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与地连墙交接部位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38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顶板与地连墙交接部位的防水结构,其中加腋节点为直角三角形加腋节点,水平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包括底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顶板与地连墙交接部位的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深基坑施工
,具体是指一种地下室顶板与地连墙交接部位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

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

屋面工程施工

装饰工程施工等

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
[0003]在深基坑施工中,存在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且地连墙与地下室外墙紧密相接的情况,如图1所示,地下连续墙1和地下室外墙3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地下室外墙3位于地下连续墙1的右边,地下室顶板4水平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地下室顶板4的左端设置在地下室外墙3的顶部上,冠梁2水平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地下连续墙1的顶部上,冠梁2的右部朝右突出于地下连续墙1并位于地下室顶板4的左端的上方,地下连续墙1和地下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下室顶板与地连墙交接部位的防水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

冠梁

地下室外墙

地下室顶板

填缝层和防水卷材,所述地下连续墙

所述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填缝层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地下室外墙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右边,所述地下室顶板水平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地下室顶板的左端设置在所述的地下室外墙的顶部上,所述填缝层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和所述地下室外墙以及所述的地下室顶板的左端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地下连续墙

所述地下室外墙以及所述的地下室顶板的左端,所述冠梁水平设置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顶部上,所述冠梁的右部朝右突出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并位于所述填缝层和所述的地下室顶板的左端的上方,所述防水卷材铺设在所述的地下室顶板的左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顶板与地连墙交接部位的防水结构还包括加腋节点和连接筋,其中:所述加腋节点为直角三角形加腋节点,所述直角三角形加腋节点水平设置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包括底面

侧面和斜面,所述底面

所述侧面和所述斜面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底面水平设置,所述侧面竖向设置,所述斜面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斜面的左侧高于所述斜面的右侧,所述底面的左侧连接所述侧面的下侧,所述侧面的上侧连接所述的斜面的左侧,所述底面的右侧连接所述的斜面的右侧,所述底面设置在所述的地下室顶板的左端和所述填缝层上,所述侧面位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右边并连接所述地下连续墙,所述的侧面的上侧和所述的斜面的左侧的连接位置抵靠所述的冠梁的右部的底面,所述防水卷材还铺设在所述斜面上并抵靠所述的冠梁的右部的底面;所述连接筋沿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连接筋的左端高于所述连接筋的右端,所述连接筋的中部位于所述加腋节点中,所述的连接筋的左端和所述的连接筋的右端分别插接在所述地下连续墙和所述的地下室顶板的左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亮刘郢龙曹传伟张永欢史志昂杨筒叶聪刘钦霍泽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