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47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控制器的上端设有回馈结构,回馈结构包括过架,过架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贯穿两根游杆,两根游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软垫,软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两根所述游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三脚架,两个三脚架互相靠近彼此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拉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器
,具体为一种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并网控制器是光伏发电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光伏并网控制器控制地面上太阳能电池方阵对蓄电池以及蓄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负载供电的自动控制

通常情况下对屋顶光伏以及地面光伏的每日发电量进行采集以及反馈数据至中央管理平台

[0003]现有技术中,光伏并网控制器一般用于大型阵列式之中,周围的光伏并网控制器间隔小,散热差导致周围温度呈上升趋势,此时光伏并网控制器无法自主上传温度数据,人员无法及时了解到温度情况,导致在温度较高时,控制器仍在工作,随之时间的推移容易导致控制器内部元件加快老化,虽然在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专用箱”,公开号
CN213660973U
,其公开了箱体包括配电室和水箱室,配电室的内部顶端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处理器;设置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可通过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对箱体温度进行检测,但其温度传感器为固定设置,仅能对箱体顶端设备发热情况进行及时检测,而整个并网控制器的发热元件位置

发热部位可能因型号

内部设计或使用环境

设备使用周期

内部器材维护更换等情况产生不同变化,如果仅设置在顶部可能无法及时检测到网控制器当前阶段的易发热点;同时,光伏并网控制器的使用环境往往为室外,容易积灰,因此在使用时,通常需要防护外罩来对光伏并网变换器进行保护,不仅防止光伏并网变换器遭受损害,也可防止非工作人员意外触碰光伏并网变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采集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不同位置温度,且具有
PV
端防尘功能的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表面设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按钮,控制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
PV
端,控制器的下端靠近
PV
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DC
端,上述结构为现有的光伏并网控制器结构,虽然在箱体长宽

大小上会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布局具大体相同

[0006]所述控制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控制器的上端设有回馈结构

[0007]所述回馈结构包括两个过架,两个述过架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过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滑槽的内部贯穿两根游杆,两根所述游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软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两根所述游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三脚架,两个所述三脚架互相靠近彼此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拉杆

[0008]可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板架,所述板架为金属板架

[0009]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过架与限位杆固定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拉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为防滑套

[0011]可选的,所述控制器的下表面设有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的内部贯穿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横截面呈矩形

[0012]可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的一侧开设有辅助孔,所述夹板短臂端滑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夹槽相适配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
该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通过回馈结构的设置,当操作人员安装好光伏控制器的时候,操作人员拉动动杆左右来回调整位置,拉杆带动两端的三脚架,三脚架同时带动中间贯穿的两个游杆,随着两根游杆作用下,其圆弧面上包裹的软垫随着游杆的变化而变化,即软垫下端的温度传感器在控制器的周围运动,采集不同位置的温度,上述操作完成后,温度传感器可采集控制器周围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上传,达到了整个并网控制器的发热元件位置

发热部位能根据设备使用环境

设备使用周期

设备维护更换情况,灵活调整温度传感器位置的目的,减少了控制器损坏的情况出现

[0015]2、
该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通过防尘结构的设置,当操作人员无法将控制器进行一个高位置的安装,距离地面较低的时候,操作人员可旋转夹板,夹板带动夹槽中隔离板旋转到控制器的下方,操作人员再次将横板下方的限位板向下插入夹槽中,上述操作完成后,防止地面上的灰尘粘连至
PV
端导致控制器的损坏,达到了清洁
PV
端的效果出现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控制器侧面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回馈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回馈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1、
控制器;
2、
显示屏;
3、
按钮;
4、
板架;
5、
固定杆;
6、PV
端;
7、DC
端;
8、
回馈结构;
801、
固定板;
802、
限位杆;
803、
过架;
804、
滑槽;
805、
游杆;
806、
软垫;
807、
三脚架;
808、
拉杆;
809、
隔离套;
810、
温度传感器;
9、
防尘装置;
901、
支撑架;
902、
夹板;
903、
隔离板;
904、
夹槽;
905、
辅助孔;
906、
横板;
907、
限位板

实施方式
[0023]本说明书所绘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包括控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5),所述控制器(1)的上端设有回馈结构(8);所述回馈结构(8)包括两个过架(
803
),两个所述过架(
803
)的表面开设有滑槽(
804
),两个所述过架(
803
)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801
),所述滑槽(
804
)的内部贯穿两根游杆(
805
),两根所述游杆(
805
)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软垫(
806
),所述软垫(
806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810
),两根所述游杆(
805
)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三脚架(
807
),两个所述三脚架(
807
)互相靠近彼此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拉杆(
80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5)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板架(4),所述板架(4)为金属板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光伏并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
801
)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802
),所述过架(
803
)与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超铭潘磊封旺明段圳李健李通选孙亮宋宁施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