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82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2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EPC模型的智能法律合约生成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合约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
EPC
模型的智能法律合约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底层技术之一,正在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智能法律合约是涵盖了法律要素的智能合约,旨在将合同构成要素

法律合同的条款和条件编码为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结合了法律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和智能合约的自动化执行能力

[0003]然而,由于合同条款和相应代码之间的概念差异,设计和开发智能法律合约需要来自不同领域专家的密切合作,但领域涉众不易理解合同,开发人员也很难高效地编写无错误的代码

因此使用表达能力强

抽象层次高的中间语言构建智能法律合约的形式化模型是有价值和必要的

[0004]目前研究中使用的
BPMN
业务流程建模语言所生成的智能法律合约模型比较注重合约中细节的实施,普遍存在表达复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
EPC
模型的智能法律合约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预设
EPC
模型元素与预设智能法律合约元素的第一对应关系;基于预设
EPC
模型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对目标法律合约进行建模,生成智能法律合约的
EPC
模型,并利用预设的
EPML
标记语言表征所述智能法律合约的
EPC
模型,以将所述智能法律合约的
EPC
模型转换为
EPML
标记语言表示的智能法律合约形式化模型;根据所述
EPML
标记语言构建关键字映射规则,并基于所述关键字映射规则,将所述智能法律合约形式化模型转换为目标智能法律合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目标智能法律合约导入预设智能合约集成开发环境,并通过所述预设智能合约集成开发环境编译所述目标智能法律合约,以对所述目标智能法律合约的语法结构和合约逻辑进行正确性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预设
EPC
模型的组织单元元素与所述智能法律合约的参与方角色的对应关系

所述预设
EPC
模型的事件元素与所述预设智能法律合约的触发事件的对应关系

所述预设
EPC
模型的功能元素与所述预设智能法律合约的操作函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预设
EPC
模型中的控制流元素与所述预设智能法律合约的控制流程对应关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
EPC
模型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对目标法律合约进行建模,生成智能法律合约的
EPC
模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法律合约的业务需求;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通过所述预设
EPC
模型的图形化工具,将所述业务需求转化为所述智能法律合约的
EPC
模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的
EPML
标记语言表征所述智能法律合约的
EPC
模型,以将所述智能法律合约的
EPC
模型转换为
EPML
标记语言表示的智能法律合约形式化模型,包括:确定所述预设
EPC
模型元素与预设
EPML
标记语言语法的第二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将所述
EPC
模型中的各个元素映射到所述
EPML
标记语言的对应元素中,以生成所述
EPML
标记语言表示的智能法律合约形式化模型
。6.
一种基于
EPC
模型的智能法律合约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胜刘文婷朱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财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