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及污染水域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025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污染治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及污染水域治理方法,包括远程无人控制船体,所述船体下部设置有液舱,液舱上方设置有菌剂舱,菌剂舱与液舱通过放菌通道连通;所述船体内安装有根据目标深度进行水样取样和菌剂投放的采投机构,所述采投机构包括向液舱供水和排菌液的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从船体内延伸到船体外的软管,软管第一端连接转动轴管,软管第二端连接采投铧头;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河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及污染水域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污染治理领域,涉及一种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及污染水域治理方法,特别是河流

湖泊及底泥污染治理船及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河流

湖泊是水资源

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要载体,河流

湖泊水环境的污染特征及生态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课题

河流和湖泊污染具有以下特征:多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工业

农业和城市化活动导致了大量工农业废水

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等进入河流和湖泊,使水环境受到污染

[0003]持久性:水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具有持久性,例如重金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

它们不易分解,会长期存在于水体和底泥中,并不断积累,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潜在风险

[0004]扩散性:河流和湖泊是由水流组成的自然系统,是陆地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可从上游扩散到下游,从而影响到更大范围的水域和生态系统

这种扩散性增加了污染治理难度

[0005]生态破坏性:河流和湖泊中的污染物质可能会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导致种群减少,影响河流和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水体富营养化是河流和湖泊的常见问题,过多的营养物质(如氮
、<br/>磷)进入水体会引发藻类过度生长,形成赤潮等现象,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0006]影响生产生活:河流和湖泊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水水源,还提供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等

若水体受到污染,会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0007]因此,开展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0008]利用微生物技术治理污染水域具有安全性高

处理效果好

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并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但由于水域环境较为复杂,不同水域的水体和底泥具有不同的污染特征,如何保证微生物治理技术过程可控

保证微生物活性和稳定性,提高治理效率,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

湖泊污染微生物治理的无人船,保证微生物活性和稳定性,使微生物治理技术过程可控,进而保障河道

湖泊治理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前述无人船对污染水域进行微生物菌剂治理的方法

[0011]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改革创新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包括远程无人控制船体,船体内安装有无人航行控制装置,所述船体下部设置有液舱,液舱上方设置有
菌剂舱,菌剂舱与液舱通过放菌通道连通;所述船体内安装有根据目标深度进行水样取样和菌剂投放的采投机构,所述采投机构包括向液舱供水和排菌液的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从船体内延伸到船体外的软管,软管第一端连接卷扬所述软管的转动轴管,软管第二端连接采投铧头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液舱包括第一液舱和第二液舱,第一液舱和第二液舱位于船体下部的两侧,构成双体船结构;所述第一液舱和第二液舱通过连通器连通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船体的底部宽于中部和上部;所述船体上方安装有顶盖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船体的上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卷扬舱

动力舱和舵控制舱;菌剂舱包括第一菌剂舱和第二菌剂舱,第一菌剂舱和第二菌剂舱分设在船体上部的两侧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转动轴管

软管

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转动轴管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转动轴管的一端通过旋转法兰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连通第一菌剂舱或第一液舱,第一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泵;转动轴管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法兰与第二管道连接,第二管道连通第二液舱或第二菌剂舱,第二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泵;软管与转动轴管固定连接,软管的自由端延伸至船体下方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采投铧头为
L
形钝刀结构,背厚腹窄,所述采投铧头内设置有与软管连通的采投孔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无人航行控制装置包括桨叶驱动机构和尾舵控制装置,桨叶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和曲柄连杆组件控制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前后往复运动;还包括若干个第一摇臂和若干个第二摇臂,第一摇臂为三角形,包括一与船体转动配合的固定角

一与第一传动板转动连接的转动角和一用于固定第一桨叶的夹持角;第二摇臂构型与第一摇臂相同,第二摇臂与第二传动板连接,第二摇臂与第二桨叶连接,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不平行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带轮传动组件和齿轮传动组件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动板为框结构,若干个第一摇臂对称设置在第一传动板两侧;所述第二传动板为框结构,若干个第二摇臂对称设置在第二传动板两侧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治理方法,使用前述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包括如下步骤:
S1、
控制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到目标区域,控制采投机构采集目标深度的水样或污泥样品;
S2、
对采集的水样或污泥样品进行污染物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能够治理该水样或污泥样品的目标微生物;
S3、
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携带目标微生物返回所述目标区域,待菌剂在液
舱内活化完成后,控制采投机构,将活化菌液投放到所述目标深度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
本专利技术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通过设置采投机构,便于从河道

湖泊中提取水样到液舱中,可用于实验室检测并分析水环境的污染特征,从而筛选适宜治理该水域的目标微生物;液舱携带目标微生物菌剂返回治理水域进行投放,使微生物治理技术过程可控,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包括远程无人控制船体,船体内安装有无人航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下部设置有液舱,液舱上方设置有菌剂舱,菌剂舱与液舱通过放菌通道连通;所述船体内安装有根据目标深度进行水样取样和菌剂投放的采投机构,所述采投机构包括向液舱供水和排菌液的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从船体内延伸到船体外的软管,软管第一端连接卷扬所述软管的转动轴管,软管第二端连接采投铧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舱包括第一液舱和第二液舱,第一液舱和第二液舱位于船体下部的两侧,构成双体船结构;所述第一液舱和第二液舱通过连通器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底部宽于中部和上部;所述船体上方安装有顶盖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上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卷扬舱

动力舱和舵控制舱;菌剂舱包括第一菌剂舱和第二菌剂舱,第一菌剂舱和第二菌剂舱分设在船体上部的两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转动轴管

软管

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转动轴管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转动轴管的一端通过旋转法兰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连通第一菌剂舱或第一液舱,第一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泵;转动轴管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法兰与第二管道连接,第二管道连通第二液舱或第二菌剂舱,第二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泵;软管与转动轴管固定连接,软管的自由端延伸至船体下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染水域微生物菌剂投放船,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庆霖徐贤张济龙王承俊魏莉李婧王祉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天晟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