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989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调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包括,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调整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平井以泄油面积大

生产井段长

产量高等优势,对有效开发外围低渗透油田有明显优势,在各油田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水平井渗流特点的复杂性以及油藏自身特殊性,逐渐暴露出见水后含水上升快导致稳产时间短

产量递减快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水平井来水方向研究,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开发效果

目前通常以示踪剂验证

水驱前缘测试
、IPI
测试为辅来识别来水方向,为后续调整提供依据;上述常用方法普遍存在相对成本较高,测试周期长,取样工作量大等问题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
CN107503739A
,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平井判别来水方向的压力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水平井井底压力变化数据;考虑周围注水井工作制度的变化,设计注水井与水平井之间的干扰试井;建立注水井干扰下的水平井井底压力分析图版;对测得的井底压力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不同注水井改变注水量下的储层参数,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注水井工作制度下拟合得到的参数,确定井间连通情况,判别来水方向

[0004]当前的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取样工作量大且对于油田的开采不能够达到降本提效

改善开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取样工作量大且对于油田的开采不能够达到降本提效

改善开发效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包括,
[0007]步骤
S1
:确定水平井因素集;
[0008]步骤
S2
:利用模糊分布函数法求取每一项指标的隶属度的大小,并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0009]步骤
S3
:通过1‑9比率标度方法构成判断矩阵,并通过判断矩阵构造等价矩阵,根据已求得的等价矩阵用方根法求权重,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果;
[0010]步骤
S4
:进行模糊综合评判运算,将模糊变换得到的模糊向量转换成所需形式的结论;
[0011]步骤
S5
:按照确定的权重计算各井组的实际井组受效性,根据实际井组受效性与预设的标准井组受效性判定是否对水平井的因素集内的因素进行及时调整或对油层内全部井组进行调节;
[0012]其中,在所述步骤
S5
中,对各所述井组进行单点井组受效性对比与整体井组受效
性对比,根据所述单点井组受效性对比确定各井组的受效性等级,并判定是否对所述水平井的因素集内的因素进行及时调整,通过所述受效性等级的不同计算不同受效性等级下的评分,并根据不同等级的所述评分计算整体井组受效性评价值,从而确定是否对油层内全部井组进行调节

[0013]进一步地,将所述任一油层按照井组数量划分为若干检测点位,并根据获取的所述实际井组受效性进行井组受效性对比,所述井组受效性对比包括单点井组受效性对比与整体井组受效性对比

[0014]进一步地,根据获取的所述实际井组受效性与设定的所述标准井组受效性进行所述单点井组受效性对比确定各井组的受效性等级,
[0015]基于井组的所述受效性等级为高级受效性的条件下,实际井组受效性与标准井组受效性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的受效性差值评价值,且实际井组受效性大于标准井组受效性;
[0016]基于井组的所述受效性等级为低级受效性的条件下,实际井组受效性与标准井组受效性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的受效性差值评价值,且实际井组受效性小于标准井组受效性

[0017]进一步地,基于注水井动态因素中达到预设的水井动态最大调节值的项目个数大于等于一项的条件下,判定采油井中各动态因素未达到其各自对应的可行性调节值;
[0018]基于所述注水井动态因素中达到预设的所述水井动态最大调节值的项目个数小于一项的条件下,判定所述采油井中各动态因素达到其各自对应的所述可行性调节值

[0019]进一步地,基于所述采油井中各动态因素未达到其各自对应的所述可行性调节值的条件下,对所述注水井动态因素中符合单一调节条件的项目进行调节并对采油井动态因素进行调节;
[0020]基于所述采油井中各动态因素达到其各自对应的所述可行性调节值的条件下,增加该井组内注水井和采油井的数量或控制该井组停止运行一段时间;
[0021]其中,所述单一调节条件为所述注水井内任一动态因素未达到其对应的所述水井动态最大调节值时的情况

[0022]进一步地,将获取的所述高级受效性的所述井组和所述低级受效性的所述井组进行整合,包括,高级点位和低级点位,
[0023]基于计算所述高级点位下的高级评分的条件下,设置有高级点位的所述实际井组受效性对所述高级评分的第一计算补偿参数;
[0024]基于计算所述低级点位下的低级评分的条件下,设置有低级点位的所述实际井组受效性对所述低级评分的第二计算补偿参数

