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鳞翅目害虫幼虫内寄生蜂的一体化与规模化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03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鳞翅目害虫幼虫内寄生蜂的一体化与规模化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鳞翅目害虫幼虫内寄生蜂的一体化与规模化繁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鳞翅目害虫幼虫内寄生蜂的一体化与规模化繁殖方法,属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乃至国家的稳定

长期以来,水稻田间害虫的管理与防控严重依赖于杀虫剂

由于长期使用农药,造成了生产成本上升和环境污染,并在食物链中的逐渐累积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同时,由于不合理的滥用农药,造成了水稻生态系统乃至其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从植物保护的角度看,有害生物危害和化学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因此,转变传统的单纯的化学杀虫剂防治策略是势在必行的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手段

生物防治目前被认为是在可持续绿色防控中有效且安全的方案

[0003]在全国范围内,根据水稻田生物害虫发生危害情况大体分为主要害虫
(
包括稻纵卷叶螟

大螟

二化螟

三化螟等
)、
次要害虫
(
包括粘虫

稻苞虫

台湾稻螟等
)
和潜在害虫
(
包括稻螟蛉

草地贪夜蛾等
)。
而稻田中的寄生性天敌种类也十分丰富,比如在广东省稻田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有
385
种节肢动物,其中寄生蜂种类占有
167
种;而在福建稻田系统中发现有
16

67
种寄生蜂,占稻田天敌种类的
45.89


而常见的寄生蜂天敌包括在寄主卵期寄生的赤眼蜂属
Trichogramma
,被广泛运用到田间并且已经发展为商业化天敌昆虫产业;而幼虫期寄生蜂主要包括茧蜂科
Braconidae
和姬蜂科
Ichneumonidae
等种类,如螟黄足绒茧蜂

螟蛉盘绒茧蜂

二化螟盘绒茧蜂

中华钝唇姬蜂等

这些寄生蜂目前田间应用较少,但是依然具有巨大的防治潜力

[0004]水稻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
是我国很具破坏性的水稻害虫

二化螟盘绒茧蜂
Cotesia chilonis(Munakata)
属膜翅目
(Hymenoptera)
茧蜂科
(Braconidae)、
盘绒茧蜂属
Cotesia
,是水稻害虫二化螟幼虫期的优势内寄生蜂

该寄生蜂寄主专化型强,在田间对各代二化螟均可寄生,寄生率在
10

30
%左右;而对越冬代二化螟的寄生率在
30
%左右,而在江苏最高可达
90


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重要天敌昆虫,对二化螟田间种群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我们实验室前期对该蜂的生物学习性和室内繁殖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是传统的繁殖过程繁琐,且需要较大的人力

因此,本专利以二化螟盘绒茧蜂为典型代表提供了一种水稻鳞翅目害虫幼虫内寄生蜂的一体化与规模化繁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稻鳞翅目害虫幼虫内寄生蜂的一体化与规模化繁殖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水稻鳞翅目害虫幼虫内寄生蜂的一体化与规模化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
1)、
准备寄生蜂一体化饲养繁殖装置,寄生蜂一体化饲养繁殖装置包括上层装置

下层装置,所述上层装置的顶部

底部开口,上层装置的顶部开口处盖有上盖,上盖上设有透气孔,且上盖的侧边还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卡扣;所述下层装置的顶部开口,下层装置的侧边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上层装置位于下层装置的上边,上层装置的底部开口对应着下层装置的顶部开口,且上层装置

下层装置之间设有纱网,通过纱网将上层装置

下层装置隔开;上盖连接件上的卡扣扣住下层装置上的卡槽,使得上层装置

下层装置紧紧贴合连接为寄生蜂一体化饲养繁殖装置;
[0009]在寄生蜂一体化饲养繁殖装置中,将即将羽化的寄生蜂茧放入寄生蜂一体化饲养繁殖装置的下层装置中,在下层装置上设置上纱网并连接上层装置;卡扣扣住下层装置上的卡槽,上层装置

