,贯流风叶由电机带动,雾化组件的输送管与出雾管对接,贯流风叶转动且雾化组件制雾时,由于出雾管在轴向上延伸足够的长度且出雾孔遍布,如此,加湿雾气随贯流风叶转动,将加湿雾气与室外通过蒸发器空气充分混合,一同输送出去,使加湿更加均匀,加湿范围更广,提高了加湿效率和人体舒适性

而更重要的是,如此设置下贯流风叶各个叶片保持正常厚度和完整的导风表面,保证了空调器的送风效果

另外,必须考虑的是,出雾管转动而输送管固定,二者之间相对转动,二者之间的密封性问题尤为重要,若密封不慎容易产生滴水问题

而由于需要保证二者之间能够流畅地相对转动,二者之间无法采用程度较大的过盈配合,为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不仅沿插装方向配合而防止两个管体之间沿插拔方向松脱,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之间还形成了多次弯折的密封面,从而有效增大密封面积,延长泄水路径,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出雾管作为贯流风叶的转轴而被驱动单元带动

[0013]再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单元包括输出轴,出雾管的第二轴向端设置有插孔,输出轴与插孔配合

[0014]由上可见,由于出雾管处于贯流风叶的轴心位置上并且出雾管可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而具有较高的强度,如此,可以巧妙地直接将出雾管作为贯流风叶的转轴与驱动单元连接,不仅保证出雾管处于轴心位置,不会对贯流风叶的转动产生偏心惯性问题,保证贯流风叶旋转流程,并且,还能解决出雾管占据贯流风叶转轴位置而阻碍与驱动单元转动连接的问题

而更优的方案是,出雾管可以设置成两端贯通的管体,如此易于加工,而当驱动单元的输出轴插入第二轴向端的插孔后即可封堵管体,完成传动连接的同时解决端部密封问题

[0015]进一步的方案是,雾化组件还包括风机,风机朝输送管设置

[0016]由上可见,风机为雾气提供动力,保证雾气能顺利从出雾管送出并到达更远的位置

[0017]进一步的方案是,储水容器包括接水盘和储水箱;储水箱与雾化组件之间设置控制阀;接水盘与雾化组件之间设置水泵

[0018]由上可见,雾化组件除了可以从上方的储水箱获取水源外,还可以从下方的承接冷凝水的接水盘获取水源

[0019]进一步的方案是,雾化组件包括超声波震荡器,雾化组件包括水槽,超声波震荡器设置在水槽内

[0020]由上可见,雾化组件采用超声波震荡器进行雾化,如此,打开超声波震荡器可以实现雾化加湿,关闭超声波震荡器可以实现清水喷淋,从而对换热器进行清洗

[0021]本专利技术第三目的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加湿装置

[0022]由上述方案可见,贯流风叶转动且雾化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贯流风叶,包括绕轴心转动的风叶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雾管,所述出雾管的第一轴向端设有入口,所述出雾管的管壁上布设出雾孔;所述出雾管与所述风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出雾管设置在所述轴心处并沿所述贯流风叶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轴向端用于与加湿装置的输送管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输送管连通在所述加湿装置的雾化组件与所述第一轴向端之间;所述输出端的外壁面设有凸起且环绕所述输送管的第一倒扣,所述第一轴向端的内壁面设有凸起且环绕所述出雾管的第二倒扣,所述输出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轴向端内并使所述第一倒扣与所述第二倒扣在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出雾管的插装方向上限位配合
。2.
加湿装置,包括连接的储水容器和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管

驱动单元和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贯流风叶绕所述轴心转动;所述输送管连通在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第一轴向端之间,所述第一轴向端与所述输送管的输出端之间相对转动;所述输出端的外壁面设有凸起且环绕所述输送管的第一倒扣,所述第一轴向端的内壁面设有凸起且环绕所述出雾管的第二倒扣,所述输出端插入所述第一轴向端内,所述第一倒扣与所述第二倒扣在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出雾管的插装方向上限位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管作为所述贯流风叶的转轴而被所述驱动单元带动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输出轴,所述出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均彪欧炳强唐伟青薛琴刘秋华张先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