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裂缝修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855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面裂缝修补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基底和具有裂缝的墙面;所述墙面的裂缝区域开设有第一修补槽,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底部沿裂缝开设有第二修补槽,所述第二修补槽将基底的部分上表面予以暴露;所述第二修补槽中填充有水泥砂浆,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底部上表面铺设有网格布带,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抹灰砂浆层,且所述抹灰砂浆层上设置有腻子层。该修补结构通过设置截面呈T型的修补槽,既有效提高了墙面裂缝的修补质量,避免了墙面二次开裂现象的发生,又合理控制了材料用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高了材料利用率。高了材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面裂缝修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墙面裂缝修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结构的装饰装修中,室内砌块墙体面层腻子施工完成后,经常会出现墙面裂缝开裂的质量通病,造成墙体裂缝的原因有多种,如墙体开槽、不同基体交接处、砌筑养护时间短导致砌块沉降等,裂缝产生后,采用传统的裂缝修补方法,开槽较浅时,若是不同基体交接处处理不当或者砌块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产生的裂缝二次开裂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从而造成二次修补和成本增加,而开槽较深时,由于开槽宽度较宽,开槽较深造成无效修补面积增大造成材料浪费,加之基底填补采用石膏,强度不足也会增加二次开裂的风险,导致返工等问题,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希望见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墙面裂缝修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墙面裂缝修补结构裂缝二次开裂的几率较高,造成返工、人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等问题。
[0004]一种墙面裂缝修补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基底和具有裂缝的墙面;
[0005]所述墙面的裂缝区域开设有第一修补槽,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底部沿裂缝开设有第二修补槽,所述第二修补槽将基底的部分上表面予以暴露;所述第二修补槽中填充有水泥砂浆,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底部上表面铺设有网格布带,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抹灰砂浆层,且所述抹灰砂浆层上设置有腻子层。
[000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布带为耐碱玻纤网格布带。
[000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宽度为9~11cm。
[000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修补槽的深度为0.85~1.15cm。
[000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宽度为1.8~2.2cm。
[001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修补槽和所述第二修补槽的内壁均设置有凿毛层。
[001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抹灰砂浆层为石膏抹灰砂浆。
[00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抹灰砂浆层的厚度为6~8mm,所述腻子层的厚度为2.5~3.5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面裂缝修补结构,通过设置截面呈T型的修补槽,既有效提高了墙面裂缝的修补质量,避免了墙面二次开裂现象的发生,又合理控制了材料用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且该墙面裂缝修补结构具有修复率高、节约工期,节约成本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墙面裂缝修补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18]如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墙面裂缝修补结构,具体的,该墙面裂缝修补结构包括墙体,该墙体包括基底1和具有裂缝的墙面2;该墙面2的裂缝区域(该墙面2的裂缝区域包括裂缝及裂缝四周)开设有第一修补槽21,该第一修补槽21的底部沿裂缝开设有第二修补槽22,该第二修补槽22将基底1的部分上表面予以暴露(即该第二修补槽22开槽至基底1),且该第一修补槽21和第二修补槽22一起形成截面呈T型的修补槽;该第二修补槽22中填充有水泥砂浆3,该第一修补槽21的底部上表面铺设有网格布带4,该第一修补槽21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抹灰砂浆层5,且该抹灰砂浆层5上设置有腻子层6。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网格布带4为耐碱玻纤网格布带;上述第一修补槽21的宽度为9~11cm(例如9cm、10cm、10.5cm或者11cm等),深度为0.85~1.15cm(例如0.85cm、0.9cm、1cm或者1.15cm等)。第一修补槽21的宽度为1.8~2.2cm(例如1.8cm、1.9cm、2cm或者2.2cm等);该第一修补槽21和第二修补槽22的内壁均设置有凿毛层(图中未示意出);该抹灰砂浆层5为石膏抹灰砂浆;该抹灰砂浆层的厚度为6~8mm(例如6mm、7mm、7.5mm或者8mm等)。
[0020]下面对上述室内墙面2裂缝修补结构的施工工艺进行具体的描述:
[0021]所需工具:开槽机一台,开槽钳一个,抹灰铲一个;所需材料:水泥砂浆,石膏抹灰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带,腻子。
[0022]具体的施工工艺为:
[0023]首先,利用开槽机于墙面上的裂缝区域开第一修补槽,该第一修补槽的槽宽略宽于网格布带的宽度,且需大于裂缝的宽度,该第一修补槽的宽度约10cm,深度约1cm。
[0024]然后,在已开的第一修补槽内,再沿着裂缝使用开槽钳人工开第二修补槽至基底,该第二修补槽的宽度约2cm,最终第一修补槽和第二修补槽一起形成截面呈T型的修补槽。
[0025]之后,对开槽区域(即截面呈T型的修补槽)进行凿毛、清理垃圾、湿润处理。
[0026]然后,将第二修补槽使用水泥砂浆填满。
[0027]之后,进行挂网,在第一修补槽沿裂缝长度方向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带。
[0028]然后,使用7mm厚石膏抹灰砂浆在第一修补槽进行打底找平,以形成抹灰砂浆层。
[0029]最后,满刮3mm厚腻子(腻子种类按设计要求)以于抹灰砂浆层上形成腻子层,使得修补完成面与原来墙面平齐,外观自然平整。
[0030]综上,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墙面裂缝修补结构,通过设置截面呈T型的修补槽,既提高了裂缝的修补质量,避免了墙面二次开裂现象的发生,又合理控制材料用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减少了墙面裂缝的二次修补、返工,节约了工期,并节约了成本,达到了外观自
然平整的目的,且该修补结构施工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003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0032]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基底和具有裂缝的墙面;所述墙面的裂缝区域开设有第一修补槽,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底部沿裂缝开设有第二修补槽,所述第二修补槽将基底的部分上表面予以暴露;所述第二修补槽中填充有水泥砂浆,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底部上表面铺设有网格布带,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抹灰砂浆层,且所述抹灰砂浆层上设置有腻子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布带为耐碱玻纤网格布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裂缝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修补槽的宽度为9~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勋吴光峰张文锋薛贵省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