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口罩面罩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892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口罩面罩一体装置,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置在口罩本体上端位置的面屏,在面屏的底端位置安装有连接部,在连接部的底端位置以及口罩本体外侧面顶部对应设有魔术贴,在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耳绳或者绑带,在面屏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下端位置设有鼻梁压条,具有可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口罩面罩一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口罩面罩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护人员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尤其是可以通过飞沫

气溶胶等介质进行传播的疾病,佩戴口罩和面罩是非常重要的防护手段

现有一些口罩和面罩一体式的装置,将口罩与面屏通过纽扣或子母扣进行连接,在佩戴口罩的同时能够将面罩也一同戴上

但是这种装置的面罩和口罩普遍采用点连接方式,也就是在口罩上端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连接点,由于其连接点较少,且面罩的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佩戴之后在口罩与面罩的连接位置处仍然会存在较大缝隙,而且该缝隙位于靠近眼睛的位置,导致眼睛位置仍有较大的暴露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防护口罩面罩一体装置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防护口罩面罩一体装置,其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置在口罩本体上端位置的面屏,在面屏的底端位置安装有连接部,在连接部的底端位置以及口罩本体外侧面顶部对应设有魔术贴,在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设有耳绳,在面屏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下端位置设有鼻梁压条

[0006]进一步的,在面屏的底端开有用于与鼻梁位置相适配的
V
形槽,连接部有两个分别位于
V
形槽的左右两侧,鼻梁压条在
V
形槽的位置设有一
V
形部

[0007]进一步的,在面屏的内侧面顶部位置设有柔性接触条

[0008]进一步的,在面屏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弹性挂绳,所述弹性挂绳的另一端与对应侧的耳绳的下端位置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柔性连接部,采用与口罩本体相同材质,使用时呈近似的
U


[0010]进一步的,在面屏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轴,在转轴上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口罩本体的侧面通过子母扣连接,或连杆的另一端与耳绳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为可伸缩连杆

[0012]进一步的,所述面屏采用高透明的防雾面材质

[0013]进一步的,所述耳绳为弹性耳绳,呈近似的
U
形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或所述耳绳为设置在口罩本体左右两侧的绑带
[0014]本技术的积极效果为:
[0015]本技术在面屏与口罩之间增加了连接部,且连接部与口罩之间采用魔术贴进行连接,将原有结构中的点连接方式改成线连接方式,二者之间的连接线较长,且连接部可
采用与口罩同样材质,同样具有防护效果,可以大大减少口罩与面屏之间的缝隙,同时在面屏上增加了鼻梁压条,能够进一步增加面罩与人面部的贴合程度,减少口罩与面屏之间的缝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面屏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面屏与口罩之间的连接部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佩戴状态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另一种佩戴状态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佩戴状态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4]实施例1[0025]如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口罩面罩一体装置,包括口罩本体
1、
设置在口罩本体1左右两侧的耳绳3以及连接在口罩本体1上的面屏2,在面屏2的底端位置连接有连接部7,在连接部7的底端位置以及口罩本体1外侧面顶部对应设有魔术贴8,连接部7采用与口罩本体1相同材质制成,包括内外无纺布层以及熔喷布层,或增加
n95
防护口罩面料,使连接部7同样具有防护功能

同时,在面屏2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下端位置设有鼻梁压条5,鼻梁压条5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对面屏2起到一定的定型作用,佩戴后通过人员的按压,使面屏2与人面部更加贴合,减少二者之间的缝隙

[0026]面屏2的上缘还可采用具有一定弧度的设计

[0027]连接部7采用柔性材质,具有一定长度,在佩戴时,呈近似的
U
形,也就是连接部7的弯折线位置相对靠下,这样也不会影响视线

连接部7与鼻梁压条5功能作用,在提高面屏与面部贴合程度的同时,减少面屏2与口罩1之间的缝隙,减少暴露范围,可以有效提高防护效果

[0028]优选的,为了能使面屏2具有更好的贴服效果,在面屏2的底端与鼻梁的对应位置开有
V
形槽6,连接部8有两个分别位于
V
形槽6的左右两侧

鼻梁压条5布置在
V
形槽6的上侧,且在
V
形槽6的位置具有一
V
形部 ,总的来说,鼻梁压条5的形状与面屏2的底部边缘形状相对应

[0029]为了提高佩戴时面屏2的上端与额头之间接触的舒适性,在面屏2内侧面的顶部设有柔性接触条9,可以是海绵材质,也可以是其他柔软质地材料

[0030]由于面屏2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佩戴时,面屏2的顶部边缘会呈敞开式,导致其伸出头部较大范围,同时可能会存在面屏2外翻掉料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面屏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弹性挂绳4,弹性挂绳4的一端与面屏2的顶部两端连接,另一端与耳绳3连接


选的,弹性挂绳4的另一端与耳绳3位于口罩本体1靠下的一端连接,佩戴时,弹性挂绳4绕到耳朵的后方位置(此时,弹性挂绳4与耳绳3的连接点位于耳后或耳朵下方的位置)或者弹性挂绳4位于耳朵的前方(此时,弹性挂绳4与耳绳3的连接点位于耳朵的前下方位置,如附图5所示),利用弹性挂绳4对面屏2的上端两侧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一方面可以使面屏2顶部两端能够尽量贴合头部,另一方面可以拉住面屏2的顶部位置,防止在佩戴时外翻掉落

而当选择弹性挂绳4位于耳朵前方的佩戴方式时,可以减少耳朵的负担,提高佩戴舒适性

[0031]面屏2采用高透明的防雾面材质,不仅有防护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因温差

水蒸气等引起的镜片模糊

[0032]优选的,本技术的耳绳可采用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如附图1中所示的结构,其为弹性耳绳,呈
U
形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护口罩面罩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口罩本体(1)以及设置在口罩本体(1)上端位置的面屏(2),在面屏(2)的底端位置安装有连接部(7),在连接部(7)的底端位置以及口罩本体(1)外侧面顶部对应设有魔术贴(8),在口罩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有耳绳(3),在面屏(2)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下端位置设有鼻梁压条(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口罩面罩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面屏(2)的底端开有用于与鼻梁位置相适配的
V
形槽(6),连接部(7)有两个分别位于
V
形槽(6)的左右两侧,鼻梁压条(5)在
V
形槽(6)的位置设有一
V
形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口罩面罩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面屏(2)的内侧面顶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肖格范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