[0025]进一步地,若根据获取的整体井组受效性评价值确定整体油层内的全部井组不需要进行调节,则判定所述油层内油开采量充足

[0026]进一步地,若根据获取的整体井组受效性评价值确定整体油层内的全部井组需要进行调节,则重新确定所述井组的注采井网并重新确定井组的注采参数

[0027]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1
中,所述因素集是指影响受效井形成的所有方面或因素构成的集合;注水井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因素集
U
注水井
为:
U
注水井

{U1,
U2,
U3,
U4,
U5,
U6,
U7}
,其中,
U1为有效厚度,
U2为平均渗透率,
U3为单层突进系数,
U4为日注水量,
U5为注水油压,
U6为
视吸水指数,
U7为单位厚度累积注水量;采油井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因素集
U
采油井
为:
U
采油井

{U
’1,
U
’2,
U
’3,
U
’4,
U
’5}
,其中,
U
’1为有效厚度,
U
’2为平均渗透率,
U
’3为单层突进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
:确定水平井因素集;步骤
S2
:利用模糊分布函数法求取每一项指标的隶属度的大小,并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步骤
S3
:通过1‑9比率标度方法构成判断矩阵,并通过判断矩阵构造等价矩阵,根据已求得的等价矩阵用方根法求权重,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果;步骤
S4
:进行模糊综合评判运算,将模糊变换得到的模糊向量转换成所需形式的结论;步骤
S5
:按照确定的权重计算各井组的实际井组受效性,根据实际井组受效性与预设的标准井组受效性判定是否对水平井的因素集内的因素进行及时调整或对油层内全部井组进行调节;其中,在所述步骤
S5
中,对各所述井组进行单点井组受效性对比与整体井组受效性对比,根据所述单点井组受效性对比确定各井组的受效性等级,并判定是否对所述水平井的因素集内的因素进行及时调整,通过所述受效性等级的不同计算不同受效性等级下的评分,并根据不同等级的所述评分计算整体井组受效性评价值,从而确定是否对油层内全部井组进行调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任一油层按照井组数量划分为若干检测点位,并根据获取的所述实际井组受效性进行井组受效性对比,所述井组受效性对比包括单点井组受效性对比与整体井组受效性对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实际井组受效性与设定的所述标准井组受效性进行所述单点井组受效性对比确定各井组的受效性等级,基于井组的所述受效性等级为高级受效性的条件下,实际井组受效性与标准井组受效性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的受效性差值评价值,且实际井组受效性大于标准井组受效性;基于井组的所述受效性等级为低级受效性的条件下,实际井组受效性与标准井组受效性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的受效性差值评价值,且实际井组受效性小于标准井组受效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注水井动态因素中达到预设的水井动态最大调节值的项目个数大于等于一项的条件下,判定采油井中各动态因素未达到其各自对应的可行性调节值;基于所述注水井动态因素中达到预设的所述水井动态最大调节值的项目个数小于一项的条件下,判定所述采油井中各动态因素达到其各自对应的所述可行性调节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采油井中各动态因素未达到其各自对应的所述可行性调节值的条件下,对所述注水井动态因素中符合单一调节条件的项目进行调节并对采油井动态因素进行调节;基于所述采油井中各动态因素达到其各自对应的所述可行性调节值的条件下,增加该井组内注水井和采油井的数量或控制该井组停止运行一段时间;
其中,所述单一调节条件为所述注水井内任一动态因素未达到其对应的所述水井动态最大调节值时的情况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综合判别参数法识别水平井来水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取的所述高级受效性的所述井组和所述低级受效性的所述井组进行整合,包括,高级点位和低级点位,基于计算所述高级点位下的高级评分的条件下,设置有高级点位的所述实际井组受效性对所述高级评分的第一计算补偿参数;基于计算所述低级点位下的低级评分的条件下,设置有低级点位的所述实际井组受效性对所述低级评分的第二计算补偿参数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综合判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涛金辉张广伟曹荣亮孙建国王兆泉张海航姜明浩黄彬高洪亮刘兴佳陈彦清裴艳齐红娜周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