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16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包括微控制器以及与微控制器连接的电源控制及检测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组装是指在电脑使用前将电脑硬件组装成可工作的电脑的过程

不同的组装者在电脑组装中对硬件的组装操作不同,但是处理器

主板

内存

硬盘

光驱

显卡

声卡

显示器

音箱

电源

键盘

鼠标等是必不可少的

现如今计算机越来越普及,那么计算机组装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目前针对计算机组装检测,往往是组装者在人工逐一检测,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组装训练过程中,如果所有零部件都采用计算机实际使用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有些电子元件在反复拆装过程中还容易损坏,这样大大增加了成本;如果使用一些废弃零件进行组装教学时,往往不能第一时间知道组装的成败,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与组装计算机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以及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电源控制及检测电路

底座检测电路

内存条检测电路

硬盘检测电路

风扇检测电路
、PCIEX
检测电路

以太网通信电路
、USB
检测电路

前面板输出信号控制电路

检测结果输出电路

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
、EEPROM
存储电路
、FLASH
存储电路
、RTC
时钟电路

指示灯

滤波电路;所述电源控制及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和电源检测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CK_PWR_MAIN
接口连接;所述电源检测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CTL_PWR
接口连接;所述底座检测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CK_CPU
接口连接;所述内存条检测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的
CK_DDR
接口连接;所述硬盘检测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SATARXN
接口连接;所述风扇检测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FUN_OK
接口
、FUN_SPEED
接口连接;所述
PCIEX16
检测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CK_PCIE
接口连接;所述以太网通信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U3_RX
接口
、U3_TX
接口
、ETH_STATE
接口
、ETH_RST
接口连接;所述
USB
检测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USB
接口连接;所述前面板输出信号控制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PW_ON
接口
、RESET
接口
、PWR_LED
接口连接;所述检测结果输出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MCU_TP
接口连接;所述检测结果输出电路包括电容
C63、
电阻
R88、
晶体管
Q18、
电阻
R77、
电阻
R162
;所述电容
C63
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VDD
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器的
MCU_TP1
接口连接;所述电阻
R88
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电容
C63
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VDD
接口之间,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电容
C63
与所述微控器的
MCU_TP1
接口之间;所述晶体管
Q18
的栅极与所述电阻
R88、
电容
C63、
所述微控器的
MCU_TP1
接口连接,所述晶体管
Q18
的源极与所述电阻
R88、
电容
C63、
所述微控器的
VDD
接口连接,所述晶体管
Q18
的漏极与所述电阻
R77
连接;所述电阻
R162
一端与所述电阻
R77
连接,另一端与地端连接;所述电阻
R162
与所述电阻
R77
之间输出检测电压信号;所述时钟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XTHI
接口
、XTHO
接口连接;所述复位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RSTB
接口连接;所述
EEPROM
存储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SCL
接口连接;所述
FLASH
存储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FLASH_MOSI
接口
、FLASH_MISO
接口
、FLASH_SCK
接口
、FLASH_CS
接口连接;所述
RTC
时钟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RTC_SCLK
接口
、RTC_DAT
接口
、RTC_CE
接口连接;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的
LED_PD12
接口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VDD
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地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控制接口

电阻
R18、
电阻
R20、
电阻
R16、
三极管
Q1
;所述电阻
R18
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接口的
PW

OK
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
Q1
的源极连接;所述三极管
Q1
的发射极与地端连接,所述三极管
Q1
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
R16、
所述微控
制器的
CK_PWR_MAIN
接口连接;所述电阻
R16
一端与所述三极管
Q1
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VDD
接口连接;所述电阻
R20
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电阻
R18
与所述三极管
Q1
的源极之间,另一端搭接在所述三极管
Q1
的发射极与地端之间;所述电源检测电路包括电阻
R19、
电阻
R17、
电阻
R21、
三极管
Q2
;所述电阻
R19
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CTL_PWR
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
Q2
的源极连接;所述三极管
Q2
的发射极与地端连接,所述三极管
Q2
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
R17
连接;所述电阻
R21
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电阻
R19
与所述三极管
Q2
的源极之间,另一端搭接在所述三极管
Q2
的发射极与地端之间;所述电阻
R17
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VDD
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
Q2
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接口的
PS

ON
接口搭接在所述电阻
R17
与所述三极管
Q2
的集电极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检测电路包括反射式红外光电管
U11、
电阻
R8、
电阻
R7、
电阻
R9
;所述反射式红外光电管
U11
的第一端和第四端与地端连接,所述反射式红外光电管
U11
的第二端与连接
5V
电源的电阻
R8
连接,所述反射式红外光电管
U11
的第三端与所述电阻
R9
连接,所述电阻
R7
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电阻
R9
与反射式红外光电管
U11
的第三端之间,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CK_CPU
接口连接;所述电阻
R9
不与反射式红外光电管
U11
的第三端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VDD
接口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存条检测电路包括
H78
插座

电阻
R138
;所述电阻
R138
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VDD
接口连接,另一端搭接在所述
H78
插座的
CK_DDR
接口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CK_DDR
接口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硬盘检测电路包括硬盘接口

电阻
R46
;所述硬盘接口的
TX+
接口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SATATXP
接口连接,所述硬盘接口的
TX

接口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SATATXN
接口连接,所述硬盘接口的
RX+
接口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SATARXP
接口连接,所述硬盘接口的
RX

接口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SATARXN
接口连接,所述电阻
R46
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硬盘接口的
TX

接口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SATATXN
接口之间,另一端与地端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组装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检测电路包括风扇接口
P7、
电阻
R41、
电阻
R91、
电阻
R36、
电阻
R93、
电阻
R101、
二极管
D7、
三极管
Q3
;所述电阻
R41
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FUN_SPEED
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
Q3
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
R93
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电阻
R41
与所述三极管
Q3
的源极之间,另一端搭接在所
述三极管
Q3
的发射极与地端之间;所述电阻
R36
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VDD
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风扇接口
P7

PWM
接口连接;所述电阻
R91
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
VDD
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风扇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尚波张巍陈欣钟惺孙巧马骁苏鹏权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精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