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047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8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及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输入多输出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可有效降低干扰及系统开销,提升系统容量,是
MIMO
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关键技术,在基于码本传输的
MIMO
上行系统中,码本设计也是预编码技术中重要的一部分

现有
MIMO
上行传输部分天线相干传输码字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量为4,即现有
MIMO
上行部分天线相干传输码字仅支持最大4天线端口最大4层的传输,在
MIMO
上行传输天线端口增强时,无法满足增强后天线端口的传输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及装置

通信设备

通信系统

>存储介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网络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配置信息,向具有
N
天线端口的进行多输入多输出
MIMO
上行传输的用户设备
UE
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其中
N
为正偶数;其中所述预配置信息包括根据
MIMO
上行传输对应的
N/2
天线端口1层至
N/2
天线端口
N/2
层中的每层的全相干传输或部分相干传输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确定的多个码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置信息包括的
K
个码字中任两个码字间的欧式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和
/
或所述每两个码字间的欧式距离之和大于等于所述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的任意
K
个码字中的每两个码字间的欧式距离之和;或所述预配置信息包括的
K
个码字中任两个码字间的余弦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和
/
或所述每两个码字间的余弦相似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的任意
K
个码字中的每两个码字间的余弦相似度之和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置信息是基于以下中至少一种,根据
MIMO
上行传输对应的
N/2
天线端口1层至
N/2
天线端口
N/2
层中的每层的全相干传输或部分相干传输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来确定的:码字特征,其中码字特征包括码字间欧式距离或码字间余弦相似度;
L
层数据在天线端口组间的划分方式,其中
L
为小于等于
N
的正整数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置信息是通过以下步骤根据
MIMO
上行传输对应的
N/2
天线端口1层至
N/2
天线端口
N/2
层中的每层的全相干传输或部分相干传输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来确定的:根据码字间欧式距离或码字间余弦相似度从所述
N/2
天线端口每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码字;根据从所述
N/2
天线端口每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确定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码字,确定所述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多个码字;或根据
L
层数据在天线端口组间的划分方式,确定所述
N/2
天线端口的1层至
N/2
天线端口
N/2
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根据所述
N/2
天线端口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确定所述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多个码字;或根据码字间欧式距离或码字间余弦相似度从所述
N/2
天线端口每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码字;根据
L
层数据在天线端口组间的划分方式,确定所述
N/2
天线端口的1层至
N/2
天线端口
N/2
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根据从所述
N/2
天线端口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确定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码字,确定所述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多个码字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
N/2
天线端口每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码字包括:
a,
从所述第一码字集合中选择任一码字
Wa
放入第一码字子集中;
b,
从所述第一码字集合中选择码字
Wb
到所述第一码字子集中,其中所述码字
Wb
是所述第一码字集合中与码字
Wa
之间的余弦相似度最小的一个或多个码字中具有最小索引的码
字,或所述码字
Wb
是所述第一码字集合中与码字
Wa
之间的欧式距离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码字中具有最小索引的码字;
c,
从所述第一码字集合中选择码字
Wc
到所述第一码字子集中,其中所述码字
Wc
是所述第一码字集合中与所述第一码字子集中的各码字之间的各余弦相似度之和最小的一个或多个码字中各余弦相似度的方差最小的一个或多个码字中具有最小索引的码字,或所述码字
Wc
是所述第一码字集合中与所述第一码字子集中的各码字之间的各欧式距离之和最大的一个或多个码字中各欧式距离的方差最小的一个或多个码字中具有最小索引的码字;
d,
重复上述步骤
c
直至所述第一码字子集的码字数量达到预设数目,将所述第一码字子集中的码字作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码字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天线端口被分组成两组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组以及第二天线端口组,且每个天线端口组内所有天线端口全相干传输以及不同天线端口组间的天线端口非相干传输,所述
L
层数据在天线端口组间的划分方式包括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
L
层数据划分到第一组以及第二组中的任一个或两个中,其中所述第一组包括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组,以及所述第二组包括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组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天线端口被分组成四组包括:第一天线端口组

第二天线端口组

第三天线端口组以及第四天线端口组,且每个天线端口组内所有天线端口全相干传输以及不同天线端口组间的天线端口非相干传输,所述
L
层数据在天线端口组间的划分方式包括按照预设规则将所述
L
层数据划分到第一组以及第二组中的任一个或两个中,其中所述第一组包括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端口组,以及所述第二组包括所述第三天线端口组和所述第四天线端口组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L
层数据中的
L
M
层数据被划分到第一组以及所述
L
层数据中的
L
N
层数据被划分到第二组;所述确定所述
N/2
天线端口的1层至
N/2
天线端口
N/2
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包括:确定所述
N/2
天线端口的
L
M
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和所述
N/2
天线端口的
L
N
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其中,
L
M

L
N
为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可能正整数:
L
M
+L
N

L。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
L
小于等于
N/2
时,
L
M

L
N
还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L
M

L
N
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
L
M

L
N
中任一个等于0且另一个等于
L。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
L
大于
N/2
时,
L
M

L
N
还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L
M

L
N
为小于等于
N/2
的正整数,且
L
M

L
N
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
L
M

L
N
为小于等于
N/2
的正整数,
L
M
小于等于
L
N
,且
L
M

L
N
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
L
M

L
N
为小于等于
N/2
的正整数
。11.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多个码字包括:
通过将所确定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的码字进行组合变换或通过将所确定的一个或多个码字进行组合变换,确定所述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多个码字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包括1个码字域,所述码字域用于指示所述预配置信息中的一个码字
。13.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多个码字包括:将所确定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的码字或所确定的一个或多个码字确定为所述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多个码字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置信息是通过以下步骤根据
MIMO
上行传输对应的
N/2
天线端口1层至
N/2
天线端口
N/2
层中的每层的全相干传输或部分相干传输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来确定的:将所述
N/2
天线端口每层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的码字确定为所述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多个码字
。15.
如权利要求
13

14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包括两个码字域,每个码字域用于指示所述预配置信息中的一个码字
。16.
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具有
N
天线端口的进行多输入多输出
MIMO
上行传输的用户设备
UE
执行,其中
N
为正偶数,所述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以及根据预配置信息和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确定部分相干码字;其中所述预配置信息包括根据
MIMO
上行传输对应的
N/2
天线端口1层至
N/2
天线端口
N/2
层中的每层的全相干传输或部分相干传输的相应第一码字集合确定的多个码字
。17.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置信息包括的多个码字中任两个码字间的欧式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且所述每两个码字间的欧式距离大于所述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的未包括在所述预配置信息中的每两个码字间的欧式距离;或所述预配置信息包括的多个码字中任两个码字间的余弦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阈值,且所述每两个码字间的余弦相似度小于所述相应第一码字集合中的未包括在所述预配置信息中的每两个码字间的余弦相似度
。18.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配置信息是基于以下中至少一种,根据
MIMO
上行传输对应的
N/2
天线端口1层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宇高雪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