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压驱注水的分层压驱装置及其压驱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压驱注水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驱注水的分层压驱装置及其压驱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压驱技术是压裂技术的升级版,是一种“补能
+
渗析
+
驱洗
+
压裂”相结合的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
压驱注水是提升低渗
、
特低渗
、
致密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技术手段
。
在常规注水开发中,只能通过地下孔隙让水慢慢渗入地层,补充能量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地层消耗的速度,而压驱注水是把注水从渗变成灌,可以短期快速恢复地层能量
。
[0003]目前压驱注水存在多层压驱施工周期长,压驱后压力扩散时间长,压驱换层和转正常注水占井长等问题
。
由于压驱注水是通过超破裂压力
、
高排量快速注水,在极短时间内注入常规注水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水量,在注水井周围形成高压区,压驱注水和压力扩散过程中周边油井均关井,因此尽量要求压力缓慢
、
均匀扩散,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对实时测控的分层压驱装置的耐压等级要求极为严苛
。
[0004]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井产能和油藏采收率,急需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彻底解放低渗油藏产能,实现低渗油藏储量的高效动用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压驱注水的分层压驱装置及其压驱系统,其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压驱注水的分层压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偏心套设的内护管和外护管,所述内护管的外周和外护管的内周之间形成用于注入液经过的偏心环形过流通道,所述内护管的上端部分为密闭腔,所述内护管的下端部分为与所述偏心环形过流通道下端贯通的空腔,所述密闭腔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空腔的上端径向设置有与其贯通的出水口(
17
),所述注入液经偏心环形过流通道流入所述空腔后由出水口(
17
)流出,所述控制组件延伸进所述空腔的上端控制所述出水口(
17
)的开口大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驱注水的分层压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管的外部上下端分别贯通连接有上接头(
101
)和下接头(
107
),所述内护管包括长内护管(
103
)和短内护管(
105
),所述长内护管(
103
)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接头(
101
),所述短内护管(
105
)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接头(
107
),所述长内护管(
103
)的另一端和短内护管(
105
)的另一端通过中间接头(
104
)连接;所述偏心环形过流通道包括上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1
)和下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3
),所述长内护管(
103
)和外套管之间形成所述上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1
),所述短内护管(
105
)和外套管之间形成所述下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3
),所述中间接头(
104
)的轴向设置有偏心过液通道(
12
)和水嘴过液通道(
16
),所述中间接头(
104
)的径向设置有与水嘴过液通道(
16
)连通的所述出水口(
17
),所述偏心过液通道(
12
)的上下端分别贯通连接所述上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1
)和下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3
),所述水嘴过液通道(
16
)与所述下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3
)的下端贯通,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中间接头(
104
)上端向下延伸进所述出水口(
17
)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压驱注水的分层压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管包括套设在中间接头(
104
)两端的长外护管(
102
)和短外护管(
106
),所述长外护管(
102
)通过中间接头(
104
)与短外护管(
106
)贯通,所述长内护管(
103
)的外周和长外护管(
102
)的内周之间形成所述上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1
),所述短内护管(
105
)的外周和短外护管(
106
)的内周之间形成所述下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3
);所述注入液进入上接头(
101
)后依次经上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1
)
、
偏心过液通道(
12
)和下偏心环形过流通道(
13
)后一部分从下接头(
107
)流出,另一部分经水嘴过液通道(
16
)从出水口(
17
)流出注入地层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压驱注水的分层压驱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莉,张丑良,彭伯秋,李彦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洛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