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16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0003]参考图1,在相关技术中,
AR/VR
头戴式显示设备一般包括显示装置
210
和镜片
220。AR/VR
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佩戴者可以透过镜片
220
观看到外界画面

而且,显示装置
210
可以在虚拟图像投射至镜片
220
上,以供佩戴者观看

[0004]由于显示装置
210
在不同角度下出射的光线的光强度不同,通常是小视角下发光强度大,大视角下发光强度小,这就造成投射至镜片
220
并传递至佩戴者的眼睛的光线的强度不同,造成人眼看到的画面亮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装置和镜片;所述镜片包括内侧和外侧,所述外侧具有投影区,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部朝向所述投影区,所述显示部的朝向所述投影区的表面设有第一液晶调光片,所述内侧设有第二液晶调光片,所述显示部发出的光线能够依次透过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

所述镜片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后,投射至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眼睛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

第一液晶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由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子电极拼接而成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层

第二液晶层和第四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由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二子电极拼接而成

[001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00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调整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的出光角度,以使所述显示部发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发散,而对应投射至所述投影区调整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的出光角度,以使投射至所述投影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聚光收敛,而对应投射至所述佩戴者的眼睛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

第一液晶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由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子电
极拼接而成所述调整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的出光角度,以使所述显示部发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发散,而对应投射至所述投影区,包括:基于所述显示部的轮廓尺寸

所述投影区的轮廓尺寸

以及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投影区的间距,调整各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电压,以调整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的出光角度,以使得所述显示部发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发散,而对应投射至所述投影区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层

第二液晶层和第四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由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二子电极拼接而成所述调整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的出光角度,以使投射至所述投影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聚光收敛,而对应投射至所述佩戴者的眼睛,包括:基于所述投影区的轮廓尺寸

以及所述投影区与所述佩戴者的眼睛的间距,调整各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电压,以调整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的出光角度,以使得投射至所述投影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聚光收敛,而对应投射至所述佩戴者的眼睛

[0014]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射向所述镜片的环境光的光强参数基于所述光强参数调整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的透光率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的透光率,以使所述显示装置发出的光线依次透过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后,强度处于第一预设区间,所述环境光透过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后,强度处于第二预设区间

[0015]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佩戴者的眼睛的屈光度基于所述屈光度调整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的焦距

[0016]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控制装置

[00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包括: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的出光角度,以使所述显示部发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发散,而对应投射至所述投影区,以及调整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的出光角度,以使投射至所述投影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聚光收敛,而对应投射至所述佩戴者的眼睛

[0018]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环境光检测器,用于确定射向所述镜片的环境光的光强参数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光强参数调整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的透光率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的透光率,以使所述显示装置发出的光线依次透过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后,强度处于第一预设区间,所述环境光透过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后,强度处于第二预设区间

[0019]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2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由于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表面设有第一液晶调光片,从而可以基于液晶的电光效应的原理,调整第一液晶调光片的液晶的排列状态,进而达到调整透过液晶的光线的出射角度的效果,以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发出的光线能够对应地投射至投影区的各区域

进而,可以通过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发出的光线对应地投射至投影区的各区域的方式,达到提升投射至投影区的光线的均匀性的效果

[0021]由于镜片的内侧设有第二液晶调光片,从而,可以基于液晶的电光效应的原理,调整第二液晶调光片的液晶的排列状态,以达到调整第二液晶调光片的焦距的效果

从而,使得第二液晶调光片能够起到类似近视镜片或远视镜片的作用

这样,佩戴者在不佩戴近视
眼镜或老花眼镜的情况下,也能够较清楚地看到头戴式显示设备所呈现的画面

[0022]此外,还可以通过对第一液晶调光片和第二液晶调光片的液晶排列状态进行调整的方式,达到调整第一液晶调光片和第二液晶调光片的透光率的效果

进而,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液晶调光片和第二液晶调光片的透光率的方式,对由显示装置发出并射向佩戴者的眼睛的光线的强度进行调整;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液晶调光片的透光率的方式,对环境中射向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装置
(110)
和镜片
(120)
;所述镜片
(120)
包括内侧和外侧,所述外侧具有投影区,所述显示装置
(110)
的显示部朝向所述投影区,所述显示部的朝向所述投影区的表面设有第一液晶调光片
(130)
,所述内侧设有第二液晶调光片
(140)
,所述显示部发出的光线能够依次透过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
(130)、
所述镜片
(120)
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
(140)
后,投射至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佩戴者的眼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
(130)
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
(131)、
第一液晶层
(132)
和第二电极层
(133)
;所述第一电极层
(131)
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133)
中的至少一者由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子电极
(1331)
拼接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
(140)
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层

第二液晶层和第四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中的至少一者由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二子电极拼接而成
。4.
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调整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
(130)
的出光角度,以使所述显示部发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发散,而对应投射至所述投影区;调整所述第二液晶调光片
(140)
的出光角度,以使投射至所述投影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聚光收敛,而对应投射至所述佩戴者的眼睛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
(130)
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
(131)、
第一液晶层
(132)
和第二电极层
(133)
;所述第一电极层
(131)
和所述第二电极层
(133)
中的至少一者由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子电极
(1331)
拼接而成;所述调整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
(130)
的出光角度,以使所述显示部发出的光线由中心向外侧逐渐发散,而对应投射至所述投影区,包括:基于所述显示部的轮廓尺寸

所述投影区的轮廓尺寸

以及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投影区的间距,调整各所述第一子电极
(1331)
的电压,以调整所述第一液晶调光片
(1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小舟申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