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使用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902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甲状腺切除术用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使用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使用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甲状腺切除术用分离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使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在甲状腺发病时,如甲状腺瘤

甲状腺肿大等病症,肿瘤迅速变大,压迫气管,浸润食管及喉返神经而出现呼吸困难

声音嘶哑

吞咽食物时有阻塞感等并发症;严重者还可发生肺转移及骨转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甲状腺疾病,通常要采用手术摘除甲状腺的方法加以治疗,甲状腺切除术按开刀位置不同可分为颈部式

腔镜式

经口前庭式等,在颈部开领口状伤口的甲状腺切除术中,由于甲状腺旁系的血管与神经分布极其复杂,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仔细分离甲状腺与其他血管神经,从而保证甲状腺的顺利切除

[0003]然而,目前现有技术虽然能实现甲状腺与旁系血管或神经的分离,但这类分离装置通常为钳式或握式,由于在切除过程需要保持甲状腺与旁系血管或神经的长时间分离,从而完成甲状腺的切除,致使医生必须一只手长时间保持抓握的姿势,控制分离装置进行甲状腺与旁系血管或神经的分离,只能通过另外一只手进行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使用分离装置,其目的在于实现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的非手持式分离,解放医生双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使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设置在壳体内的传动组件

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分离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顶部的锁止组件;
[0006]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侧底部另一端穿过壳体顶面并延伸至外部的蜗杆

一对分别对称设置在蜗杆两侧并与蜗杆传动连接的蜗轮

以及一对分别对称设置在蜗杆两侧并与蜗轮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蜗杆顶端还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
[0007]所述分离组件包括一对第二齿轮

一对支撑杆以及一对分离板;
[0008]所述第二齿轮对称设置在蜗杆两侧并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0009]所述蜗轮

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通过对应的转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侧;
[0010]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于第二齿轮对应的转轴;
[0011]所述壳体底部两侧开有一对矩形通孔,所述支撑杆末端穿过矩形通孔与分离板连接;
[0012]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套设在蜗杆顶部的锁止垫片以及套设在蜗杆顶部且置于锁止垫片上方的锁止螺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侧底面中部设有容纳盒,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容纳盒上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盒内设有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容纳盒
内部的便携电源

固定设置在壳体外壁上且与便携电源电性连接的开关以及固定设置在壳体外侧底面中部且分别与便携电源和开关电性连接的冷光灯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杆驱动的分离板,当进行甲状腺手术需要分离甲状腺与其周围的神经

血管及软组织时,通过调节旋钮旋转蜗杆,从而控制分离板的开合程度,实现甲状腺与其周围的神经

血管及软组织的分离;同时,锁止组件使得分离装置脱手后仍可保持固定的开合程度,从而使得手术过程不必持续抓握以维持分离装置的扩张形态,进而提供更多操作空间,提高手术效率;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光灯,当进行甲状腺手术时,冷光灯可进一步提高甲状腺周围的视野亮度,从而提高手术的精准程度与手术效率;同时,设置冷光灯可避免对患者的甲状腺及周围组织长时间照射而带来的灼伤等二次伤害;另外,将分离板与冷光灯一同设置,实现分离装置的多功能,使得手术过程不必再多手持一个器械,也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
壳体
、11

矩形通孔
、12

容纳盒

[0022]传动组件
、21

蜗杆
、211

调节旋钮
、22

蜗轮套
、23

第一齿轮

[0023]分离组件
、31

转轴
、32

第二齿轮
、33

支撑杆
、34

分离板

[0024]锁止组件
、41

锁止垫片
、42

锁止螺母

[0025]照明组件
、51

便携电源
、52

开关
、53

冷光灯

[0026]甲状腺

[0027]‑
其他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包括壳体
1、
设置在壳体1内的传动组件
2、
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分离组件3以及设置在壳体1顶部的锁止组件
4。
[0030]所述传动组件2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侧底部另一端穿过壳体1顶面并延伸至外部的蜗杆
21、
一对分别对称设置在蜗杆
21
两侧并与蜗杆
21
传动连接的蜗轮
22、
以及一对分别对称设置在蜗杆
21
两侧并与蜗轮
22
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
23
;所述蜗杆
21
顶端还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
211。
[0031]所述分离组件3包括一对第二齿轮
32、
一对支撑杆
33
以及一对分离板
34
;所述第二齿轮
32
对称设置在蜗杆
21
两侧并与第一齿轮
23
传动连接;所述蜗轮
22、
第一齿轮
23
和第二齿轮
32
均通过对应的转轴转动连接于壳体1内侧;所述支撑杆
33
转动连接于第二齿轮
3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功能使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

设置在壳体(1)内的传动组件(2)

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分离组件(3)以及设置在壳体(1)顶部的锁止组件(4);所述传动组件(2)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侧底部另一端穿过壳体(1)顶面并延伸至外部的蜗杆(
21


一对对称设置在蜗杆(
21
)两侧并与蜗杆(
21
)传动连接的蜗轮(
22
)以及一对对称设置在蜗杆(
21
)两侧并与蜗轮(
22
)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
23
);所述蜗杆(
21
)顶端还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
211
);所述分离组件(3)包括一对第二齿轮(
32


一对支撑杆(
33
)以及一对分离板(
34
);所述第二齿轮(
32
)对称设置在蜗杆(
21
)两侧并与第一齿轮(
23
)传动连接;所述蜗轮(
22


第一齿轮(
23
)和第二齿轮(
32
)均通过对应的转轴转动连接于壳体(1)内侧;所述支撑杆(
33
)转动连接于第二齿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甄林林宋玮赵瑞鹏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安市第一红十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