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846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涉及胃肠管饲技术领域,包括输注袋以及位于输注袋底端的导管,还包括设置于输注袋前端用于感温显示的三个感温组件;以及亦设置于输注袋前端位于三个感温组件旁侧的三个比对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


[0001]本技术涉及胃肠管饲
,具体为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


技术介绍

[0002]胃肠管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给机体供给营养,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防止细菌移位,从而直接避免肠外营养可能带来的感染并发症;
[0003]胃肠管饲一般采用营养输注袋装有营养液,通过导管插入人体的单侧鼻孔进行营养供给

[0004]因为胃肠管饲是为了避免外部细菌移位而造成的感染,然而在胃肠营养液管饲的过程中,对于胃肠功能较为虚弱的患者,如长时间输注温度不适宜的营养液时同样可能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医护人员须对营养液的温度时刻关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具备温变显示

色变比对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

)
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包括输注袋以及位于输注袋底端的导管,还包括
[0009]设置于输注袋前端用于感温显示的三个感温组件;
[0010]以及亦设置于输注袋前端位于三个感温组件旁侧的三个比对组件,可对感温组件进行变色比对

[0011]优选的,所述导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于输注袋下端的中部并与之相通,且三组感温组件

比对组件的主体均由输注袋的前端开设

[0012]优选的,包括输注袋以及位于输注袋底端的导管,还包括
[0013]设置于输注袋前端用于感温显示的三个感温组件;
[0014]以及亦设置于输注袋前端位于三个感温组件旁侧的三个比对组件,可对感温组件进行变色比对;
[0015]所述感温组件包括其主体透明囊袋,且透明囊袋的内部填充有感温变色粉,所述感温变色粉与输注袋直接接触,所述透明囊袋前端的下段开设有袋口

[0016]优选的,所述透明囊袋的前端下段基于袋口对应设置有用于阻隔封闭的囊盖,所述囊盖对内侧的上段与透明囊袋前端的上段均涂覆有粘胶,且囊盖盖合后两个粘胶相贴

[0017]优选的,所述透明囊袋由输注袋的前端开设,且囊盖的下端熔接于透明囊袋的下端,所述囊盖与输注袋的材质相同,且囊盖柔性弯折于透明囊袋的下端,两个所述粘胶相互粘接

[0018]优选的,包括输注袋以及位于输注袋底端的导管,还包括
[0019]设置于输注袋前端用于感温显示的三个感温组件;
[0020]以及亦设置于输注袋前端位于三个感温组件旁侧的三个比对组件,可对感温组件进行变色比对;
[0021]所述感温组件包括其主体透明囊袋,且透明囊袋的内部填充有感温变色粉,所述感温变色粉与输注袋直接接触,所述透明囊袋前端的下段开设有袋口;
[0022]所述比对组件包括其主体夹仓,且夹仓的内部设置有色板,所述夹仓由其一侧至内部贯穿有与色板结构相吻合的插槽,且夹仓为前端敞口设计

[0023]优选的,所述夹仓由输注袋的前端开设,所述色板基于插槽插接于夹仓的内部

[0024](

)
有益效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1、
该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通过设置的感温组件,于透明囊袋的内部填充有感温变色粉,感温变色粉可结合输注袋的温度的变化形成色变,以此可使医护人员或患者更为直观的知晓输注袋的温度变化

[0027]2、
该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通过设置的比对组件,在输注袋使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或患者可结合色板对感温变色粉进行观察,色板与与之对应的感温变色粉形成对比,在具备参照物的状态下,使感温变色粉的颜色变化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用的感温变色粉的添加状态图

[0030]图3为本技术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用比对组件的结构拆解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的正仰视图

[0032]图中:
[0033]1、
输注袋;
2、
感温组件;
3、
比对组件;
4、
导管;
[0034]21、
透明囊袋;
22、
感温变色粉;
23、
袋口;
24、
囊盖;
25、
粘胶;
[0035]31、
夹仓;
32、
插槽;
33、
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为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如图
1、4
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导管4的上端固定连接于输注袋1下端的中部并与之相通,且三组感温组件
2、
比对组件3的主体均由输注袋1的前端开设

[0038]具体的,如图2所示,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用的感温组件2,透明囊袋
21

输注袋1的前端开设,且囊盖
24
的下端熔接于透明囊袋
21
的下端,囊盖
24
与输注袋1的材质相同,且囊盖
24
柔性弯折于透明囊袋
21
的下端,两个粘胶
25
相互粘接

[003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通过设置的感温组件2,在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管饲之前,为便于在管饲的过程中可以对输注袋1内部的营养液的温度可被实时监测,医护人员须先将感温变色粉
22
填充于透明囊袋
21
的内部;
[0040]在对感温变色粉
22
填充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将输注袋1倒放于桌面,而后将囊盖
24
由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包括输注袋
(1)
以及位于输注袋
(1)
底端的导管
(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输注袋
(1)
前端用于感温显示的三个感温组件
(2)
;以及亦设置于输注袋
(1)
前端位于三个感温组件
(2)
旁侧的三个比对组件
(3)
,可对感温组件
(2)
进行变色比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
(4)
的上端固定连接于输注袋
(1)
下端的中部并与之相通,且三组感温组件
(2)、
比对组件
(3)
的主体均由输注袋
(1)
的前端开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组件
(2)
包括其主体透明囊袋
(21)
,且透明囊袋
(21)
的内部填充有感温变色粉
(22)。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感温变色肠内营养输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粉
(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