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棣根专利>正文

一种拉结筋的预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042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结筋的预埋结构,包括前期结构混凝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结筋的预埋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拉结筋的预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拉结筋是建筑工程中钢筋连接类型的一种,是指通过植筋

预埋

绑扎等连接方式,使用
HPB300、HPB335
等钢筋按照一定的构造要求将后期砌体或混凝土构件拉结在一起的钢筋,把它砌到墙的里面,摆在砖层当中起连接砌体防止墙体开裂的作用

[0003]拉结筋施工操作时都有施工标准规范

目前在拉结筋施工时,需要先弹线确定拉结筋位置,再根据弹线的位置进行钻孔,清理孔中粉尘等杂物后,需要将配置好的液体胶灌入孔洞中,注胶完成后进行植筋,植筋需要确保操作得当,让拉结筋和孔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等待一定时间让胶水自己凝固

[0004]但是在现有的现场拉结筋预埋施工操作过程中,按规范让拉结筋完美地和孔洞粘结结合在一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施工的效率和工程的工期,因此大部分施工单位或施工人员往往不会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从而使拉结筋预埋部分的抗拉拔能力和牢固性都存在隐患

因此,现有的拉结筋预埋过程中,预埋的质量

规范性和施工的高效性往往是相矛盾的,造成了施工单位规范地操作拉结筋植筋时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追求效率按习惯操作又难以保证拉结筋的牢固性,两者无法兼顾的情况下,使得大量施工操作无法严格遵守拉结筋的植筋规范,导致在现有的拉结筋预埋方式下,拉结筋的预埋质量堪忧r/>。
[0005]并且现有的拉结筋预埋方式,在预埋完成后往往会有部分拉结筋裸露在外端,直至在下一步砌体施工前,这些裸露的钢筋都有可能给施工人员经过时造成损伤,存在安全隐患

[0006]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拉结筋的连接方式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结筋的预埋结构,具有拉结便捷拉结效果牢固可靠的优点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拉结筋的预埋结构,包括前期结构混凝土

预埋锚固钢筋

直螺纹套筒

后期拉结钢筋

后期结构混凝土,所述前期结构混凝土开设有钻孔,所述预埋锚固钢筋位于所述钻孔内,所述预埋锚固钢筋浇注固定于所述前期结构混凝土内,所述直筒螺纹套管浇注于所述前期结构混凝土内,且位于所述钻孔最外端,所述预埋锚固钢筋外端开设有外螺纹一,所述直筒螺纹套管套设于所述预埋锚固钢筋外端,且所述直筒螺纹套管与所述预埋锚固钢筋螺纹连接,所述后期拉结钢筋一端外部开设有外螺纹二,所述后期拉结钢筋开设外螺纹二的一端穿过所述钻孔位于所述直螺纹套筒内与所述直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后期拉结钢筋另一端与所述后期结构混凝土浇注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前期结构混凝土为框架柱,所述后期结构混凝土为墙体

[0010]作为优选,所述预埋锚固钢筋的直径为
6mm

25mm
,所述后期拉结钢筋的直径为
6mm

25mm
,且所述预埋锚固钢筋和所述后期拉结钢筋的直径相同,所述预埋锚固钢筋的长度为
18

150cm
,所述后期拉结钢筋的长度为
18

150cm。。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结筋一般为直径为
6mm
的钢筋,而规范上的标准要求为
10
±
2mm
,因此施工中往往选择6‑
8mm
的直径,在非承重墙或者多墙体结构中,往往选择
6mm
,而拉结筋进入框架柱或墙体的长度两端不因低于
50cm
,因此此处选择
50

150cm。
[0012]作为优选,所述预埋锚固钢筋远离墙体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长度为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预埋锚固钢筋长度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挂钩加强预埋的强度,也使得预埋结构更加稳定

[0014]作为优选,所述前期结构混凝土为梁底,所述后期结构混凝土为二次结构柱

[0015]作为优选,所述预埋锚固钢筋的直径为6‑
25mm
,所述后期拉结钢筋的直径为6‑
25mm
,且所述预埋锚固钢筋和所述后期拉结钢筋的直径相同,所述预埋锚固钢筋的长度为
50

75cm
,所述后期拉结钢筋的长度为
30

50cm。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地梁梁底的钢筋一般选择8‑
10mm
,此处选择8‑
12cm
,且地梁的钢筋长度一般控制在
50

75cm
之间

[0017]作为优选,所述预埋锚固钢筋底部位于所述地梁梁底的底部上方3‑5公分处,所述直螺纹套筒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地梁梁底的上部三分之一高度处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梁上部钢筋的搭接位置最理想的是梁的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即把梁分为三段,中间的那段范围,并且尽量设置在三分之一处为宜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相比与规范化地钻孔注胶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操作方式更加简便,与规范地施工相比,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0020]2与现有施工单位不规范的施工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方式,所采用的连接机构,更加的稳固可靠,其牢固性和抗拉拔能力远远超过现有不规范的操作方式,且符合规范和保准的要求

[0021]3以上两点使得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和操作方式能够使得本领域在此种结构上的操作方式实现优化,从而使得更多施工单位能够采用更合理高效的方法,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也能达到规范上所要求的技术,从而使得本行业的操作模式有一次进步,使得拉结筋地设置这一方面能够在行业的工作质量上有一次提升

[0022]4本方式与预埋后就必然露出一部分钢筋的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式和结构更加安全稳定,即连即用,无需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防止露出钢筋的氧化生锈,也无法担心露出钢筋引起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1、
前期结构混凝土;
2、
后期结构混凝土;
3、
直螺纹套筒;
4、
预埋锚固钢筋;
5、
后期拉结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拉结筋的预埋结构,包括前期结构混凝土
(1)、
预埋锚固钢筋
(4)、
直螺纹套筒
(3)、
后期拉结钢筋
(5)、
后期结构混凝土
(2)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期结构混凝土
(1)
开设有钻孔,所述预埋锚固钢筋
(4)
位于所述钻孔内,所述预埋锚固钢筋
(4)
浇注固定于所述前期结构混凝土
(1)
内,所述直筒螺纹套管浇注于所述前期结构混凝土
(1)
内,且位于所述钻孔最外端,所述预埋锚固钢筋
(4)
外端开设有外螺纹一,所述直筒螺纹套管套设于所述预埋锚固钢筋
(4)
外端,且所述直筒螺纹套管与所述预埋锚固钢筋
(4)
螺纹连接,所述后期拉结钢筋
(5)
一端外部开设有外螺纹二,所述后期拉结钢筋
(5)
开设外螺纹二的一端穿过所述钻孔位于所述直螺纹套筒
(3)
内与所述直螺纹套筒
(3)
螺纹连接,所述后期拉结钢筋
(5)
另一端与所述后期结构混凝土
(2)
浇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结筋的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期结构混凝土
(1)
为框架柱,所述后期结构混凝土
(2)
为墙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结筋的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锚固钢筋
(4)
的直径为
6mm

25mm
,所述后期拉结钢筋
(5)
的直径为
6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棣根
申请(专利权)人:李棣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