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06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的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和培养皿,箱体内设有用来承载培养皿的承载架,承载架一侧设有用来抓取培养皿的抓取机构,箱体一侧安装有中转机构,中转机构包括贯穿箱体侧壁的中转罩,中转罩内嵌套有与其滑动连接的中转盒,中转盒开设有用来容纳培养皿的放置槽,中转盒外端连接有电动伸缩缸,通过贯穿箱体的中转罩以及滑动密封在中转罩内的中转盒,利用抓取机构将培养皿转移到中转盒,然后通过换气组件实现气流回收和交换,最后实现培养皿的存取,避免培养箱与外部大气连通影响温湿度环境,保证培养箱内部培养环境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箱,特别是涉及应用于微生物培养
的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培养箱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设备,主要用于细菌

霉菌等真核微生物的培养试验,也可用于水体分析和
BOD
测定,以及细菌

霉菌

微生物的培养及保存

微生物培养箱具有制冷

加热双向调温系统,温度可控,主要应用于低温恒温试验

培养试验

环境试验等,在生物

遗传工程

医学

卫生防疫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0003]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如下部件:箱体,是微生物培养箱的主体部分,通常由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以保持内部环境的无菌状态;电子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微生物培养箱内部的温度

湿度

光照等参数;加热系统,通常由电炉丝和温控器组成,用于保持培养箱内部的恒定温度;制冷系统,在某些特定需要下,如低温培养,用于降低培养箱内部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培养箱内部的湿度,以适应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需求;感应器,用于实时监测培养箱内部的各种参数,如温度

湿度等;此外,微生物培养箱还可能包括其他辅助功能和部件,如二氧化碳钢瓶

气体浓度检测仪等

这些部件的作用是提供适宜的环境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同时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0004]当需要拿取培养箱内的特定培养皿时,需要开启培养箱的密封门,此时培养箱内部气体和外部大气的外部气体进行了交换,破坏了培养内的恒温恒湿环境,不利于其他培养皿内微生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微生物培养箱在存取培养皿时容易破坏培养箱内的温湿度环境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和培养皿,箱体内设有用来承载培养皿的承载架,承载架一侧设有用来抓取培养皿的抓取机构,箱体一侧安装有中转机构,中转机构包括贯穿箱体侧壁的中转罩,中转罩内嵌套有与其滑动连接的中转盒,中转盒开设有用来容纳培养皿的放置槽,中转盒外端连接有电动伸缩缸,电动伸缩缸固定连接有与箱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朝向中转盒的红外距离传感器

[0007]在上述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中,通过滑动密封配合的中转罩和中转盒在进行培养皿取放时减少对培养箱内部温湿度环境的影响

[0008]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改进,中转机构还包括换气组件,换气组件包括抽气泵,抽气泵设有与其连通的抽气管和排气管,抽气管分别连通有第一抽气支管,第一抽气支管与抽气管连通处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抽气支管延伸至中转罩内并与其内腔连通,排气管连通有第一排气支管,第一排气支管与排气管连通处安装有第二电磁阀,第一排气支管与箱
体内腔连通;抽气管连通有第二抽气支管,第二抽气支管与抽气管连通处安装有第三电磁阀,第二抽气支管与外部大气连通,排气管连通有第二排气支管,第二排气支管与排气管连通处安装有第四电磁阀,第二排气支管延伸至中转罩内并与其内腔连通;抽气管连通有第三抽气支管,第三抽气支管与抽气管连通处安装有第五电磁阀,第三抽气支管与箱体内腔连通;排气管连通有第三排气支管,第三排气支管与排气管连通处安装有第六电磁阀,第三排气支管与外部大气连通

[0009]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改进,中转机构还包括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红外距离传感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移动执行模块

内部气体回收模块

外部气体注入模块

外部气体排出模块和内部气体注入模块,移动执行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动伸缩缸连接,内部气体回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抽气泵

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外部气体注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抽气泵

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连接,外部气体排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抽气泵

第一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连接,内部气体注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抽气泵