下层装置紧紧贴合;在
26

28℃
,光暗比为
16:8

RH

60

70
%,光强
1200lux
的条件下饲养即将羽化的寄生蜂茧,观察寄生蜂的羽化情况;
[0010]在使用过程中,寄生蜂茧与营养液放置在下层装置,羽化后即可以获得营养物质,并充分交配;羽化寄生蜂可快速穿过纱网,寻找未被寄生寄主进行繁殖;
[0011]步骤
2)、
寄主幼虫龄期的筛选与应用;
[0012]待步骤
1)
中寄生蜂大部分羽化后,根据室内繁殖时寄生蜂与寄主的密度比,将多个寄主放置于上层装置,然后卡扣扣住下层装置上的卡槽,用遮光布包严在避光条件下寄生产卵;羽化后的寄生蜂可快速穿过纱网,寻找未被寄生寄主进行繁殖;
[0013]步骤
3)、
寄主幼虫的自由更换;
[0014]待步骤
2)
中,上层装置的未被寄生寄主完成寄生后,打开卡扣,先在下层装置中补充营养液,然后在上层装置挑出被寄生寄主,再重新接入未寄生的寄主;重复步骤至雌性寄生蜂死亡;
[0015]步骤
4)、
寄生后寄主的饲养;
[0016]将步骤
3)
中挑出的被寄生寄主幼虫放入饲养瓶,同时用黑布封住饲养瓶口;放入温度
26

28℃
,光暗比为
16:8

RH

60

70
%,光强
1200lux
的条件下,提供新鲜的食物直到寄生蜂从寄生体内啮出结茧;
[0017]步骤
5)、
未寄生寄主的再应用;
[0018]将步骤
4)
中体内没有寄生成功的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稻鳞翅目害虫幼虫内寄生蜂的一体化与规模化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准备寄生蜂一体化饲养繁殖装置,寄生蜂一体化饲养繁殖装置包括上层装置(5)

下层装置(3),所述上层装置(5)的顶部

底部开口,上层装置(5)的顶部开口处盖有上盖(6),上盖(6)上设有透气孔(8),且上盖(6)的侧边还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卡扣(7);所述下层装置(3)的顶部开口,下层装置(3)的侧边设有与卡扣(7)相匹配的卡槽;上层装置(5)位于下层装置(3)的上边,上层装置(5)的底部开口对应着下层装置(3)的顶部开口,且上层装置(5)

下层装置(3)之间设有纱网(4),通过纱网(4)将上层装置(5)

下层装置(3)隔开;上盖(6)连接件上的卡扣(7)扣住下层装置(3)上的卡槽,使得上层装置(5)

下层装置(3)紧紧贴合连接为寄生蜂一体化饲养繁殖装置;在寄生蜂一体化饲养繁殖装置中,将即将羽化的寄生蜂茧(1)放入寄生蜂一体化饲养繁殖装置的下层装置(3)中,在下层装置(3)上设置上纱网(4)并连接上层装置(5);卡扣(7)扣住下层装置(3)上的卡槽,上层装置(5)

下层装置(3)紧紧贴合;在
26

28℃
,光暗比为
16:8

RH

60

70%
,光强
1200lux
的条件下饲养即将羽化的寄生蜂茧(1),观察寄生蜂的羽化情况;在使用过程中,寄生蜂茧(1)与营养液(2)放置在下层装置(3),羽化后即可以获得营养物质,并充分交配;步骤2)

寄主幼虫龄期的筛选与应用;待步骤1)中寄生蜂大部分羽化后,根据室内繁殖时寄生蜂与寄主的密度比,将多个未被寄生寄主(
11
)放置于上层装置(5),然后卡扣(7)扣住下层装置(3)上的卡槽,用遮光布包严在避光条件下寄生产卵;羽化后的寄生蜂可快速穿过纱网(4),寻找未被寄生寄主(
11
)进行繁殖;步骤3)

寄主幼虫的自由更换;待步骤2)中,上层装置(5)的未被寄生寄主(
11
)完成寄生后,打开卡扣(7),先在下层装置(3)中补充营养液(2),然后在上层装置(5)挑出被寄生寄主(
12
),再重新接入未寄生寄主(
11
);重复步骤至雌性寄生蜂死亡;步骤4)

寄生后寄主的饲养;将步骤3)中挑出的被寄生寄主幼虫放入饲养瓶,同时用黑布(
15
)封住饲养瓶口;放入温度
26

28℃
,光暗比为
16:8

R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明星黎栓杆董传磊董红刚史晓利杜予州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