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838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包括亚硝化反应器,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主体结构为长方体,所述亚硝化反应器内部于第一方向分别设置有进水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生物处理
,具体为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水的脱氮是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途径

废水中一般以无机氮为主,在生物脱氮中主要转化过程为氨氮

亚硝酸盐

硝酸盐,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硝化过程,硝化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

亚硝化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氨氮经亚硝化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转化为亚硝态氮;

硝化反应:亚硝态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

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将氨氮转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可以通过短程硝化

反硝化

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等途径进行脱氮,比传统硝化

反硝化脱氮工艺大大缩短流程,并节约有机碳源,进而降低处理费用

[0003]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目前要控制亚硝化反应主要通过选择反应器类型

调控启动方式以及控制环境因子等来实现,控制过程复杂,且对反应器要求高

对亚硝化反应的控制成为了限制其应用的瓶颈,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包括亚硝化反应器,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主体结构为长方体,所述亚硝化反应器内部于第一方向分别设置有进水区

曝气区

沉淀区和泥水分离区,所述亚硝化反应器内部于第二方向设置隔离板组,所述隔离板组区分所述进水区

所述曝气区

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泥水分离区,所述隔离板组包括第一隔离板

第二隔离板

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

第二隔离板

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间隔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方向

[0007]优选的,所述曝气区和所述进水区通过所述第一隔离板分隔,所述进水区于所述第二方向设置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曝气区和所述沉淀区通过所述第二隔离板和所述第三隔离板分隔,所述曝气区设置有细口曝气板和微孔曝气盘,所述细口曝气板安装连接于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互相靠近的一侧于第三方向,所述微孔曝气盘设置于所述亚硝化反应器底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微孔曝气盘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泥水分离区通过所述第四隔离板分隔,所述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污泥自流回口,所述污泥自流回口与所述第三隔离板相连接,所述沉淀区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底部与所述亚硝化反应器底部呈
45
°
,所述斜板顶部安装于所述亚硝化反应器的侧壁,所述泥水分离区设置有出水口于所述亚硝化反应器的侧壁上,所述第四隔离板垂直安装于所述斜板中心位置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斜板底部与所述第三隔离板底部距离
为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于所述第二方向长度的十分之一

[0009]优选的,所述细口曝气板于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为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细口曝气板于所述第三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细口曝气板表面设置有9×7规格的圆孔矩阵,所述圆孔的直径为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长度的四十分之一,所述微孔曝气盘设置有高密孔洞,所述微孔曝气盘的长度为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长度的四分之一

[0010]优选的,所述亚硝化反应器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和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比为2:1:3,所述进水区

所述曝气区

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泥水分离区的有效容积比为1:3:2:
1。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

所述第二隔离板

所述第三隔离板和所述第四隔离板于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比为2:2:2:
1。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
该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通过设置有进水区

曝气区

沉淀区和泥水分离区,实现了反应器各区目的明确,可以实现污泥自回流

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避免曝气对亚硝化的影响,通过污泥回流提高反应器的亚硝态氮积累率

[0015]2、
该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通过设置有曝气区,曝气区设置有细口曝气板和微孔曝气盘,通过细口曝气盘实现完全均匀曝气,曝气区中亚硝化菌在有氧条件下,将氨氮部分转化为亚硝酸盐,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中:
110、
亚硝化反应器;
111、
进水区;
1111、
进气口;
1112、
进水口;
112、
曝气区;
1121、
细口曝气板;
1122、
微孔曝气盘;
113、
沉淀区;
1131、
污泥自流回口;
1132、
斜板;
114、
泥水分离区;
1141、
出水口;
120、
第一隔离板;
121、
第二隔离板;
122、
第三隔离板;
123、
第四隔离板;
130、
圆孔矩阵;
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z、
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包括亚硝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化反应器
(110)
主体结构为长方体,所述亚硝化反应器
(110)
内部于第一方向
(x)
分别设置有进水区
(111)、
曝气区
(112)、
沉淀区
(113)
和泥水分离区
(114)
,所述亚硝化反应器
(110)
内部于第二方向
(y)
设置隔离板组,所述隔离板组区分所述进水区
(111)、
所述曝气区
(112)、
所述沉淀区
(113)
和所述泥水分离区
(114)
,所述隔离板组包括第一隔离板
(120)、
第二隔离板
(121)、
第三隔离板
(122)
和第四隔离板
(123)
,所述第一隔离板
(120)、
第二隔离板
(121)、
第三隔离板
(122)
和第四隔离板
(123)
间隔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方向
(x)。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区
(112)
和所述进水区
(111)
通过所述第一隔离板
(120)
分隔,所述进水区
(111)
于所述第二方向
(y)
设置进气口
(1111)
和进水口
(1112)
,所述曝气区
(112)
和所述沉淀区
(113)
通过所述第二隔离板
(121)
和所述第三隔离板
(122)
分隔,所述曝气区
(112)
设置有细口曝气板
(1121)
和微孔曝气盘
(1122)
,所述细口曝气板
(1121)
安装连接于所述第一隔离板
(120)
和所述第二隔离板
(121)
互相靠近的一侧于第三方向
(z)
,所述微孔曝气盘
(1122)
设置于所述亚硝化反应器
(110)
底部,所述进气口
(1111)
与所述微孔曝气盘
(1122)
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污泥自回流式部分亚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
(113)
和所述泥水分离区
(114)
通过所述第四隔离板
(123)
分隔,所述沉淀区
(113)
底部设置有污泥自流回口
(1131)
,所述污泥自流回口
(1131)
与所述第三隔离板
(122)
相连接,所述沉淀区
(113)
设置有斜板
(1132)
,所述斜板
(1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仕宏吴倩倩辛丰何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