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连接

[0010]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改进,中转罩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矩形箱体结构,中转罩两端延伸至箱体侧壁的外侧

[0011]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改进,中转盒为矩形块状结构,放置槽开设在中转盒的中间位置,中转盒位于放置槽两侧套接固定有密封圈

[0012]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改进,抓取机构包括用来夹持培养皿的夹持爪组件,夹持爪组件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转动组件,转动组件连接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丝杆组件,夹持爪组件包括安装臂,安装臂下部滑动连接有一组对称设置的夹持板,夹持板贯穿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端部连接有与安装臂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电机;转动组件包括与安装臂固定连接的旋转轴,旋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与旋转轴连接的转动电机

[0013]作为本申请进一步的改进,承载架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上安装有多组竖直等距分布的承载盘,转动轴下端连接有承载电机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贯穿箱体的中转罩以及滑动密封在中转罩内的中转盒,利用抓取机构将培养皿转移到中转盒,然后通过换气组件实现气流回收和交换,最后实现培养皿的存取,避免培养箱与外部大气连通影响温湿度环境,保证培养箱内部培养环境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
A
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
B
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中中转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中拿取培养皿时中转盒的移动流程图;图8为本申请中拿取培养皿时进行内部气体回收的气流的流动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拿取培养皿时进行外部气体注入的气流的流动示意图;图
10
为本申请中存放培养皿时进行外部气体排出的气流的流动示意图;图
11
为本申请中存放培养皿时进行内部气体注入的气流的流动示意图;图
12
为本申请的模块图;图
13
为本申请中抓取机构和承载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
14
为本申请中夹持爪组件和转动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说明:
1、
箱体;
2、
承载架;
201、
转动轴;
202、
承载盘;
203、
承载电机;
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培养皿(3),箱体(1)内设有用来承载培养皿(3)的承载架(2),承载架(2)一侧设有用来抓取培养皿(3)的抓取机构(4),箱体(1)一侧安装有中转机构(5),中转机构(5)包括贯穿箱体(1)侧壁的中转罩(
501
),中转罩(
501
)内嵌套有与其滑动连接的中转盒(
502
),中转盒(
502
)开设有用来容纳培养皿(3)的放置槽(
5021
),所述中转盒(
502
)外端连接有电动伸缩缸(
503
),电动伸缩缸(
503
)固定连接有与箱体(1)固定连接的安装板(
504
),安装板(
504
)上安装有朝向中转盒(
502
)的红外距离传感器(
50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5)还包括换气组件,换气组件包括抽气泵(
506
),抽气泵(
506
)设有与其连通的抽气管(
5061
)和排气管(
5062
),抽气管(
5061
)分别连通有第一抽气支管(
507
),第一抽气支管(
507
)与抽气管(
5061
)连通处安装有第一电磁阀(
508
),第一抽气支管(
507
)延伸至中转罩(
501
)内并与其内腔连通,排气管(
5062
)连通有第一排气支管(
509
),第一排气支管(
509
)与排气管(
5062
)连通处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510
),第一排气支管(
509
)与箱体(1)内腔连通;所述抽气管(
5061
)连通有第二抽气支管(
511
),第二抽气支管(
511
)与抽气管(
5061
)连通处安装有第三电磁阀(
512
),第二抽气支管(
511
)与外部大气连通,所述排气管(
5062
)连通有第二排气支管(
513
),第二排气支管(
513
)与排气管(
5062
)连通处安装有第四电磁阀(
514
),第二排气支管(
513
)延伸至中转罩(
501
)内并与其内腔连通;所述抽气管(
5061
)连通有第三抽气支管(
515
),第三抽气支管(
515
)与抽气管(
5061
)连通处安装有第五电磁阀(
516
),第三抽气支管(
515
)与箱体(1)内腔连通;所述排气管(
5062
)连通有第三排气支管(
517
),第三排气支管(
517
)与排气管(
5062
)连通处安装有第六电磁阀(
518
),第三排气支管(
517
)与外部大气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5)还包括控制终端(6),控制终端(6)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定位模块,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伦超宋江红梁志勇于文静刘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浩大生物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