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icro LED电流型驱动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
Micro LED
电流型驱动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Micro LED
是一种微米级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的尺寸小于
100um(
部分企业定义为
50um)
定义为
Micro LED。Micro LED
是一种电流型器件,即其电流决定了其发光亮度
。MicroLED
具有发光亮度高
、
发光效率高和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是目前最理想的发光器件
。
用这些尺寸极小的具有自发光特性的
Micro LED
发光单元做成的
Micro LED
直显显示屏,具有高亮度
、
高对比度
、
高分辨率
、
长寿命
、
低功耗和色域广等优点,因而成为目前显示技术主要研究方向
。 >[0003]Mi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
Micro LED
电流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由源极驱动电路和像素点电流型驱动电路构成;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由运算放大器
OP
和一端分别连接在运算放大器
OP
的两个输入端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
Rr1、
电阻
Rr2
组成,运算放大器
OP
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
Vn
与像素点电流型驱动电路相连;运算放大器
OP
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电流
Idata
;所述像素点电流型驱动电路包括栅极互连的晶体管
TS1、
晶体管
TS2
,栅极与晶体管
TS1
的源极相连
、
漏极与晶体管
TS2
的源极相连晶体管
DT1
,连接于晶体管
DT1
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容
Cst
,源极与晶体管
DT1
的漏极相连
、
栅极接入使能信号
EN
的晶体管
TS3
,正极与晶体管
TS3
的漏极相连且负极接地的
LED
;其中,晶体管
TS1
的漏极与运算放大器
OP
的输出端相连,晶体管
TS2
的漏极与运算放大器
OP
的反相输入端
Vn
相连;晶体管
DT1
的源极接入电源
ELVDD。2.
一种
Micro LED
电流型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由源极驱动电路和像素点电流型驱动电路构成;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由运算放大器
OP
和一端分别连接在运算放大器
OP
的两个输入端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
Rr1、
电阻
Rr2
组成,运算放大器
OP
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
Vn
与像素点电流型驱动电路相连;运算放大器
OP
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电流
Idata
;所述像素点电流型驱动电路包括栅极互连的晶体管
TS1、
晶体管
TS2
,栅极与晶体管
TS1
的源极相连
、
漏极与晶体管
TS2
的源极相连晶体管
DT2
,连接于晶体管
DT2
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容
Cst
,栅极与晶体管
TS1
的源极相连
、
源极与晶体管
DT2
的源极相连晶体管
DT1
,源极与晶体管
DT1
的漏极相连
、
栅极接入使能信号
EN
的晶体管
TS3
,正极与晶体管
TS3
的漏极相连且负极接地的
LED
;其中,晶体管
TS1
的漏极与运算放大器
OP
的输出端相连,晶体管
TS2
的漏极与运算放大器
OP
的反相输入端
Vn
相连;晶体管
DT1
的源极接入电源
ELVD。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Micro LED
电流型驱动电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
Wn
信号同时控制晶体管
TS1
和晶体管
TS2
,
Idata
电流加到电阻
Rr1
上得到相应电压输入运算放大器
OP
的同相输入端
Vp
,同时在晶体管
TS1
和晶体管
TS2
打开时,电容
Cst
的电压
Vg
驱动晶体管
DT1
打开,并输出电流
Ifb
通过晶体管
TS2
流回到运算放大器
OP
的反相输入端
Vn
;运算放大器
OP
输出电压
Vdrv
通过晶体管
TS1
给电容
Cst
进行充放电控制,调整电压
Vg
大小,从而调整晶体管
DT1
的输出电流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举,麻胜恒,朱警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深圳无线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